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音樂美育:讓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發布時間:2022-01-19 10: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康寧(長春師範大學音樂(le) 學院聲樂(le) 教研室主任)

  音樂(le) 教育是美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做好音樂(le) 美育工作,有利於(yu) 立德樹人,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幾乎每一名學生從(cong) 踏入校園開始,就不斷地接受著音樂(le) 的熏陶,每一個(ge) 孩子的茁壯成長都離不開音樂(le) 的澆灌。音樂(le) 課程、演出、比賽、表演、重大活動或節日的大合唱,上課下課鈴聲、食堂音樂(le) 、圖書(shu) 館閉館音樂(le) 等等,從(cong) 幼兒(er) 園到大學,每個(ge) 學生的每個(ge) 階段幾乎都與(yu) 音樂(le) 保持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音樂(le) 以聲音的形式留存在學生的記憶深處,同時又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審美教育。待到他們(men) 長大成人,走上工作崗位,記憶深處那些音樂(le) 的力量會(hui) 成為(wei) 其一生的財富。

  2017年,頭發花白的西南聯大校友合唱《西南聯大校歌》的視頻引發熱議,至今仍被網友津津樂(le) 道。一首歌影響一輩子,讓人感動也從(cong) 中感受到力量。“千秋恥,終當雪;中興(xing) 業(ye) ,須人傑……”慷慨激昂的旋律、直擊人心的歌詞,鼓舞了一代人的奮發,而他們(men) 那種深沉的愛國情懷、為(wei) 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在歌聲中得以傳(chuan) 承。

  正如西南聯大老校友那樣,學生時代的音樂(le) 熏陶總是刻骨銘心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聽到一首熟悉的歌,記憶會(hui) 閃回到某個(ge) 校園時段。初入校園,我們(men) 唱著《上學歌》,把質樸的理想種進幼小的心靈,立誌“天天不遲到,愛學習(xi) 愛勞動,長大要為(wei) 人民立功勞”;到了小學,我們(men) 唱著《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為(wei) “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麵上”而自豪,把加入少先隊當成至高榮耀,爭(zheng) 做社會(hui) 主義(yi) 接班人;隨著校園生活的逐步展開,多彩的音樂(le) 元素將我們(men) 包圍,豐(feng) 富的音樂(le) 精品充實著我們(men) 的精神世界。《世上隻有媽媽好》《魯冰花》等經典音樂(le) 教會(hui) 我們(men) 感恩;《歌唱祖國》《我愛你中國》等耳熟能詳的旋律啟迪我們(men) 大膽表達愛國之情;《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等流淌在幾代中國人血液裏的“情歌”,讓我們(men) 心中有黨(dang) ,真誠愛黨(dang) ;《茉莉花》、新學堂歌等讓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民歌、古典詩詞等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瑰寶心懷驕傲。數不完的音樂(le) 經典作品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年輕學子茁壯成長,不同時期的年輕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唱響經典音樂(le) ,歌頌人間大愛,表達愛黨(dang) 之情,向偉(wei) 大祖國表白。

  音樂(le) 美育在校園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相關(guan) 課程的設置,音樂(le) 類社團、校園藝術團、校園合唱團等在大中小學已經越來越普及,成為(wei) 廣大學子參與(yu) 音樂(le) 類活動的重要平台。無論是音樂(le) 特長生、音樂(le) 愛好者還是普通學生,每個(ge) 人都有機會(hui) 參與(yu) 其中,感受音樂(le) 的魅力。而在很多學校,上下課鈴聲、食堂、圖書(shu) 館等不同場所常有經典輕音樂(le) 、鋼琴曲、高雅音樂(le) 的循環播放,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學生的審美趣味。多年來,我國各級專(zhuan) 業(ye) 音樂(le) 院團等也在致力於(yu) 推動高雅音樂(le) 進校園,通過演出、講座等多種形式為(wei) 廣大學子普及音樂(le) 常識、講述音樂(le) 故事,並在進校園過程中發現音樂(le) 人才、培養(yang) 音樂(le) 人才,對音樂(le) 美育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為(wei) 目標,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這一重要文件,明確了新時代學校美育為(wei) 什麽(me) 做、做什麽(me) 、怎麽(me) 做,強化了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隨著文件的出台,各級各類學校的音樂(le) 美育也在不斷登上新的台階。

  音樂(le) 美育在日常,更在黨(dang) 和國家重要節日、重大活動之時。每年臨(lin) 近12月,很多學校的教學樓裏都會(hui) 飄揚著歌聲,這是在為(wei) “一二·九”大合唱緊鑼密鼓地彩排。廣大學子尤其是新生通過重溫經典紅歌的方式,在大合唱中紀念“一二·九”運動,牢記曆史,不忘國恥。除了這樣的常規性活動,每逢黨(dang) 和國家的重要節日、重大活動,必然少不了學生的身影。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在北京隆重舉(ju) 行,《我愛你中國》《歌唱祖國》《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青春舞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和我的祖國》《不忘初心》等經典歌曲一一響徹天安門廣場,全國各族中華兒(er) 女在歌聲中重溫新中國70年輝煌曆史,為(wei) 之心潮澎湃。現場的千人合唱團正是由來自首都大中小學的學生組成的,他們(men) 是千千萬(wan) 萬(wan) 學子的代表,而未到現場的學子們(men) 也在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著對祖國的祝福。2021年,偉(wei) 大征程——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在鳥巢隆重舉(ju) 行,《保衛黃河》《咱們(men) 工人有力量》《春天的故事》《我的中國心》《走進新時代》《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等熟悉的旋律貫穿始終,讓全國人民在歌聲中回顧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曆程。令人印象深刻是,觀眾(zhong) 席近30所大中學校、約8000名學生組成互動合唱團隊全程參與(yu) 演出,讓人熱血沸騰。那些參與(yu) 黨(dang) 和國家重大節日演出活動的學子無疑是幸運的,他們(men) 在大合唱中為(wei) 國慶生、為(wei) 黨(dang) 慶生,重溫國史、黨(dang) 史,又見證了新的曆史,那些經典旋律注定會(hui) 伴其一生。

  隨著各級各類學校意識到音樂(le) 美育的重要性,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音樂(le) 美育在校園美育中將會(hui) 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當然,我們(men) 也應當盡力克服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不少校園音樂(le) 類活動覆蓋麵有限,一些音樂(le) 基礎不好的學生參與(yu) 度低;一些學校的活動形式大於(yu) 內(nei) 容,詮釋經典時,重表演,輕背後故事等。音樂(le) 美育承擔著培根鑄魂的使命,學校應當盡可能地為(wei) 每一位學生提供接觸音樂(le) 、學習(xi) 音樂(le) 、感受音樂(le) 之美的機會(hui) 。此外,經典音樂(le) 背後的曆史故事、創作者如何寫(xie) 就經典等動人細節都是加強美育工作的重要養(yang) 料。講好音樂(le) 故事,音樂(le) 美育的效果將會(hui) 事半功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