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展現合作共贏
【五環同心】
光明日報通訊員 巫喜麗(li)
“我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邀請,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倍感榮幸。”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大衛·弗格森說,“這是一次愉快的經曆。‘鳥巢’的建築主體(ti) 燈火輝煌,看起來非常壯觀。在‘鳥巢’內(nei) ,我們(men) 觀看了文藝演出,眾(zhong) 人翩翩起舞,場館內(nei) 地屏亮起3D燈光秀。隨後運動員們(men) 有序入場,我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表演,深受感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誌願者們(men) ,他們(men) 熱情友善,充滿活力。場館外天氣非常寒冷,但誌願者們(men) 仍堅守崗位,在我們(men) 抵達時送上誠摯歡迎和新年問候。”
“我10歲時在蘇格蘭(lan) 學習(xi) 滑冰。我很喜歡滑雪,在中國吉林時也經常滑雪,我最喜歡去的是北大湖,這也是2007年長春亞(ya) 洲冬季運動會(hui) 滑雪比賽的場地,那次的冬運會(hui) 我還去現場看了。”弗格森回憶道。
“有一次我在甘肅跨年,當時在寫(xie) 一本關(guan) 於(yu) 甘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書(shu) 。在臨(lin) 夏我看到有學校開展冰雪運動的課程,後來了解到甘肅、新疆也有相關(guan) 教學。”弗格森說,“北京冬奧會(hui) 確實促進了更多中國人參與(yu) 冰雪運動,我們(men) 也見證了中國建造冬季運動場所的實力,從(cong) 前貧困的地區現如今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冰雪運動資源。這不僅(jin) 帶動了經濟發展,更提振了人們(men) 的精神麵貌。人們(men) 在冰雪運動中享受著樂(le) 趣,收獲了幸福。”
弗格森說:“我在中國已經生活了16年。在過去的16年裏,我感受到的最大變化首先體(ti) 現在基礎設施方麵。中國政府在基建方麵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高鐵、高速公路、地鐵等,過去從(cong) 邊遠地區到中心城市需要數天時間,現在隻需幾個(ge) 小時。這真的讓人驚歎!基礎設施的完善也助推了經濟的增長,各種資源和要素的流動性增強,人們(men) 的收入相應得到提高。”在他看來,另一大變化是環境的改善,中國的環保舉(ju) 措及成效是舉(ju) 世矚目的,工業(ye) 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製,“雙奧之城”北京的天空如今幹淨澄澈,讓人心曠神怡。
讓弗格森印象深刻的還有首鋼的變化,他用“鳳凰涅槃”來形容。他說,首鋼之前空置了很長一段時間,2010年他第一次參觀首鋼時就被它所震撼。本屆冬奧會(hui) 中,它被改造成滑雪大跳台,日後也能用作休閑公園與(yu) 永久性的冬季運動訓練場所,這正是城市老鋼鐵廠恢複活力的典型例子。
弗格森認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不僅(jin) 是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現了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中國;而且是一個(ge) 平台,呼喚大家集聚在奧林匹克旗幟下,團結起來,共同解決(jue) 全球性問題。在他看來,全球性問題需要我們(men) 共同麵對。以新冠肺炎疫情為(wei) 例,任何人都無法依靠個(ge) 人的力量應對疫情。我們(men) 需要國家層麵的行動,並且唯有進行國家間的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經濟複蘇和發展等問題也是同理。在這方麵,中國所倡導的合作共贏帶給世界很多啟示——“零和博弈是違背潮流的。不管是否承認,我們(men) 隻有一個(ge) 地球,共享這個(ge) 地球,我們(men) 有著共同的未來”。
“我認為(wei) 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十分契合。我們(men) 需要建設一個(ge) 地球村,保證我們(men) 共有的未來是美好、積極的。走向合作、增進友誼、共同發展才是大勢所趨。”弗格森說,“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我們(men) 應該牢記奧林匹克運動初心,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共同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讓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陽光普照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