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冬奧會帶來哪些發展紅利?

發布時間:2022-01-29 10:17: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杜雨萌 吳珊 孟珂

  見習(xi) 記者 郭冀川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即將開幕,從(cong) 申報成功至今的“奧運財經賬本”也徐徐展開。經過多年努力,“三億(yi) 人上冰雪”願景已變為(wei) 現實,冰雪運動、冰雪產(chan) 業(ye) 和相關(guan) 科技、管理、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打開新的空間。預計到“十四五”末,我國冰雪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wan) 億(yi) 元。

  從(cong) 場館建設到防疫保障,再到賽事轉播,中國“硬科技”正借助冰雪經濟的“冷資源”釋放出“熱效應”,而無論是企業(ye) 、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都可以從(cong) 中分享發展紅利。

  賽時和賽後統籌運營

  將“科技、綠色”進行到底

  7條雪道,最長的賽道約3千米,最大落差近900米……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承擔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所有高山滑雪項目比賽。

  據了解,僅(jin) 中國交建一公局集團參與(yu) 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一個(ge) 標段,合同金額就達12.71億(yi) 元。記者另從(cong) 中國交建集團獲悉,其共參與(yu) 建設了本屆冬奧會(hui) 18個(ge) 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合同總金額超過90億(yi) 元。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被外界稱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場館中的“三最”工程:海拔最高、環境最惡劣、建設難度最大。盡管困難重重,但建設團隊還是多次突破極限,將“科技、綠色”進行到底。

  僅(jin) 以土石方運輸為(wei) 例。中國交建一公局集團華中公司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二標項目經理付召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最初的圖紙計算,公司承建的這一標段8條賽道和15條技術雪道需要挖方60萬(wan) 方、填方31萬(wan) 方,多出來的土方就算運輸到最近的小張家口消納場,也需要兩(liang) 三年工期。

  “為(wei) 了不影響比賽時間和效果,最終決(jue) 定通過科學規劃將土石方挖方、填方均調整為(wei) 45萬(wan) 方,做到挖填平衡。多餘(yu) 的土石方則全部由‘外運’變成‘內(nei) 銷’,既節約工期,又減少費用近2400萬(wan) 元。”付召坤如是說。

  當然,不僅(jin) 是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國家速滑館的建設過程中,也貫穿了綠色、科技的建設理念。國家速滑館建有“亞(ya) 洲最大冰麵”,麵積達1.2萬(wan) 平方米,是全球首個(ge) 采用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製冷的冬奧場館。

  “這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製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yu) 零;同時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冰麵溫差可控製在0.5度以內(nei) 。”北京國資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樣製冷不僅(jin) 比傳(chuan) 統方式效能提升20%以上,且製冷均勻,不會(hui) 出現各部位溫度不同的情況。特別是在以0.001秒計時的高水平競技中,高水準的冰麵是關(guan) 鍵性因素。

  此外,該負責人介紹,國家速滑館還將製冷產(chan) 生的餘(yu) 熱用於(yu) 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麵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省約200萬(wan) 度電。

  從(cong) 曆屆冬奧會(hui) 來看,場館的賽後利用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對此,北京冬奧組委總體(ti) 策劃部部長李森介紹稱,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北京冬奧組委對全部的新建場館都製定了賽後利用計劃,並且在規劃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賽後利用問題。以“冰絲(si) 帶”場館為(wei) 例,其采用全冰麵設計,就是綜合考慮了如何向社會(hui) 開放。

  “未來,國家速滑館一方麵將持續加強與(yu) 國際滑聯、國家體(ti) 育總局等賽事組織機構的密切聯係,爭(zheng) 取國際級、國家級高端賽事資源,另一方麵加快建立與(yu) 北京市、區兩(liang) 級體(ti) 育局、體(ti) 育總會(hui) 、體(ti) 育團體(ti) 的戰略合作,積極承辦相關(guan) 體(ti) 育賽事及群眾(zhong) 活動。此外,還將麵向高等院校、演出團體(ti) 、大型企業(ye) 、經紀公司、會(hui) 展企業(ye) 等,充分挖掘大型演出、慶典活動、高端商演、會(hui) 議會(hui) 展等業(ye) 務機會(hui) ,並引入專(zhuan) 業(ye) 營銷顧問團隊,不定期策劃舉(ju) 辦主題節慶活動,吸引集聚區域人氣。”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此外,為(wei) 踐行節儉(jian) 、可持續的辦奧理念,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留下的基礎設施,改造後投入使用。對此,普華永道中國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項目主管合夥(huo) 人孫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wei) 減少額外的基礎設施投入,盡量用租賃方式代替購買(mai) ,既大幅度降低購買(mai) 各類器材的支出,又能夠有效降低倉(cang) 儲(chu) 成本,還可以充分調動各企業(ye) 的參與(yu) 熱情。

  以冬奧會(hui) 帶動區域發展

  冰雪經濟將成新增長點

  站在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高度,有關(guan) 方麵在謀劃冬奧會(hui) 基礎建設時,將辦好冬奧會(hui) 同北京、張家口的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致力於(yu) 帶動張家口、延慶和周邊實現整體(ti) 發展,推動實現京津冀一體(ti) 化發展。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基礎設施建設體(ti) 現了“一會(hui) 攜三地”的宏觀發展理念。連通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的公路主通道——延崇高速公路,不僅(jin) 是冬奧運的交通基礎設施,也補上了區域性路網的短板。目前該項目已建成,北京到崇禮的車程由原來的4小時大幅縮短至1小時。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ti) 上看,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5G網絡、數據中心和城際高鐵等在內(nei) 的新基建,對體(ti) 育、商貿、旅遊、餐飲、娛樂(le) 、服務業(ye) 等行業(ye) 帶來提振作用,創造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此外,還將對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輻射效應。冰雪裝備生產(chan) 、冰雪場館建設運營、冰雪運動培訓等方麵都大有潛力可挖。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的影響下,全國冰雪運動升溫。京東(dong) 消費情況顯示,廣西、安徽、雲(yun) 南、湖北和湖南是2022年“年貨節”期間冰雪消費增速最快的地區,同比增幅均超過4倍。

  孫進認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達成“三億(yi) 人上冰雪”目標,帶動更多地區開展冰雪運動,將促進競技體(ti) 育向大眾(zhong) 體(ti) 育過渡,推動我國向體(ti) 育強國邁進,帶來的無形資產(chan) 和長遠收益不可估量。

  疫情防控和賽程保障無盲區

  高科技融入全鏈條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是一場全球性體(ti) 育賽事,對於(yu) 醫護人員來說,也麵臨(lin) 著全麵戰“疫”的重大考驗。

  此前,國際奧委會(hui) 、國際殘奧委會(hui) 和北京冬奧組委發布的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防疫手冊(ce) 》,就疫苗接種、海關(guan) 入境要求、機票預訂等做出詳盡規定。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夥(huo) 人梁偉(wei) 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嚴(yan) 峻複雜,為(wei) 防止可能出現的疫情傳(chuan) 播,審慎研判、科學製定、謹慎發布相關(guan) 方案和防疫指南,彰顯東(dong) 道國保護所有涉奧人員和公眾(zhong) 安全健康的負責任態度。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運行團隊主任沈千帆表示,冬奧村將切實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團隊工作人員會(hui) 積極做好健康監測和自我防護,動態調整運動員公寓、綜合診所等重點區域的防疫工作流程。

  打好防疫戰,一方麵,要有充足的人力保障,另一方麵,則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采用一係列醫療和防疫新技術、新產(chan) 品。比如,“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係統”已引入冬奧會(hui) 所有場館,該係統可檢測空氣中的新冠病毒,靈敏度比常規方法提高十倍;奧運會(hui) 工作人員普遍使用了“腋下創可貼”,即一款配備芯片的可穿戴智能體(ti) 溫計,可實現體(ti) 溫自動測量、上報。

  北京看懂研究院醫療研究員陳喬(qiao) 姍對記者表示,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在防疫、消殺、應急處置等方麵運用了大量新科技、新產(chan) 品,這為(wei) 未來國內(nei) 外大型集會(hui) 、賽事活動等提供了參考樣板。這些創新醫療防護產(chan) 品不僅(jin) 能助力冬奧會(hui) 防疫,而且,大規模采購將有效拉動醫療產(chan) 品和服務產(chan) 能增長,促進企業(ye) 和活動組織者建立長期專(zhuan) 業(ye) 的服務模式,開拓新的賽道。

  本屆冬奧會(hui) 期間,醫療設施與(yu) 5G通信、北鬥導航技術的結合也是一大亮點。據了解,服務冬奧會(hui) 的急救車均配備了5G信息係統,與(yu) 針對意外損傷(shang) 、心梗、腦卒中等常見疾病的搶救設備和檢查設備相對接,可同步傳(chuan) 輸大量高清視頻和影像數據,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nei) 實時共享,患者在救護車上就可接受藥物幹預、進行術前準備。

  巨豐(feng) 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冬奧會(hui) 作為(wei) 示範平台,有助於(yu) 加速一些新技術的產(chan) 品和服務落地。例如,“北鬥+冬奧”的體(ti) 育科技,不僅(jin) 可以用於(yu) 高時速競技滑雪軌跡記錄、工作人員安全保障,還可用於(yu) 易感人群防疫監控。

  轉播賽道爭(zheng) 奪激烈

  視頻黑科技角力其中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將盛大開幕。賽事報道、賽事轉播、現場導覽等場景中將應用70多項技術成果。屆時,無論是否置身冬奧場館,都能獲得優(you) 質的觀賽體(ti) 驗。

  “一直以來,賽事轉播收入在奧運會(hui) 四大收入(賽事轉播權、讚助商支持、票務收入、特許商品銷售)中占比最大,考慮到中國觀眾(zhong) 人數優(you) 勢、全球疫情影響、5G等信息技術普及、流媒體(ti) 短視頻盛行,預計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賽事轉播收入將十分可觀。”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山西證券研報顯示,預計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轉播收入將突破11億(yi) 美元,超過平昌冬奧會(hui) 的9億(yi) 美元和索契冬奧會(hui) 的8億(yi) 美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受眾(zhong) 觀看體(ti) 育賽事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別是我國明確放寬賽事轉播權限製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體(ti) 育產(chan) 業(ye) 促進體(ti) 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出台後,賽事轉播產(chan) 業(ye) 鏈得到快速發展。除了電視轉播外,互聯網等新媒體(ti) 也參與(yu) 其中,與(yu) 賽事代理公司開展版權資源競爭(zheng) 。

  作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官方轉播商,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移動咪咕將上線5G+4K/8K直播。中國移動獨家優(you) 勢技術包括HDR Vivid、音頻雲(yun) AI字幕、多屏同看、多路視角等黑科技,將讓智慧冬奧通過雲(yun) 上走近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

  作為(wei) 賽事轉播產(chan) 業(ye) 鏈中轉播技術領域的一員,網達軟件是咪咕的主要技術合作夥(huo) 伴,為(wei) 其提供8K直播、8K點播、4K直播編轉碼係統,在技術支撐和賽事運營等方麵全力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賽事的順利播出。

  此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賽事轉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博匯科技表示,公司與(yu) 咪咕視訊在超高清視頻顯控、智能運維等方麵形成合作項目;海信視像表示,海信基準級廣播監視器已經在央視體(ti) 育頻道演播室中投入使用,用於(yu)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等多項大型活動節目的製作、轉播、直播。

  在國武時代國際文化傳(chuan) 媒推廣中心總監戚嘉富看來,短視頻平台的算法和分發策略,能夠讓體(ti) 育賽事迅速、精準地找到粉絲(si) 用戶。與(yu) 此同時,體(ti) 育賽事(IP)有幾大收入來源:媒體(ti) 版權、比賽日收入、衍生品和相關(guan) IP授權、體(ti) 育培訓等,這些都可以與(yu) 短視頻平台的商業(ye) 化模式實現“無縫對接”。(證券日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