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交流中 增進香港年輕一代的國家意識
【大灣觀察】
在體(ti) 育交流中 增進香港年輕一代的國家意識
——專(zhuan) 訪中國香港滑雪總會(hui) 主席餘(yu) 國賢
光明日報記者 龔亮 安勝藍
在2月4日晚舉(ju) 行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中國香港代表團在旗手朱定文的帶領下,揮舞著區旗入場亮相。中國香港代表團連續六次參加冬奧會(hui) ,而這一次尤為(wei) 特殊,這是他們(men) 第一次參加祖國主辦的冬奧會(hui) ,激動心情和自豪感溢於(yu) 言表。
香港與(yu) 祖國內(nei) 地的體(ti) 育交流日益密切,奧運盛會(hui) 的舉(ju) 辦更加點燃了香港同胞的愛國情。體(ti) 育事業(ye) 的交流合作對樹立香港年輕一代的國家意識、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什麽(me) 重要意義(yi) ?日前,光明日報記者專(zhuan) 訪了中國香港滑雪總會(hui) 主席、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香港代表團領隊餘(yu) 國賢。
主辦奧運振奮民族精神,實現光榮夢想
記者:作為(wei) 中國香港代表團的領隊,您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印象如何?您認為(wei) 北京成功舉(ju) 辦冬奧會(hui) 有哪些重要意義(yi) ?
餘(yu) 國賢:北京先後舉(ju) 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hui) ,是世界首個(ge) “雙奧之城”。在全球疫情背景下,這麽(me) 多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能夠共赴北京冬奧會(hui) ,讓我非常振奮、深受感動。相比2008年,北京的發展變化很大。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比賽場館延續利用了“鳥巢”“水立方”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的建築。北京冬奧會(hui) 還很好地體(ti) 現了“以人為(wei) 本”的理念,場館設施、服務保障等各個(ge) 方麵都做得很到位,我覺得特別欣慰和自豪。
北京能夠成功舉(ju) 辦冬奧會(hui) ,把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中國,必將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冰雪產(chan) 業(ye) 的發展。在北京冬奧會(hui) 的帶動下,中國已提前實現“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冰雪經濟也得到很大發展。冬奧會(hui) 的場館也將作為(wei) 奧運遺產(chan) 繼續發揮作用,助力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的騰飛。在疫情防控形勢下,中國在各方麵付出巨大努力,團結一心如期舉(ju) 辦冬奧會(hui) ,這也是展示中國形象、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記者:對於(yu) 中國人來說,奧運賽場是夢想和光榮實現的地方。您怎麽(me) 看國人對奧運的熱忱?
餘(yu) 國賢:奧運會(hui) 不同於(yu) 一般的體(ti) 育賽事,它踐行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奧運會(hui) 不僅(jin) 展現競技體(ti) 育之美,還向全世界傳(chuan) 播著和平、友誼、進步、公正、協作、寬容等價(jia) 值觀。奧林匹克格言中的“更團結”,與(yu) 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相契合,也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國應當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攜手“一起向未來”。
體(ti) 育也是一種文化,奧運更有著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挑戰極限、突破自我的意誌,追求夢想、不懈拚搏的精神,是超越時空、打動人心的。舉(ju) 辦奧運會(hui) 還有利於(yu) 促進全民健身,激發人們(men) 的運動熱情,形成健康生活理念。
北京冬奧會(hui) 必將掀起冰雪運動熱潮
記者:這次冬奧會(hui) ,中國香港代表團有三名運動員參賽,是曆屆冬奧會(hui) 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您對他們(men) 有怎樣的期待?
餘(yu) 國賢:自2015年北京獲選為(wei) 2022年冬奧會(hui) 主辦城市後,中國香港滑雪總會(hui) 便開始推進香港滑雪隊的組建,為(wei) 進軍(jun) 北京冬奧會(hui) 作準備。參加冬奧會(hui) ,對香港冰雪運動來說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三名運動員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拿到冬奧會(hui) “入場券”,一定會(hui) 變壓力為(wei) 動力,用最好的狀態出場比賽。
除了比賽本身,我們(men) 也希望借著冬奧會(hui) 的契機,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在香港的普及。我四五歲時就喜歡滑雪,跟家人去世界各地享受冰雪運動,挑戰自己。香港市民對冰雪運動也不乏熱情。希望將來香港可以擁有更多冰場滿足市民需求,也期待與(yu) 內(nei) 地滑雪場有更多合作,為(wei) 香港的滑雪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高質量場地。
記者:冬奧會(hui) 場館內(nei) 外,有一批港澳籍學生誌願者發揮所長、服務冬奧。您怎麽(me) 看港澳籍學生踴躍參與(yu) 國家舉(ju) 辦的重大體(ti) 育賽事?
餘(yu) 國賢:我覺得非常好。我遇到了一個(ge) 港籍學生誌願者,他很熱情、很專(zhuan) 業(ye) 。能夠在我們(men) 國家舉(ju) 辦的重大賽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他們(men) 來說,既是鍛煉成長的過程,也是一次全麵了解國家、接受愛國教育的難得機會(hui) 。
促進體(ti) 育交流,增強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
記者:您對世界冰雪產(chan) 業(ye) 有很深的認識,對內(nei) 地冰雪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作出了很多貢獻,請問您對內(nei) 地冰雪產(chan) 業(ye) 的發展有哪些建議?就冰雪運動、冰雪產(chan) 業(ye) 來說,內(nei) 地與(yu) 香港可以進行怎樣的互動?
餘(yu) 國賢:在冰雪運動“北冰南展西擴東(dong) 進”發展戰略的帶動下,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全國各地都在推動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建設,以上海、重慶、廣州等為(wei) 代表的南方城市,冰雪場地設施布局也在不斷加快。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能照搬歐美國家的模式。我認為(wei) ,可以將現代化的滑雪產(chan) 業(ye) 與(yu) 各地的實際情況、民俗文化等結合起來,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chan) 業(ye) 配套的同時,與(yu) 傳(chuan) 統的冰雪文化靈活融合,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產(chan) 業(ye) 。我願意在整個(ge) 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的建設中貢獻一份力量。
香港和內(nei) 地的交流合作也非常重要。我們(men) 滑雪總會(hui) 與(yu) 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簽訂了框架協議,希望以後我們(men) 的一些比賽、活動都能放在內(nei) 地進行。作為(wei) 黑龍江省政協常委,我早在十年前就已積極促進香港與(yu) 黑龍江省的合作。隨著冰雪運動事業(ye) 的壯大,我們(men) 逐漸增派香港隊員到東(dong) 北訓練,黑龍江的冰雪配套設施也在逐漸提升,我們(men) 也希望能讓香港選手多多感受內(nei) 地的變化,充分了解祖國的發展。
作為(wei) 聯接祖國內(nei) 地與(yu) 世界的橋梁,香港還可以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助力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引進來”“走出去”。近來,國際滑雪聯合會(hui) 擬將多項國際滑雪比賽放在中國舉(ju) 辦,這對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國際化很有幫助。
記者:過去幾年香港出現了非法“占中”、“修例風波”等事件,暴露出部分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國家認同的缺失。您覺得在增進內(nei) 地與(yu) 香港的彼此了解、增進香港年輕一代對國家的認同方麵,體(ti) 育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餘(yu) 國賢: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一些年輕人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國家觀念,出現了不少亂(luan) 港分子。有了近年的教訓後,香港的教育已經進行了很多改革,比如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愛國教育,讓青少年增強國家意識。體(ti) 育廣受年輕人喜愛,是一個(ge) 很好的媒介,讓香港年輕一代通過體(ti) 育交流更好地認識到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要融入中國這個(ge) 大家庭。延續多年的奧運健兒(er) 訪港活動就是內(nei) 地與(yu) 香港體(ti) 育交流的一個(ge) 很好的例子。奧運健兒(er) 訪港,不僅(jin) 能進一步激發香港市民對體(ti) 育的熱情與(yu) 支持,也能夠更加增強對國家的認同和自豪感。
我們(men) 滑雪總會(hui) 也有邀請香港的大學生到東(dong) 北體(ti) 驗冰雪運動,讓他們(men) 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也觀察了解內(nei) 地風土人情、發展變化,他們(men) 回到香港以後也會(hui) 跟身邊人分享自己的感受。隨著內(nei) 地滑雪設施的發展和完善,我和滑雪總會(hui) 將在香港大力宣傳(chuan) 推廣內(nei) 地滑雪場,並不斷加強內(nei) 地與(yu) 香港在體(ti) 育領域的聯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