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的第一個寒假,有何不一樣?
昨天(2月21日),是北京中小學開學的第一天,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寒假是“雙減”之後的第一個(ge) 假期,和以往假期相比,學生的作業(ye) 少了嗎?他們(men) 這個(ge) 寒假是怎麽(me) 過的?一起來看。
學生的作業(ye) ,有什麽(me) 變化?
寒假的一天,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4班的袁晴川,正和幾個(ge) 同學在一家快餐廳進行小組討論,按照學校要求,同學們(men) 要在寒假期間以小組為(wei) 單位開展“改革開放以來的生活巨變”社會(hui) 調查,撰寫(xie) 一篇不少於(yu) 1000字的調查報告。經過一番熱烈的談論,三個(ge) 小夥(huo) 伴最終確定了訪談提綱和行動方案。
這份調查報告隻是這幾個(ge) 女生寒假作業(ye) 中很小的一部分,事實上,學校給孩子們(men) 布置的探究類和實踐類作業(ye) 可謂是五花八門。打開首師大附中初二4班的微信公眾(zhong) 號和視頻號,一陣歡暢的青春氣息迎麵撲來。助力冬奧、運動、烹飪、閱讀、手工藝製作,眼花繚亂(luan) 的圖片和視頻記錄了孩子們(men) 多姿多彩的寒假生活,而這些公眾(zhong) 號文章,都是同學們(men) 自己製作的。要把這麽(me) 多的素材全部整合到一篇文章裏,還真是要花費一番不小的功夫。修圖、排版、審稿,每一樣工序都不能少。
記者:怎麽(me) 學會(hui) 做公眾(zhong) 號的?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 袁晴川:我媽媽其實會(hui) 一點點,她會(hui) 教我,後來慢慢自己獨立嘛,也越來越快。一開始就是特別笨拙的一個(ge) 技能,後來在網上也學習(xi) 了,自己經常幹,熟能生巧,而且做完這個(ge) 事情也很有滿足感。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主任 李軍(jun) 華:公眾(zhong) 號都是學生維護,他們(men) 自己寫(xie) 文章、配圖,弄得特別像模像樣,孩子們(men) 的表現永遠是給你驚喜。有時候可能老師隻是給一個(ge) 小點子,提醒一下,學生們(men) 自己就特別有想法了。
長期以來,首師大附中堅持開展“成達好習(xi) 慣‘2+N’行動”。“2”是指每天運動一小時和閱讀30分鍾,“N”是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自由選擇。在這個(ge) 假期中,N被規定成為(wei) “寒假特定行動”:每天居家勞動實踐30分鍾。
首師大附中初一年級的蕭渤軒選擇的“N”是學炒菜。因為(wei) 平時一周5天在學校頓頓吃西紅柿炒蛋都吃不厭,所以這道菜就成了他的首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 蕭渤軒:再過一會(hui) 就可以放番茄醬,然後放一些白糖,這樣它的味道會(hui) 更酸甜一些。
模仿媽媽的樣子,幾分鍾的工夫,蕭渤軒就做好了一盤賣相甚好的西紅柿炒雞蛋,他高興(xing) 地邀請媽媽來品嚐。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家長 賈小琳:還是第一次品嚐他做的菜,但是沒想到第一次沒發揮好,把鹽和糖弄錯了,但是他能做出來我覺得挺欣慰的,而且覺得孩子確實是長大了,尤其這個(ge) 假期他的變化還是挺大的。
這個(ge) 寒假,蕭渤軒製作了好幾份曆史和地理方麵的手抄報,字跡工整漂亮,堪稱印刷體(ti) ,他用照片完整記錄下了自己的寒假生活,並通過網絡“自學成才”,成功學到了短視頻製作技能。
雖然還有幾個(ge) 月就要中考了,但初三年級的方聞達仍舊度過了一個(ge) 豐(feng) 富多彩的寒假。除了觀看紀錄片、完成閱讀作業(ye) ,他還選擇撰寫(xie) 一篇關(guan) 於(yu) 海洋生態平衡的2000字左右的論文。為(wei) 了支持他研究海洋生態環境,爸爸媽媽把客廳茶幾都撤了,換成了一個(ge) 大魚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家長 蘇莉娜:一開始他說想養(yang) 這個(ge) ,我們(men) 都覺得這個(ge) 花銷也不小,另外這個(ge) 平常養(yang) 護很費時間,我也會(hui) 覺得浪費你時間吧,不如多背幾個(ge) (單)詞,但是後來我發現他在照顧這個(ge) 的過程當中,他鍛煉了很多其他的東(dong) 西,比如說他的細致和堅持,一個(ge) 多月下來我堅持下來了,沒那麽(me) 難。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 方聞達:就這一個(ge) 小缸,它就需要生產(chan) 者、分解者還有消費者不同的群體(ti) ,真正的海洋也會(hui) 更加複雜。也許有一個(ge) 鏈子掉了,其他的所有生物都會(hui) 受到一定的影響。
方聞達告訴記者,論文完成後學校會(hui) 指派專(zhuan) 門的導師給論文做修改完善,開學後的第三周,年級還將進行論文答辯,對於(yu) 答辯能否通過,他充滿信心。
“減”得快樂(le)
是否“減”得放心?
看到孩子們(men) 如此多元化的寒假生活,真是心生羨慕,采訪中孩子們(men) 紛紛向記者表示,和以往的假期相比,今年的寒假又輕鬆又有趣,他們(men) 的學習(xi) 生活豐(feng) 富了很多!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 肖雯萱:在“雙減”之前,像拍視頻或者畫小報、出來作調查報告這種作業(ye) 比較少,筆頭的作業(ye) 更多一點。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 王熙閣:我記得之前上課,從(cong) 早上8點上到下午,中午就在那兒(er) 吃飯,然後下午再晚上回家吃飯,過得比上學還累,現在都沒有了。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 蕭渤軒:以前的寒假或者暑假課外班上的還是比較多的。這個(ge) 假期就感覺更自由了。沒想到上了初中以後,然後這個(ge) 寒假比小學更加充實、更加豐(feng) 富多彩、更加有趣味了。
這個(ge) 寒假,補習(xi) 班停了,學科作業(ye) 少了,“減”得快樂(le) 的同時,是否也“減”得放心呢?采訪中有家長們(men) 表達了對孩子學科學習(xi) 方麵的焦慮和患得患失的心理。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家長 蘇莉娜:麵臨(lin) 中考的孩子,家長肯定都有焦慮,但是其實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比如像以前那種繃得特別緊,效果可能不太好。這種作業(ye) ,對他思路的拓展可能會(hui) 比較好。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家長 賈小琳:我們(men) 擁護國家“雙減”政策,我們(men) 會(hui) 把這些焦慮和學校或者跟班主任溝通,然後老師也會(hui) 及時地去跟我們(men) 溝通,告訴大家“雙減”政策下應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未來的學習(xi) ,我們(men) 就是希望未來的政策更明朗化。
自主學習(xi) 多了
怎麽(me) 避免學業(ye) 差距拉大?
采訪中還有一些學生和家長表示,“雙減”後,自主學習(xi) 時間多了一些,但對於(yu) 那些自主學習(xi) 能力稍差的孩子,怎麽(me) 避免他們(men) 與(yu) 能力強的孩子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呢?
打開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寒假作業(ye) 單,記者看到在語數英、物理生物地理曆史等主要學科的作業(ye) 中,每個(ge) 學科都根據作業(ye) 難度和作業(ye) 量分成了“標準餐營養(yang) 餐”和“自助餐”。標準餐關(guan) 注夯實基礎,例如完成練習(xi) 冊(ce) 、複習(xi) 上學期知識等,營養(yang) 餐注重拓展提升,例如名著閱讀、做中考模擬題等,而自助餐則是給學有餘(yu) 力的學生布置的選做題,記者觀察發現,類似製作手抄報、觀看紀錄片、撰寫(xie) 論文等實踐類和探究類作業(ye) ,都屬於(yu) “自助餐”。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主任 李軍(jun) 華:前兩(liang) 項作業(ye) 都是針對全體(ti) 的,因為(wei) 學生他不可能完全在一個(ge) 水平上,所以說這兩(liang) 類作業(ye) 對於(yu) 基礎特別好的學生來講他可能完成得比較快,質量會(hui) 比較高。對於(yu) 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是利用寒假做一個(ge) 查漏補缺,這樣能在開學跟大家趕齊一些。
實行分層作業(ye) 、縮小學生學業(ye) 差距的同時,首師大附中還給每個(ge) 孩子配備了導師,寒假期間,作業(ye) 的完成情況都要定時給導師打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年級主任 夏豔芳:比如說我的一個(ge) 學生,他相對來說比較沒有規劃,行動力比較弱,那我們(men) 就在寒假的時候監督他每個(ge) 星期訂計劃,然後把計劃發給我,中間也會(hui) 打卡呈現給我,我來給他提出相應的建議。其實焦慮不光是家長,老師也會(hui) 有,老師也需要精準地了解他眼前的這個(ge) 學生有哪些需要幫助的地方。
“雙減”政策實行以來,首師大附中通過思維發展課堂的實踐,在作業(ye) 數量減下來了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反而得到提升,家長關(guan) 心的學業(ye) 成績不僅(jin) 沒有降低,反而穩中有升。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年級主任 周楊:現在我們(men) 布置的這種實踐性作業(ye) ,從(cong) 某種程度上也會(hui) 帶動一批原來不是那麽(me) 好學的孩子真正地投入到學習(xi) 當中,所以它帶來的效果可能不是家長馬上能夠看到的,這個(ge) 寒假我們(men) 孩子刷了多少道題,但是它帶來的對學習(xi) 的這種專(zhuan) 注度和興(xing) 趣度是長遠發展當中學生非常需要的。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 任海霞:如果你的作業(ye) 、你的課堂真正為(wei) 提質增效服務,真正為(wei) 減輕學生的學業(ye) 負擔、作業(ye) 負擔而又不影響他中高考的分數,那怎麽(me) 做?必須培養(yang) 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他隻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他隻刷題條件反射也是絕對不行的。所以現在整個(ge) 教育,教學的方式在變革,為(wei) 什麽(me) 變革?就為(wei) 學生這種能力變革,他有了這種能力我們(men) 就不怕中高考。
(總台央視記者 薛晨 王新琦 王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