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述評之一
原標題: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an) 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
民以食為(wei) 天,保障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對於(yu) 我國這樣一個(ge) 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不能依靠別人,必須立足國內(nei) 基本解決(jue) 吃飯問題。剛剛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an) 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這為(wei) 今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指明了方向。
去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克服疫情災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再獲豐(feng) 收,產(chan) 量達到13657億(yi) 斤,增產(chan) 267億(yi) 斤,生豬產(chan) 能提前半年實現恢複目標,其他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供應和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為(wei)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之下,我國糧食安全依然麵臨(lin) 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如國內(nei) 糧食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糧食緊平衡的格局短期內(nei) 難以改變、資源環境約束也在加劇,國際糧食貿易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糧價(jia) 持續上漲。要推動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以國內(nei) 供給的穩定性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
首先,要把責任落實到位。今年我國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的目標已經明確。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抓糧食生產(chan) 不能隻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各地要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嚴(yan) 格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不斷提高主產(chan) 區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切實穩定和提高主銷區糧食自給率,確保產(chan) 銷平衡區糧食基本自給。
結構性短缺是當前保障糧食安全麵臨(lin) 的主要矛盾。要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擴大豆、擴油料,千方百計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給率。加大力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穩定生豬生產(chan) 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基礎產(chan) 能,防止生產(chan) 大起大落。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ye) 生產(chan) ,穩定水產(chan) 養(yang) 殖麵積,穩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完善棉花目標價(jia) 格政策,探索開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開展天然橡膠老舊膠園更新改造試點。
其次,加大政策供給力度,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和主產(chan) 區抓糧積極性。農(nong) 民是種糧的主體(ti) ,農(nong) 民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就安全。今年要推動健全農(nong) 民種糧收益保障機製,力爭(zheng) 做到政策保本、經營增效。政策上,要適當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穩定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chan) 省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經營上,聚焦關(guan) 鍵薄弱環節和小農(nong) 戶,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支持農(nong) 業(ye) 服務公司、農(nong) 民合作社、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ti) 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chan) 托管服務,開展訂單農(nong) 業(ye) 、加工物流、產(chan) 品營銷等,提高種糧綜合效益,讓種糧農(nong) 民不吃虧(kui) 、有錢掙,盡可能多得利。支持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多種糧、種好糧。要加大產(chan) 糧大縣獎勵力度,創新糧食產(chan) 銷區合作機製,調動主產(chan) 區抓糧積極性。
再次,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為(wei) 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提供基礎支撐。關(guan) 鍵是落實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堅決(jue) 抓住種子和耕地兩(liang) 個(ge) 要害。在種子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經啟動大規模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普查,開展種質資源庫建設,不斷強化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今年要打好政策組合拳,抓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落實落地。在耕地上,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確保18億(yi) 畝(mu) 耕地實至名歸,確保耕地主要用於(yu) 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nong) 產(chan) 品及飼草飼料生產(chan) ,永久基本農(nong) 田重點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高標準農(nong) 田原則上全部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在農(nong) 機裝備上,要分區域分品種補上農(nong) 機裝備短板弱項,強化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裝備支撐。
最後,要統籌做好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調控。我國糧食供求將長期保持緊平衡態勢,必須加強糧食生產(chan) 、收購、儲(chu) 存、加工、銷售各環節有機銜接,健全完善糧食市場調控體(ti) 係,提高收儲(chu) 調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推動供求平衡向更高水平提升。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監測預警體(ti) 係,推動建立統一的農(nong) 產(chan) 品供需信息發布製度,分類分品種加強調控和應急保障。深化糧食購銷領域監管體(ti) 製機製改革,開展專(zhuan) 項整治,依法從(cong) 嚴(yan) 懲治係統性腐敗。加強智能糧庫建設,促進人防技防相結合,強化糧食庫存動態監管。嚴(yan) 格控製以玉米為(wei) 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做好化肥等農(nong) 資生產(chan) 儲(chu) 備調運,促進保供穩價(jia) 。深入推進產(chan) 運儲(chu) 加消全鏈條節糧減損,強化糧食安全教育,反對食物浪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