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方引燃“冰雪熱”要燒幾把火——湖北冰雪運動發展調查

發布時間:2022-01-20 09:54:00來源: 經濟日報

  解壓、刺激、挑戰自我、親(qin) 近自然……這個(ge) 冬天,滑雪成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新寵。這個(ge) 現象不隻出現在北方,很多南方人也體(ti) 驗到了參與(yu) 冰雪運動的快樂(le) 。不同於(yu) 冰雪資源豐(feng) 富的北方地區,南方省份降雪偏少,氣溫偏高,存在一些製約冰雪運動發展的因素。怎樣讓南方人在家門口參與(yu) 冰雪運動?近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湖北,看看南方省份怎樣提供冰雪運動條件,怎樣解決(jue) 冰雪運動誰來滑、去哪滑、誰來教等問題。

  近年來,湖北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在承接轉移北方冰雪運動項目上,湖北在地理位置、氣溫、海拔、濕度等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如今,湖北怎樣乘著冬奧的東(dong) 風實現冰雪產(chan) 業(ye) 的縱深發展?記者近日走進武漢、神農(nong) 架、恩施等地,感受荊楚大地的冰雪熱情——

  點燃大眾(zhong) 冰雪熱情

  著名的“火爐”城市武漢,夏季氣溫時常超過40攝氏度,生活在這裏的人們(men) 對冰雪很陌生。如何讓冰雪運動走進群眾(zhong) 生活,成為(wei) 喜聞樂(le) 見的運動項目?

  “建設群眾(zhong) 身邊的冰雪運動場地、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體(ti) 驗、開展各種賽事活動是最為(wei) 直接和有效的辦法。”武漢市體(ti) 育局副局長顏璠坦言。

  將夏季場館改造為(wei) 冬季場館,武漢市群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方便之門”隨之開啟。位於(yu)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武漢國際體(ti) 育文化交流中心,曾被用作第七屆軍(jun) 運會(hui) 的主媒體(ti) 中心。如今,這裏已經華麗(li) 變身為(wei) 華中地區最大的冰上運動場館。

  “冰雪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還處在成長階段,隻有做大分母,讓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進來,養(yang) 成消費習(xi) 慣、形成市場氛圍,才能逐步壯大冰雪產(chan) 業(ye) 。”武漢體(ti) 育中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誌鋒對記者說。經過探索,交流中心決(jue) 定采取市場+公益的運營方式,通過商業(ye) 賽事活動的收益來反哺大眾(zhong) 冰雪項目,這樣既維持了場館的正常運營,又普及了冰雪運動。冰場改建完成後,火熱程度出乎吳誌鋒預料,“尤其是夏季,大量市民走入冰場,人山人海成為(wei) 常態”。

  除了標準的冰雪運動場館,冰雪嘉年華、冰雪藝術節等參與(yu) 門檻更低的活動項目也走進武漢市民的生活。家住武漢光穀的市民何宇航是一名跑步愛好者。前不久,她在一次鍛煉中,看到光穀國際網球中心正在搭建臨(lin) 時的冰雪運動場,這激發了她的好奇心,並報名成為(wei) 一名冰雪體(ti) 驗官。

  何宇航對記者說,作為(wei) 一個(ge) 南方人,從(cong) 小隻在電視上看過冰天雪地的畫麵。如今在家門口,不僅(jin) 可以體(ti) 驗冰車、旱地滑雪等娛樂(le) 項目,還可以走進零下20攝氏度的冰雕館,觀賞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等冰雕作品,真切感受一把刺骨的寒冷。特別是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臨(lin) 近,這些群眾(zhong) 身邊的冰雪活動調動了廣大南方百姓的熱情,感覺冰雪運動就在身邊。

  湖北省體(ti) 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鄭李輝介紹,在第八屆全國大眾(zhong) 冰雪季期間,湖北各地廣泛開展了冰雪大聯歡、冰雪嘉年華、市民冰雪運動免費體(ti) 驗等豐(feng) 富多彩的群眾(zhong) 體(ti) 育賽事活動,組織和引導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冰雪運動,讓更多人身臨(lin) 其境地感受冰雪運動,發自內(nei) 心地愛上冰雪運動。

  在國家體(ti) 育總局群體(ti) 司巡視員何紅宇看來,處於(yu) 我國地理版圖中部偏南位置的湖北,在開展好本省冰雪運動的同時,可以發揮並應該發揮其對西部、南部、東(dong) 部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形成傳(chuan) 統地區更加火熱、新興(xing) 地區活力不斷出現的新局麵,助力區域發展。

  冰強雪弱怎麽(me) 破

  我國冰雪競技一直以來呈現冰強雪弱局麵,但實際上,“得雪上項目者才能得天下”,在冬奧會(hui) 的比賽項目中,雪上項目約占總項目的七成。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國南方地區降雪普遍偏少,氣溫偏高,不利於(yu) 雪上運動的開展。同時,滑雪場的建造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對投資的企業(ye) 資質要求較高。對消費者來說,滑雪運動門檻較高,參與(yu) 起來難度較大。

  如何打破冰強雪弱的局麵?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湖北通過政府扶持、企業(ye) 主導等方式推動滑雪場建設,普及滑雪項目並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武漢市漢陽區四新方島區域,一座2.1萬(wan) 平方米的室內(nei) 滑雪場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這是由綠地集團、鄂旅投、武漢新區聯合投資打造的項目,是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力的成果。展示大廳內(nei) 冰雪元素滿滿,白色的瓷磚地麵,巨大的滑雪場沙盤,電視上滾動播放的各種國際滑雪賽事,讓人仿佛已經置身於(yu) 冰天雪地中。建成後,這裏將成為(wei) 華中地區最大的室內(nei) 滑雪場。

  “對冰雪運動而言,政府的消費引導很重要。一座高標準的滑雪場將成為(wei) 市民們(men) 觀光娛樂(le) 和消費的好去處。”武漢市漢陽區文旅局二級調研員王建偉(wei) 說。

  統計顯示,目前武漢共有室內(nei) 冰場9片、雪場3座,基本能夠滿足市民多樣化冰雪運動需求,武漢當地居民實現賞冰樂(le) 雪舉(ju) 步可就。

  與(yu) 建在“火爐”上的滑雪場相比,湖北神農(nong) 架林區的冰雪資源更好。“無風、少霧、濕潤、溫暖。”湖北鄂旅投神農(nong) 架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房林這樣總結神農(nong) 架的特點,“世界上很多雪場風大、寒冷,這樣的氣候使得雪容易結冰,影響滑雪體(ti) 驗。而神農(nong) 架林區雪場冬季晴天氣溫約為(wei) 5攝氏度,全年積雪時間達100天以上,雪質蓬鬆度、運動體(ti) 驗性可與(yu) 阿爾卑斯山媲美,更適合大眾(zhong) 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專(zhuan) 業(ye) 運動員訓練。”

  來自杭州的陳先生已經是第二次來神農(nong) 架滑雪了,他加入的滑雪俱樂(le) 部會(hui) 定期組織雪友們(men) 活動。此次他就是跟俱樂(le) 部的幾個(ge) 朋友一同前來的。“對於(yu) 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來說,湖北的氣溫還是比較友好的,而且這裏雪質和相關(guan) 配套設施也十分齊全,今後還會(hui) 來。”

  從(cong) 2004年第一座滑雪場建成至今,已有4座雪場陸續在神農(nong) 架“生根發芽”。據袁房林回憶,從(cong) 2015年開始,明顯感覺參與(yu) 雪上運動的人數逐步上升。2015年雪季,神農(nong) 架國際滑雪場的遊客數達到了8萬(wan) 人次,比2014年翻了一番,2020年達到了15萬(wan) 人次,年收入2300餘(yu) 萬(wan) 元。目前,雪場主要以省內(nei) 遊客為(wei) 主,但他相信隨著冰雪運動升溫,未來將吸引更多南方地區的遊客來湖北消費。

  冰雪運動從(cong) 娃娃抓起

  在神農(nong) 架國際滑雪場,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上百名來自林區實驗初級中學的學生在集中學習(xi) 滑雪技能,從(cong) 孩子們(men) 開心的笑容中不難看出他們(men) 對滑雪運動的熱愛。初中生高蘇煜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學校在雪季組織學生集體(ti) 滑雪研學,5天4晚吃住都在雪場。全封閉式訓練讓他感覺非常充實,不僅(jin) 學習(xi) 了技能,而且鍛煉了身體(ti) 。

  眼下,隨著冬奧會(hui) 臨(lin) 近,冰雪運動熱度空前。鄭李輝介紹,近年來,湖北省將青少年群體(ti) 作為(wei) 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舉(ju) 辦了湖北省冰球、花樣滑冰、陸地冰壺等青少年錦標賽。積極開展“冰雪文化進校園”活動,鼓勵支持各類青少年冰雪俱樂(le) 部健康有序發展,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到冰雪運動中來,不斷積蓄冰雪事業(ye) 長遠發展的強大後勁。

  為(wei) 了讓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神農(nong) 架林區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把冰雪運動納入學校體(ti) 育課教學內(nei) 容,深入推進體(ti) 教融合。近年來,神農(nong) 架每年都會(hui) 組織近千名青少年到各雪場開展研學體(ti) 驗,實現冰雪進校園全覆蓋。

  “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要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因為(wei) 他們(men) 才是祖國的未來。”大連人汪俊是冰球運動員出身,2015年,他看準了冰雪運動在我國發展的機遇期,創辦了武漢冰龍俱樂(le) 部,為(wei) 青少年和冰雪愛好者提供培訓和教學服務。目前,俱樂(le) 部擁有一支20多人的國際化教練團隊,2000多名會(hui) 員,其中100多名是青少年。創辦7年來,冰龍俱樂(le) 部在冰球、花樣滑冰等項目上斬獲了諸多國內(nei) 大獎,並向湖北省、武漢市輸送了一批有潛質的好苗子。

  武漢長椿街小學學生林奕彤從(cong) 4歲多就開始接觸滑冰。幾年下來,不僅(jin) 身體(ti) 素質明顯提升,而且多次在省市的花樣滑冰比賽中得獎,孩子的自信心大幅提升。

  汪俊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我國冰雪運動逐步與(yu) 國際接軌,社會(hui) 資本的湧入讓冰雪產(chan) 業(ye) 日漸完善,也讓青少年獲得更多接觸冰雪運動的機會(hui) 。比如,武漢市確定了19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政府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為(wei) 學校提供體(ti) 育特色課程,讓廣大學生走進周邊的冰場、雪場,感受冰雪運動魅力,豐(feng) 富日常生活。

  冰雪旅遊盤活經濟

  一個(ge) 原本以煤炭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的高山小鎮,如今靠著冰雪經濟摘掉了汙染、落後的帽子,成為(wei) 鄂西地區一顆閃亮的明珠——這說的就是湖北省巴東(dong) 縣綠蔥坡鎮的發展經曆。

  “我很小就離開家鄉(xiang) 外出打工,那時的綠蔥坡真是窮啊,多年的煤礦開采讓小鎮不堪重負。”當地居民管飛嬋回憶說,盡管隻身在外,但是她心裏還是惦念著自己的家鄉(xiang) 。2019年,聽說綠蔥坡興(xing) 建了一座大型滑雪場後,管飛嬋辭掉了廣州的工作,到雪場應聘了一份前台收納工作。短短3年,她憑借努力成了這裏的財務主管,一個(ge) 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穩定工資。

  看著雪場的生意越來越好,小鎮的煙火氣越來越濃,管飛嬋的心裏暖烘烘的,“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見證家鄉(xiang) 的變化和發展,沒有什麽(me) 比這更幸福的了”。

  恩施綠蔥坡滑雪場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陶木告訴記者,自營業(ye) 以來,雪場旅遊直接收入達2000餘(yu) 萬(wan) 元,節假日客房幾乎天天爆滿。同時,雪場輻射周邊,帶動綠蔥坡鎮綜合收入近1億(yi) 元,解決(jue) 了3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

  “借冬奧會(hui) 東(dong) 風,綠蔥坡以冰雪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打造了宜居、宜遊、宜滑雪的高山特色小鎮。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綠蔥坡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彭峰說。

  致富的故事講不完。神農(nong) 架林區紅坪鎮一個(ge) 位於(yu) 群山間的小村鎮,完美詮釋了什麽(me) 叫“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以前紅坪鎮一年隻有夏季短短幾個(ge) 月是旅遊旺季,當地人大都10月份就開始‘貓冬’,整個(ge) 冬天基本沒啥收入。正是冰雪旅遊業(ye) 的發展讓這裏的冬季火了起來。”紅坪鎮紅坪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爾奎對記者說,如今他家開的農(nong) 家樂(le) 一個(ge) 冬季有四五萬(wan) 元收入,全年達20多萬(wan) 元。

  “目前,全鎮僅(jin) 農(nong) 家樂(le) 就有150多家,寒冷的冬天居住在鎮周邊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這樣的好事去哪找?”張爾奎感慨道。

  冰雪旅遊為(wei) 老百姓帶來了新生活,也為(wei) 地方發展帶來了新氣象。早在2018年,神農(nong) 架林區就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摘掉了幾十年的“窮帽子”。借冬奧之風和冰雪旅遊業(ye) 的發展機遇,神農(nong) 架儼(yan) 然成為(wei) 中部地區冰雪產(chan) 業(ye) 的新地標。

  從(cong) 一項小眾(zhong) 的體(ti) 育運動,到走入大眾(zhong) 視野,再到融入百姓生活,冰雪運動在湖北的發展可圈可點。在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全民健身等戰略的指引下,湖北冰雪產(chan) 業(ye) 能否乘風破浪,取得更大的發展?讓我們(men) 拭目以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理 柳潔)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