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一種習慣

發布時間:2022-01-14 10: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年校內(nei) 碳排放量相當於(yu) 生產(chan) 1000輛汽車產(chan) 生的碳排放總量;學校5棟教學樓一年浪費的電費超過10萬(wan) 元;每年校園浪費的食物能填滿10個(ge) 教室……

  近日,在湖北經濟學院“校園綠色生活調查報告”優(you) 秀作品展上,這一組數字觸目驚心,在校內(nei) 外引發廣泛的討論。“這次作品展很有意義(yi) ,引發了師生們(men) 的熱烈討論,也讓我們(men) 有很強烈的緊迫感,我們(men) 有責任有義(yi) 務加強這方麵教育。”湖北經濟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溫興(xing) 生表示,“學校將下大力氣采取措施培養(yang) 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喚醒更多青年學生關(guan) 注節能減碳,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wei) 一種習(xi) 慣。”

  慢觀察引發熱思考

  湖北經濟學院有3萬(wan) 多學生,這麽(me) 多人生活在校園內(nei) ,低碳生活在學校管理中顯得尤為(wei) 重要。近年來,湖北經濟學院把上好環境育人的大思政課貫穿到教學各個(ge) 環節。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高校節能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等榮譽。

  2021年春季,旅遊與(yu) 酒店管理學院副教授潘淑蘭(lan) 開設《環境教育與(yu) 倫(lun) 理》課程,並要求每個(ge) 學生每周至少花兩(liang) 個(ge) 30分鍾觀察校園,在慢觀察中記錄真實體(ti) 驗。

  學生通過慢觀察貼近校園環境,發現問題、引起思考,一份特別的期末作業(ye) 也由此誕生。學生們(men) 分成9個(ge) 小組,每個(ge) 小組完成一份“校園綠色生活調查報告”,選題包括光盤行動、快遞包裝、低碳飲食、節能省電等。報告內(nei) 容包括詳細真實的數據、資源浪費的情況及原因、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

  如今,網購越來越流行,快遞越來越多,女生宿舍宿管員劉阿姨時常抱怨:“有的宿舍裏快遞盒堆積如山,想進去都插不進腳。”針對這一現象,第七小組圍繞校園快遞包裝展開了調查。他們(men) 對5名宿管員和近百名同學進行深度訪談,走訪校內(nei) 2家快遞驛站獲取一手數據:一個(ge) 星期內(nei) 校園快遞站塑料包裝的快遞約有8000件,紙殼包裝的快遞約有9000件,其中不可回收、難以回收的占比達45%。

  第八小組調查了教室電燈使用情況,在5棟教學樓進行實地調研後,學生們(men) 發現:隨手關(guan) 燈看似是一件簡單的小事,但將近80%的教室都沒有在下課後及時關(guan) 燈,學校5棟教學樓每周不必要使用的燈管數量高達59958盞,折算過來,每周浪費電量5163度。

  調查報告最終以海報形式呈現,先在課堂進行展示,小組之間互相找不足,提修改意見。修訂後,在學校裏開展“校園綠色生活的調查報告”優(you) 秀作品展覽,各小組現場講解、宣傳(chuan) 。

  深調查培樹好理念

  展覽一展出,立馬全校轟動。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學院的老師和同學踴躍參與(yu) 討論。“沒想到校園的資源浪費這麽(me) 嚴(yan) 重,真不敢想象。”不少人感慨。

  “調查報告為(wei) 校園資源浪費算了一筆賬,也給我們(men) 敲響了警鍾。低碳生活不能隻停留在口號上,要靠實際行動來實現”“小小的塑料袋竟對環境造成這麽(me) 大的危害,低碳生活、環境保護關(guan) 係到每一個(ge) 人,需要我們(men) 在衣食住行各個(ge) 方麵付諸行動”……師生紛紛留言,調查報告讓大家了解了校園資源浪費的情況,也喚醒了大家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決(jue) 心。

  旅遊與(yu) 酒店管理學院副院長蔣昕說:“《環境教育與(yu) 倫(lun) 理》是一門具有價(jia) 值引領意義(yi) 的課程,把綠色低碳理念種在大學生心裏,引導年輕一代理性審視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以負責任的態度力行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成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yu) 者和踐行者。”

  如今,在湖北經濟學院的校園生活、學習(xi) 場景中,隨處可見踐行低碳生活的提示。學校因勢利導,組織成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低碳經濟雙語實驗室、綠色天使環保協會(hui) 等,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大賽、義(yi) 務植樹、二手商品雙語交易會(hui) 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節約節能、綠色低碳的良好風尚。

  學生們(men) 的行為(wei) 習(xi) 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學生們(men) 拚單網購多了,快遞包裝汙染大幅減少;校內(nei) 自帶水杯的學生多了,購物時一次性塑料袋用得少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