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年輕人患高血壓 小心腎上腺作怪

發布時間:2022-02-21 10:01:00來源: 廣州日報

  高血壓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體(ti) 檢等方式發現自己血壓超標。最近,小王(化名)作為(wei) 上班族的一員,近來感覺自己容易勞累,手腳麻木,其餘(yu) 沒有不適症狀,年前體(ti) 檢結果提示他血壓指標高達160。小王於(yu) 是服用了父親(qin) 的降壓藥。然而,小王的醫生朋友提醒他,年輕人高血壓建議去內(nei) 分泌科完善檢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看看高血壓的原因是不是和某些激素分泌異常有關(guan) ,有的腎上腺的腫瘤也會(hui) 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近日,返工後的小王來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完善了相關(guan) 檢查,發現他的腎上腺確實長了個(ge) 小腫瘤。南方醫院內(nei) 分泌科垂體(ti) 腎上腺亞(ya) 專(zhuan) 科主任張惠傑教授表示,與(yu) 老年人常見的原發性高血壓不同,腎上腺腺瘤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部分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不早期幹預,其後果和並發症可能比原發性高血壓還嚴(yan) 重。

  “早期很多內(nei) 分泌性高血壓都沒被識別到,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很多被誤診為(wei) 原發性高血壓,進行簡單的藥物治療。實際上,多數內(nei) 分泌性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原因與(yu) 腎上腺腺瘤、增生,甚至垂體(ti) 的疾病有關(guan)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對心髒、血管、腎髒、神經、骨骼等係統都有不可逆的損害。”張惠傑提醒,高血壓合並四肢乏力、頭痛心悸、無明顯誘因的體(ti) 重增加伴臉形變圓,需警惕內(nei) 分泌性的高血壓。

  張惠傑介紹,內(nei) 分泌性高血壓中較常見的包括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綜合征和嗜鉻細胞瘤,這三種疾病早期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識別和積極治療達到高血壓的根治。

  對此,他建議高血壓的患者一生中至少篩查1次高血壓四項(腎素、醛固酮),尤其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篩查之前,要明確告知是否曾服用降壓藥物,以最大程度減少藥物對激素測定的影響。(記者梁超儀(yi) 通訊員李曉姍、劉樂(le) 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