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正月裏來話振興
“今天邀請大家來,目的隻有一個(ge) ,就是怎麽(me) 利用好我們(men) 鄉(xiang) 的生態優(you) 勢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希望大家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近日,在江西省撫州市臨(lin) 川區河埠鄉(xiang) 舉(ju) 辦的“雙返雙創聯誼會(hui) ”上,河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聶高波開門見山,向20餘(yu) 名鄉(xiang) 賢和蔬菜種植大戶征求發展“良策”。
“現在家鄉(xiang) 幹部的工作作風確實好。”在深圳創業(ye) 的尚源村鄉(xiang) 賢吳星華首先就為(wei) 黨(dang) 員幹部一心求發展的勁頭點讚。
“這幾年,家鄉(xiang) 變化太大了,不僅(jin) 修通了柏油路,建設了農(nong) 業(ye) 園,還蓋起了星級酒店。可以說是舊貌換新顏啊!”一直在外省工作的油頓村鄉(xiang) 賢舒堅的話,當即引起大家的共鳴,掌聲不斷。
河埠鄉(xiang) 是臨(lin) 川區的一個(ge) 偏遠鄉(xiang) 鎮,以前隻有一條狹小的鄉(xiang) 道與(yu) 外界連接,由於(yu) 交通不便,當地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賣不出去,企業(ye) 也不願來投資。近年來,河埠鄉(xiang) 抓住發展機遇,修通了路,還引進了多個(ge) 生態農(nong) 業(ye) 企業(ye) ,現在的河埠鄉(xiang) 已成為(wei) 人人向往的“生態勝地”。
尚源村村民劉國文說,“我們(men) 河埠發展得不錯!交通發達了,生態環境更好了,種植蔬菜一定大有可為(wei) ”。撫州市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提出打造蔬菜“百億(yi) 產(chan) 業(ye) ”,麵對這難得的發展良機,長期在外地種植蔬菜、掌握了一整套種植技術的劉國文如今也打算返鄉(xiang) 發展。
“如果我們(men) 返鄉(xiang) ,政府有多少優(you) 惠政策和幫扶措施?”在浙江種植蔬菜的鄭家村村民江長華對家鄉(xiang) 的發展頗為(wei) 心動。雖然這些年在外地賺了錢,但照顧不了老人孩子,江長華很早就有回鄉(xiang) 的念頭。
“大家放心,我們(men) 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勵大家種植蔬菜,會(hui) 全力以赴在土地流轉、審批、銷售等方麵提供‘保姆式’服務,讓你們(men) 輕裝上陣,一心一意種菜。”河埠鄉(xiang) 鄉(xiang) 長黃澤琪向所有蔬菜種植戶表態,將量身定製幫扶套餐,打造良好服務環境,解決(jue) 大家的後顧之憂。
黃澤琪的一席話,給在場的10餘(yu) 名蔬菜種植大戶吃了“定心丸”。大家紛紛表示,要利用自己多年在外學到的技術、經驗和資源,為(wei) 家鄉(xiang) 的發展出一份力。
撫州市臨(lin) 川區各鄉(xiang) 鎮充分利用春節假日在外鄉(xiang) 賢、企業(ye) 家返鄉(xiang) 契機,全力組織開展在外返鄉(xiang) 人才“雙返雙創”對接活動,吸引在外人才回鄉(xiang) 創新創業(ye) 。據統計,春節期間,臨(lin) 川區23個(ge) 鄉(xiang) 鎮共召集1200餘(yu) 名鄉(xiang) 賢和企業(ye) 家共商發展大計。(經濟日報記者賴永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