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國家統計局相關司負責人解讀2021年全年主要經濟數據

發布時間:2022-01-18 09:35: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1年,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nei) 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國民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畜牧業(ye) 生產(chan) 穩定增長;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較快增長;能源保供成效顯著,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現代服務業(ye) 增勢良好。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趙同錄

  2021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一、經濟呈現穩定恢複態勢

  2021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以下簡稱GDP)為(wei) 1143670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1%。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83086億(yi) 元,增長7.1%,拉動經濟增長0.5個(ge) 百分點;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450904億(yi) 元,增長8.2%,拉動經濟增長3.1個(ge) 百分點;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609680億(yi) 元,增長8.2%,拉動經濟增長4.5個(ge) 百分點。三次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wei) 7.3%、39.4%和53.3%。

  二、農(nong) 業(ye) 較快增長,工業(ye) 服務業(ye) 持續恢複

  2021年,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畜牧業(ye) 生產(chan) 穩定增長,農(nong) 林牧漁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拉動經濟增長0.6個(ge) 百分點,其中畜牧業(ye) 拉動農(nong) 林牧漁業(ye) 增加值增長3.8個(ge) 百分點,貢獻率達到53.9%。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恢複,工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拉動經濟增長3.0個(ge) 百分點,其中製造業(ye) 增加值比上年提高9.8%,占GDP的比重為(wei) 27.4%,比上年增長1.1個(ge) 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ye) ,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3%、12.1%和14.5%,帶動服務業(ye) 恢複性增長。

  三、消費對經濟恢複作用重要,外需作用提升

  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支撐國民經濟穩定恢複。擴內(nei) 需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步提升,成為(wei) 國民經濟穩定恢複的主要動力。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65.4%,拉動GDP增長5.3個(ge) 百分點。

  投資緩中趨穩,發展韌性增強。“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兩(liang) 新一重”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21年,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13.7%,拉動GDP增長1.1個(ge) 百分點。

  淨出口增勢良好,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提升。2021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20.9%,拉動GDP增長1.7個(ge) 百分點。

  四、重點關(guan) 鍵領域較快增長,結構優(you) 化升級

  隨著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比上年增長22.2%,高於(yu) 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17.3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進一步提升,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明顯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3.6%。人均教育文化娛樂(le) 消費支出和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分別比上年增長27.9%和14.8%。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穩中有進

  國家統計局農(nong) 村社會(hui) 經濟調查司副司長 王明華

  2021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抓緊抓實糧食生產(chan) ,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再創新高,生豬產(chan) 能釋放,生豬生產(chan) 恢複常年水平,牛羊禽生產(chan) 保持穩定;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供應充足,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穩中有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一、糧食總產(chan) 量連續7年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13657億(yi) 斤,再創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67億(yi) 斤,增長2.0%,連續7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播種麵積連續兩(liang) 年增加,全國糧食播種麵積17.64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1295萬(wan) 畝(mu) ,增長0.7%。

  二、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持續增加

  2021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8887萬(wan) 噸,比上年增加1248萬(wan) 噸,增長16.3%。豬肉產(chan) 量大幅增長,牛羊禽肉產(chan) 量穩定增長,牛奶產(chan) 量較快增長,禽蛋產(chan) 量有所減少。

  2021年,全國生豬出欄67128萬(wan) 頭,比上年增長27.4%;豬肉產(chan) 量5296萬(wan) 噸,增長28.8%。2021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4922萬(wan) 頭,同比增長10.5%,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329萬(wan) 頭,同比增長4.0%,分別達到2017年末的101.7%和96.8%。

  2021年,全國肉牛出欄4707萬(wan) 頭,比上年增加142萬(wan) 頭,增長3.1%;牛肉產(chan) 量698萬(wan) 噸,增加25萬(wan) 噸,增長3.7%;牛奶產(chan) 量3683萬(wan) 噸,增長7.1%。2021年末全國肉牛存欄9817萬(wan) 頭,同比增長2.7%。2021年,全國羊出欄33045萬(wan) 隻,比上年增長3.5%;羊肉產(chan) 量514萬(wan) 噸,增長4.4%。2021年末全國羊存欄31969萬(wan) 隻,同比增長4.3%。

  2021年,全國家禽出欄157.4億(yi) 隻,比上年增長1.1%;禽肉產(chan) 量2380萬(wan) 噸,增長0.8%;禽蛋產(chan) 量3409萬(wan) 噸,下降1.7%。2021年末全國家禽存欄67.9億(yi) 隻,同比增長0.1%。

  三、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

  2021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2.2%。

  分類別看,受生豬價(jia) 格大幅下跌帶動,2021年飼養(yang) 動物及其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比上年下降17.9%;農(nong) 業(ye) 、林業(ye) 和漁業(ye)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價(jia) 格分別上漲10.6%、2.4%和8.8%。分品種看,隨著生豬市場供應持續增加,2021年生豬生產(chan) 者價(jia) 格比上年下降35.1%;玉米、大豆價(jia) 格分別上漲25.5%和12.8%,漲幅逐季回落;小麥價(jia) 格上漲6.6%,稻穀價(jia) 格略漲1.9%,蔬菜價(jia) 格上漲5.6%。

  能源保供成效顯著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 胡漢舟

  2021年,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積極推進,在能源保供穩價(jia) 、能耗雙控等一係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能源保供取得顯著成效,生產(chan) 穩步增長,為(wei)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和滿足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紮實推進,能源消費逐季回落,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能耗強度保持下降。

  一、能源生產(chan) 穩步增長

  2021年,能源生產(chan) 企業(ye) 深入落實保供工作任務,能源生產(chan) 穩步增長,安全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原煤生產(chan) 持續增長。麵對煤炭供應偏緊、價(jia) 格大幅上漲等情況,煤炭生產(chan) 企業(ye) 全力增產(chan) 增供,加快釋放優(you) 質產(chan) 能,有效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和經濟平穩運行。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原煤產(chan) 量40.7億(yi) 噸,比上年增長4.7%,比2019年增長5.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2.8%。

  油氣生產(chan) 穩定增長。油氣生產(chan) 企業(ye) 不斷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推動增儲(chu) 上產(chan) ,力保經濟民生用油用氣。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原油產(chan) 量19898萬(wan) 噸,比上年增長2.4%,比2019年增長4.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2.0%;天然氣產(chan) 量2053億(yi) 立方米,比上年增長8.2%,連續五年增產(chan) 超過100億(yi) 立方米,比2019年增長18.8%,兩(liang) 年平均增長9.0%;原油加工量突破7億(yi) 噸,比上年增長4.3%,比2019年增長7.4%,兩(liang) 年平均增長3.6%。

  電力生產(chan) 較快增長。電力生產(chan) 企業(ye) 堅持民生優(you) 先,努力提升電力供應水平,全力保障經濟民生用電需求。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發電量突破8萬(wan) 億(yi) 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1%,比2019年增長11.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4%。分電源看,火電增長8.4%,水電下降2.5%,核電增長11.3%,風電增長29.8%,太陽能發電增長14.1%。

  二、煤炭、天然氣進口較快增長,原油進口下降

  根據海關(guan) 總署快報數據,2021年煤炭進口3.2億(yi) 噸,比上年增長6.6%;原油進口5.1億(yi) 噸,比上年下降5.4%;天然氣進口1.2億(yi) 噸,比上年增長19.9%。

  三、能源消費逐季回落

  2021年,受能耗雙控和堅決(jue) 遏製“兩(liang) 高”項目盲目發展政策、同期基數抬升等因素影響,能源消費增速呈逐季回落態勢。初步測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回落9.4個(ge) 、5.3個(ge) 、2.1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長3.7%。占全社會(hui) 能源消費六成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ye) 能源消費增長3.5%,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回落11.0個(ge) 、6.6個(ge) 、2.5個(ge) 百分點。

  四、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you) 化

  初步測算,2021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ge) 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0.8個(ge) 百分點。

  五、能耗強度保持下降

  初步測算,2021年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6%。

  工業(ye) 企業(ye) 利潤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工業(ye) 統計司司長 盧山

  2021年,“六穩”“六保”紮實推進,工業(ye) 生產(chan) 穩中有進。

  一、工業(ye) 生產(chan) 穩定恢複

  工業(ye) 生產(chan) 穩定增長。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增速較2020年加快6.8個(ge) 百分點。

  三大門類較快增長。2021年,采礦業(ye) 、製造業(ye) 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5.3%、9.8%、11.4%,均實現較快增長。

  多數行業(ye) 和產(chan) 品較2019年增長。2021年,工業(ye) 41個(ge) 大類行業(ye) 中,39個(ge) 行業(ye) 比上年增長。612種工業(ye) 產(chan) 品中,450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增長。

  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近年新高。2021年,全國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77.5%,較2020年上升3.0個(ge) 百分點,較2019年提高0.9個(ge) 百分點,為(wei) 近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二、工業(ye) 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裝備製造業(ye) 生產(chan) 穩中有升。2021年,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平均水平3.3個(ge) 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長貢獻率達45.0%。高技術製造業(ye) 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平均水平8.6個(ge) 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28.6%。

  三、工業(ye) 出口快速增長

  受益於(yu) 我國較為(wei) 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工業(ye) 品出口持續較快增長。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17.7%,2020年為(wei) 下降0.3%;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8.3%,為(wei) 近幾年正常年份較高水平。

  四、企業(ye) 利潤保持較高水平

  企業(ye) 利潤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38.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8.9%,增速延續較高水平。41個(ge) 大類行業(ye) 中,有33個(ge) 行業(ye) 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利潤行業(ye) 結構有所改善。11月份,部分大宗商品價(jia) 格出現回落,消費品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對工業(ye) 利潤的貢獻增加,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ye) 比重合計達到57.4%,占比明顯上升,結構趨向改善。

  五、小微企業(ye) 穩定恢複

  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延續穩定複蘇的良好態勢。調查顯示,2021年四季度,生產(chan) 經營狀況良好和一般的小微企業(ye) 占被調查企業(ye) 的比例合計達到81.7%,比上年同期提高3.9個(ge) 百分點。2021年四季度,享受稅收政策優(you) 惠的小微企業(ye) 占比為(wei) 62.3%。

  服務業(ye) 穩定器作用明顯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主任 李鎖強

  2021年,服務業(ye) 經濟盡顯強大韌性,新動能彰顯蓬勃活力,幸福產(chan) 業(ye) 增進民生福祉,全年總體(ti) 保持恢複性增長態勢。

  一、服務業(ye) 實現良好開局

  服務業(ye) “穩定器”作用明顯。初步核算,2021年服務業(ye) 增加值60968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8.2%。服務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為(wei) 53.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54.9%,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4.5個(ge) 百分點。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穩定恢複。2021年12月份,全國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3.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3%。

  服務業(ye) 投資延續擴張態勢。2021年,服務業(ye) 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上年增長2.1%;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9064.9億(yi) 元,同比增長16.7%,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為(wei) 78.9%。

  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46767.8億(yi) 元,同比增長14.7%;服務出口22364.4億(yi) 元,同比增長31.5%,服務進口24403.4億(yi) 元,同比增長2.6%。

  二、新動能發展行穩勢好

  服務業(ye) 新動能持續激發。2021年,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金融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7.2%和4.8%,合計拉動服務業(ye) 增加值增長1.9個(ge) 百分點。

  服務業(ye) 新業(ye) 態蓬勃發展。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在實踐中與(yu) 更多服務業(ye) 場景加速融合,助力商品消費提檔升級和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產(chan) 業(ye) 融合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數字化轉型空間,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持續融合、互促共進。

  重點服務業(ye) 領域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高技術服務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上年增長7.9%,高出全部服務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5.8個(ge) 百分點。2021年,高技術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2%。

  三、幸福產(chan) 業(ye) 聚焦民生期盼

  幸福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規模以上居民服務業(ye) 、衛生和社會(hui) 工作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7%和18.0%。其中,家庭服務、醫院營業(ye) 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2%和17.1%。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規模以上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23.8%,增速快於(yu) 規模以上服務業(ye) 企業(ye) 3.1個(ge) 百分點。

  四、服務業(ye) 發展前景可期

  服務業(ye) 景氣保持擴張態勢。2021年12月份,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2.0%,比11月份上升0.9個(ge) 百分點,服務業(ye) 經營活動恢複步伐總體(ti) 有所加快。假日消費彰顯發展優(you) 勢。2022年元旦小長假亮點頗多,新年“開門紅”折射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活力和內(nei) 需市場的潛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