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青島港有新“魔法”

發布時間:2022-01-28 09:26:00來源: 經濟日報

  在山東(dong) 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在此停靠,無人場地中,自動化橋吊、高速軌道吊、自動導引車等設備“自由運行”,現場一片繁忙。“青島港處處體(ti) 現智能化,幾乎每個(ge) 業(ye) 務領域、每個(ge) 作業(ye) 環節,都有‘智慧’的影子。”山東(dong) 港口青島港黨(dang) 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張保華說,近年來,青島港堅持智慧引領、科技支撐、創新驅動,不斷探索智慧綠色港口建設。

  船舶清艙可遠程操控

  1月3日,在青島港前港公司87泊位,“米羅國王”輪卸船清艙作業(ye) 中首次試驗成功遠程操控裝載機技術。

  “遠程操控裝載機應用‘遠程視頻+激光掃描’技術,實現遠程操控裝載機清艙作業(ye) ,消除了專(zhuan) 班職工入艙國際航行船舶作業(ye) 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交叉感染風險,既改善了專(zhuan) 班職工工作環境,又提高了卸船效率。”青島港前港公司流機隊副隊長李磊說,這是繼堆取料機、卸船機、火車調車機、火車裝車機實現遠程操控、自動化運行以來,青島港在幹散貨智慧港口建設方麵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提升了幹散貨全流程卸船作業(ye) 的無人化、智能化水平。

  這是青島港智能化建設的一個(ge) 縮影。青島港圍繞港口主業(ye) ,持續拓展科技應用場景,做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的先行者、領跑者。

  在碼頭監控室,大屏幕全方位、多角度實時顯示堆場作業(ye) 情況,操作員隻需在室內(nei) 工作台前進行監控……這是1月6日,青島港權屬單位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全自動堆場第一天正式上線運行的場景。

  “全自動堆場上線運行後,集裝箱裝卸速度由每小時23自然箱,提升至每小時32自然箱,較傳(chuan) 統人工作業(ye) 效率提升39%。自動化堆場還優(you) 化了港口集裝箱裝卸作業(ye) 流程,其中門禁係統、拖車導向係統、定位杆等多項技術具有獨立知識產(chan) 權。”威海港青威公司操作部IT主管於(yu) 洋說。

  這是威海市域港口首個(ge) 實現全自動化作業(ye) 的集裝箱堆場,標誌著威海港智慧碼頭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如今,走在青島港,各碼頭不斷湧現出一個(ge) 個(ge) 令人驚歎的自動化、智慧化作業(ye) 場景。比如,全球首創自動導引車循環充電技術及係統、全球首創港口大型機械“一鍵錨定”自動防風技術及係統、全球首創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旋鎖技術及係統、全球首創高速軌道吊雙箱作業(ye) 模式、全球首創碼頭物聯網可視化運維平台……

  這些自動化應用場景充分展現了青島港雄厚的科技實力。截至2021年底,青島港獲得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專(zhuan) 利授權100多件,軟件著作權登記10餘(yu) 項;共有11項創新成果進入中國港口協會(hui) 科學技術獎初審結果公布名單。

  集裝箱消毒用上機器人

  靈巧的機械臂在空中揮舞,水霧噴湧而出……走進青島港東(dong) 港公司集裝箱洗消場地,一個(ge) 個(ge) 造型奇特的履帶式機器人在集裝箱內(nei) 外忙碌。

  “這些小家夥(huo) 可幫了我們(men) 不少忙!”東(dong) 港公司安技部副經理張京龍說,投入使用的洗消機器人成為(wei) 防疫高科技助手。

  這些高科技助手包括移動消毒機器人、固定消毒設備和移動清洗機器人、固定清洗設備。其中,移動消毒機器人與(yu) 移動清洗機器人噴射距離超過20米,滿足12米集裝箱的消毒需求,且均為(wei) 遠程控製,最遠實現1.3千米的遠距離控製與(yu) 圖像實時傳(chuan) 輸,保證在感染風險隱患消除之前人箱絕對分離,有效保障操作人員安全。“相比傳(chuan) 統人工衝(chong) 洗方式,自動衝(chong) 洗不僅(jin) 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整體(ti) 效率更是提升超過50%。”張京龍說。

  “安全生產(chan) 需要更多、更加先進的新技術和新產(chan) 品。”青島港安全環保科技部部長於(yu) 守水表示,青島港充分發揮資源、平台優(you) 勢,研發智慧防疫管理係統,對人員管理、核酸檢測、疫苗接種、醫療廢物等重點環節“一體(ti) 化”管控;通過自動化消殺清洗設備、智能化無人閘口、電子上杆等新技術應用,減少作業(ye) 現場病毒傳(chuan) 播風險;打造船舶作業(ye) 數字簽證、“船理同屏”係統實現與(yu) 船方無紙化交付,減少人員接觸……

  “更好統籌港口發展和安全生產(chan) ,需要確保每一個(ge) 環節、每一個(ge) 流程都不出紕漏,利用科技提升港口安全管理效能。”張保華說。

  此外,青島港還通過建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台,強化對網絡的分級保護和大數據監測,及時有效地探查係統安全隱患和漏洞;加快5G重點區域覆蓋,全港已經建成5G基站129個(ge) ;建設電力智能調度指揮及監測係統,提升港區電力係統監測信息分析、預警以及排障能力。

  加氫像加油一樣方便

  2021年12月29日,青島港前灣港區加氫站建設項目啟動儀(yi) 式舉(ju) 行,這是全國港口首個(ge) 氫燃料電池汽車充裝示範運營項目。此次開工建設的加氫站是青島港在前灣港區和董家口港區規劃布局建設的加氫站之一,設計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計劃2022年完成一期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加氫站的建設。

  加氫站可以形象地比喻為(wei) 給氫能源車“加油”的地方。

  “2019年我們(men) 進行氫能源卡車路試的時候,用槽運車加注氫,一輛車加滿要一個(ge) 小時。未來加氫站建成後,一輛車加氫隻需要5分鍾至10分鍾。”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洋介紹。

  近年來,青島港加快推進建設綠色低碳港口。2019年,青島港完成了氫能源卡車在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首次正式投入實景測試運營,在全國同行業(ye) 中率先成為(wei) 氫能源集卡車運行應用的碼頭。2020年,青島港又以自動化碼頭為(wei) 依托,在全球首次實現氫燃料電池在軌道吊上的應用。

  當前,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實現高效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港口,已成為(wei) 青島港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wei) 了逐漸實現減碳目標,青島港在能源轉型和清潔能源利用上下足功夫,充分挖掘光伏發電潛力,引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技術,研究推進倉(cang) 庫、雨棚屋頂光伏改造,推廣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全港光伏年發電量可達100萬(wan) 千瓦時;投資1.5億(yi) 元,先後完成15套變頻岸電和69套接電箱建設,碼頭岸電泊位覆蓋率達到100%;積極探索LNG冷能、風能、潮汐能應用場景和技術,在大港港區、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建設LNG加氣站;引進電動集卡車隊,引導更新LNG車輛超過400輛,港區LNG車輛占比超70%。

  如今,青島港港口能源結構越來越優(you) 化,風電、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占發電總量的比重不斷提升,為(wei) 實現港口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快打造國際領先智慧綠色港口奠定了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