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沃土催綻文明花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光明日報通訊員 朱微 褚鳳娜
隆冬時節,河北省衡水市的大街小巷卻處處升騰著溫暖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張誌旺趕往幫扶對象冀州區五保戶王明坤家,王明坤做手術花了不少錢,張誌旺給他準備了2000元過年錢;全國道德模範林秀貞,在棗強縣王常鄉(xiang) 南臣讚村的林秀貞事跡展覽室,給一群“紅領巾”撒播自己“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理念的種子;每一個(ge) 角落,頭戴小紅帽、身披紅馬甲的誌願者們(men) 清理衛生死角、協助指揮交通……廣袤的大地上,無數衡水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傳(chuan) 承著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成為(wei) 這座城市最值得驕傲的名片。
文化沃土孕育出“向善基因”
衡水因水得名,因孝義(yi) 德行而著稱,道德的血液在湖城大地流淌千年。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孫敬“懸梁”苦學、安平聖姑郝女君為(wei) 父吸膿血……這些古老動人的故事,如今依然被衡水人津津樂(le) 道、用心傳(chuan) 承。新中國成立初期,耿長鎖殫精竭慮,帶領農(nong) 民謀發展,被毛澤東(dong) 譽為(wei) “群眾(zhong) 所信任的領袖人物”。安平縣南王莊王玉坤等三位農(nong) 民,組織鄉(xiang) 親(qin) 建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被毛澤東(dong) 譽為(wei) “五億(yi) 農(nong) 民的方向”……世世代代生活奮鬥在這裏的衡水兒(er) 女,在道德文化的熏陶下,書(shu) 寫(xie) 了一段段向善向美的傳(chuan) 奇,這些都成為(wei) 獨具衡水特色的道德文化標誌與(yu) 符號,為(wei) 城市道德建設注入了別具魅力的文化內(nei) 涵。
為(wei) 把公民道德建設落在實處,衡水市堅持守正創新,將中華民族傳(chuan) 統道德文化與(yu) 積極培育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緊密結合,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選樹典型,引領文明新風。衡水市先後出台了《關(guan) 於(yu) 選樹宣傳(chuan) 一批重大先進典型的實施方案》《衡水市道德楷模申報認定實施辦法》等係列文件,廣泛開展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推選、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通過“365百姓故事匯”群眾(zhong) 宣講、“尋訪身邊雷鋒”“尋找身邊好人”“時代新人·衡水好人”推選、衡水市道德模範推選等活動,推出林秀貞、王文忠、張誌旺、吳殿華、李雙星、武大勇、陳奇峰、童莉、王小芬、杜光華、劉建峰等一大批先進道德典型。
記者日前從(cong) 衡水市文明辦了解到,截至目前,衡水市獲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5人、全國“最美奮鬥者”3人、全國文明家庭3個(ge) 、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2個(ge) 、“中國好人”18人、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8人、“燕趙楷模·時代新人”4人、“最美河北人”38人、“河北好人”93人、市縣典型1300餘(yu) 個(ge) 。一個(ge) 地級市,擁有這麽(me) 多國家級、省級道德模範,這在全國並不多見。
道德模範精神引領社會(hui) 文明風尚
道德模範事跡背後所蘊藏的精神力量,凝聚著人們(men) 對道德的認同和追求,為(wei) 湖畔兒(er) 女奮進新征程提供著強大持久、澎湃不息的精神動力。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張誌旺創辦冀州士心職業(ye) 培訓學校,先後資助農(nong) 村貧困學員1100多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吳殿華,用自己身上的骨骼與(yu) 皮膚換來了兩(liang) 位患者的健康,哪裏發生災害,哪裏就會(hui) 出現他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治病並免費送藥的身影;全國模範退役軍(jun) 人郝宏銀40多年如一日,堅持為(wei) 托老單位老人以及年老體(ti) 弱的軍(jun) 烈屬義(yi) 務理發……他們(men) 成為(wei) 推動文明新風的標兵,構築起了衡水“大善、大愛、大智、大勇、大義(yi) ”的道德脈絡。
道德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冀州區90後女孩郜振蕊,作為(wei) 冀州職工醫院的護士,曾8次跟隨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吳殿華,遠赴全國各地參與(yu) 抗震救災誌願服務,耳濡目染,精神受到引領。現如今的郜振蕊已經是中華誌願者協會(hui) 的一名優(you) 秀會(hui) 員,誌願服務時間超4000個(ge) 小時,被稱為(wei) 行走在公益路上的青春“追夢人”。堅持40多年義(yi) 務理發的郝宏銀,首先影響到了自己的愛人和女兒(er) ,他的衡水學雷鋒愛心流動(服務站)理發店也由原來的一人獨行,發展到現在的全家齊上陣。武邑職教中心教師王恒徒手托舉(ju) 滑落窗外的幼童20分鍾。他說:“身處衡水,感受大愛,讓我更加懂得了扶危濟困的意義(yi) 。”66歲老人尹繼江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對落水者施救,被讚為(wei) 救人英雄。他卻低調地說:“英雄可談不上,生命危急的一刻,身為(wei) 一個(ge) 衡水人怎麽(me) 能不出手相救呢?”
在道德模範力量的感召和引領下,成千上萬(wan) 的湖城兒(er) 女前赴後繼,讓道德之花在湖城別樣綻放。
禮遇好人形成長效機製
培樹好人後,禮遇好人,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才能形成人人敬“好人”學“好人”的長效機製,打造“道德磁場”。為(wei) 此,衡水市高度重視各級道德模範的引領作用,以道德建設和先進人物的推選和學習(xi) 宣傳(chuan) 為(wei) 抓手,出台了一係列禮遇道德模範的實施辦法。如,對全市各級道德模範進行動態管理,全部實行建檔立卡,及時跟蹤掌握這些“好人”的生活狀態,確保每一個(ge) 道德模範都得到禮遇。
衡水還在市區公共場所設立“衡水好人牆”、公益廣告牌等,讓市民在街頭就能了解到這些先進典型的事跡。同時,在報紙、電視台等媒體(ti) 開設專(zhuan) 欄,對先進典型進行報道宣傳(chuan) ,並組織文藝工作者將道德模範的事跡改編為(wei) 戲曲、小品等,如以林秀貞為(wei) 原型的評劇《林秀貞》、以李雙星為(wei) 原型的現代評劇《咱家老李》等。在衡水,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正以百姓喜聞樂(le) 見的形式走到群眾(zhong) 身邊,走進群眾(zhong) 心裏,從(cong) 而在全社會(hui) 形成了人人學習(xi) 道德模範、敬重道德模範、關(guan) 愛道德模範、宣傳(chuan) 道德模範、爭(zheng) 當道德模範的良好氛圍。
榜樣是時代的最美使者,是社會(hui) 崇尚的精神坐標。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星星火愛心聯盟、愛心聯合會(hui) 、衡水好人網、春暉義(yi) 工等誌願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越來越多的衡水人積極主動參與(yu) 到誌願服務中,樂(le) 享“我為(wei) 人人,人人為(wei) 我”帶來的滿足與(yu) 快樂(le) 。“千樹繁花”“層林盡染”的誌願服務格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社會(hui) 的文明指數。安全文明的法製環境、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高效快捷的政務環境、舒適優(you) 美的人居環境,集聚了“人氣”“財氣”,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來衡水創業(ye) 投資,為(wei) 衡水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