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穩增長效用如何釋放
作者:於(yu) 長革(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形勢下,穩增長的一個(ge) 關(guan) 鍵在於(yu) 發揮財政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穩定恢複態勢不斷鞏固,為(wei) 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新的經濟下行壓力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製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增加了財政增收的不確定性,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所以,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求,財政政策穩增長不能像財政收入高速增長時期那樣大規模增加支出,而應審時度勢,講究策略。換言之,就是要讓有限的財力和政策釋放最大效用。在聚力穩增長的同時,嚴(yan) 格防範財政風險,在財政緊平衡狀態下努力實現穩增長與(yu) 防風險、減稅降費與(yu) 財政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
第一,保持適當支出強度,提高支出精準度。多年來,我國赤字率長期低於(yu) 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我國赤字率首度突破3%,達到3.6%以上。2022年,基於(yu) 穩增長的需要,兼顧財政可持續性,應適當確定赤字率,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重點支持科技攻關(guan) 、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區域重大戰略、現代農(nong) 業(ye) 和“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製,加強分配方案備案審核,健全直達資金監控體(ti) 係,促進財政資金規範高效安全使用。
第二,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穩定投資需求和預期。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要求,當前基建投資在規模和節奏等方麵均有所提升。下一階段,應突出抓好關(guan) 鍵環節的操作,切實加強精細化管理,在早安排、早動手的基礎上做到早見效。針對當前存在的優(you) 質項目儲(chu) 備不足、資金使用仍存紕漏、收益下降等問題,下一步要嚴(yan) 格按照國家確定的投資方向,圍繞推進“兩(liang) 新一重”建設,切實加強項目選擇和儲(chu) 備,提高項目庫的容量和質量,防止“錢等項目”。同時,要進一步強化項目與(yu) 資金之間的匹配程度,加強項目績效監管,防止資金閑置低效,努力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
第三,實施新的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ti) 活力。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為(wei) 了支持工業(ye) 和服務業(ye) 恢複發展,2022年實行以下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工業(ye) 、服務業(ye) 所得稅減免力度,針對餐飲、零售、旅遊、交通客運等特困行業(ye) 在階段性稅收減免、部分社保費緩繳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按照部署,有關(guan) 部門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在此基礎上,堅持以階段性政策為(wei) 主,與(yu) 製度性措施相結合,綜合考慮財政可持續性和實施助企紓困政策需要,再推出一些新的減稅降費措施,突出強化對小微企業(ye) 的稅費優(you) 惠,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稅收減免力度,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
第四,嚴(yan) 格防範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一方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的要求,按照保持政府部門總體(ti) 杠杆率基本穩定的原則,確定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規模,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另一方麵,嚴(yan) 堵違法違規舉(ju) 債(zhai) 融資的“後門”,堅決(jue) 遏製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對各類新增隱性債(zhai) 務行為(wei)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並且,穩妥化解隱性債(zhai) 務存量,完善常態化監控、核查、督查機製,對各類隱性債(zhai) 務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