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冰雪中國年】向未來 向春天

發布時間:2022-02-07 13:3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鄧海建

  新歲奔騰,山河春滿,我們(men) 與(yu) 2022年春節如約相逢。江南的風、塞北的雪,堂前歸燕、庭院春聯,炊煙嫋嫋的中國村莊,對遊子而言,春節意味著家與(yu) 愛,光與(yu) 暖。

  過年,就是回家的日子。據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春運前3日,全國公路、鐵路、民航、水路客運量共計7586萬(wan) 人次,較2021年同期的5296萬(wan) 人次增長約43%,但較2020年同期的2.1億(yi) 人次下降約64%。千萬(wan) 人回故鄉(xiang) ,千萬(wan) 人在路上,千萬(wan) 人在他鄉(xiang) 。

  家,是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基本單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人,是棲身於(yu) 親(qin) 緣共同體(ti) ,並從(cong) 中獲得安定感和幸福感,喚起神聖使命感的居家之人。梁漱溟先生曾說過,中國人的“家”“決(jue) 定了中國社會(hui) 經濟的命運,乃至中國整個(ge) 文化的命運”。理解了這個(ge) 邏輯,或能理解前幾日浙江基層防疫工作者短短幾句話,何以令全國網友破防——“想家了吧?多久沒回來了?想回來就回來吧!”“隻要你在的街道沒有封閉起來,你就可以回來!”對於(yu) 中國人來說,離家需要理由,但回家,從(cong) 不需要理由。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有人說:過年,是一個(ge) 有著千年農(nong) 耕文明的民族所攜帶的精神DNA。正因如此,就像網友說的,“一個(ge) 能在除夕夜吃上餃子(湯圓)的人,已經足以應付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了。”所謂年味,大抵便是祖先、食物和家的味道。忙碌了一整年,該回家看看。看什麽(me) ?看初心曆曆。走多遠,都不忘從(cong) 何出發。看什麽(me) ?看闔家團圓。茅簷雖小,闔家安康就好。《禮記 樂(le) 記》曰:“禮者,天地之序也。”在風俗迥然的過年禮節中,我們(men) 用虔誠的儀(yi) 式感,去喚醒生而為(wei) 人、生而為(wei) 中國人的圖騰與(yu) 熱望。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大國之大,有“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的豪氣幹雲(yun) ;大國之重,亦有“致廣大而盡精微”的萬(wan) 家燈火。焚香致禮、辭舊迎新,掛燈籠、迎財神,吃罷團圓飯,分發壓歲錢……閩南的圍爐、江淮的湯圓,小巷劈裏啪啦的油鍋聲、村野叮叮咚咚的砧板聲,皆化作來年春日裏最蓬勃的幹勁。山河故人在,過年,便是回鄉(xiang) “充電”再啟程。家風高潔、鄉(xiang) 風淳厚,吃完年夜飯,喝完新春酒,哪怕山川河流的跨越,哪怕星辰大海的奔赴,總會(hui) 一馬平川,總能一往無前。

  不須迎向東(dong) 郊去,春在千門萬(wan) 戶中。心安處,是吾鄉(xiang) 。身歸處,是故鄉(xiang) 。春是回歸,春是啟程。天地者,萬(wan) 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萬(wan) 物之中,希望至美。那就祝你在撲麵而來的春天裏,與(yu) 美好相遇、與(yu) 希望重逢。向未來,向春天,去熱愛你熱愛的!(鄧海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