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蹦床、攀岩……兒童運動成人化當心“搶跑”不成反傷身

發布時間:2022-02-24 09:53:00來源: 科技日報

  蹦床、攀岩等“網紅”項目備受家長追捧

  兒(er) 童運動成人化,當心“搶跑”不成反傷(shang) 身

  兒(er) 童的身體(ti) 解剖結構和發育特征與(yu) 成年人不同,因此在進行體(ti) 育鍛煉時,家長要從(cong) 兒(er) 童的身體(ti) 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讓孩子在專(zhuan) 業(ye) 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科學鍛煉,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李慶雯 天津體(ti) 育學院社會(hui) 體(ti) 育與(yu) 健康科學學院教授

  小兒(er) “科”

  ◎本報記者 陳 曦

  “雙減”政策落地的第一個(ge) 寒假,體(ti) 育培訓班十分火爆,許多培訓機構都推出了一些成人化的兒(er) 童運動項目,如少兒(er) 蹦床、少兒(er) 攀岩、少兒(er) 跑酷等,這些項目受到了一些家長的歡迎,有些家長不惜付出數千元至上萬(wan) 元的培訓費。

  對此,天津體(ti) 育學院社會(hui) 體(ti) 育與(yu) 健康科學學院教授李慶雯表示,兒(er) 童的身體(ti) 解剖結構和發育特征與(yu) 成年人不同,因此在進行體(ti) 育鍛煉時,家長要從(cong) 兒(er) 童的身體(ti) 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讓孩子在專(zhuan) 業(ye) 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科學鍛煉,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參與(yu) “網紅”運動屢受傷(shang)

  在網絡搜索引擎上,輸入“少兒(er) 攀岩”“少兒(er) 蹦床”“少兒(er) 跑酷”等關(guan) 鍵詞,會(hui) 跳出許多條培訓廣告。

  “攀岩能提高身體(ti) 的柔軟度與(yu) 協調感”“跑酷是時下風靡全球的時尚極限運動”“蹦床是擴展孩子思維的絕佳工具”……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宣傳(chuan) 詞,使不少爸媽覺得讓孩子嚐試這些運動特別酷。

  在視頻網站上、朋友圈裏,也有人頻頻秀出孩子參加這些運動培訓和比賽的照片、視頻。“4歲小孩挑戰12米高專(zhuan) 業(ye) 攀岩牆”“4歲男孩蹦床成功做出前空翻”……相關(guan) 視頻在網上頗受歡迎,評論區裏家長的留言也是一片讚美聲,而且兒(er) 童年齡越小,獲得的關(guan) 注和評論就越多。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wei) ,孩子隻有練好“童子功”,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

  隨著越來越多的低齡兒(er) 童參與(yu) 這些培訓,有關(guan) 兒(er) 童出現運動損傷(shang) 的報道也逐漸增多,如“9歲娃練5年拉丁舞致半月板撕裂”“6歲兒(er) 童訓練跑酷致小腿骨折”等。

  天津醫院運動損傷(shang) 與(yu) 關(guan) 節鏡科主任醫師曹建剛介紹,常會(hui) 有因練習(xi) 蹦床而導致膝關(guan) 節半月板韌帶三聯損傷(shang) 的兒(er) 童前來就診。兒(er) 童關(guan) 節囊比較鬆弛,而且平衡能力很差,特別是學齡前兒(er) 童,劇烈運動時特別容易傷(shang) 到膝關(guan) 節等部位。

  兒(er) 童體(ti) 育項目不應過早成人化

  毋庸置疑,體(ti) 育鍛煉對於(yu) 兒(er) 童成長至關(guan) 重要。兒(er) 童處於(yu) 生長發育期,體(ti) 內(nei) 新陳代謝旺盛,身體(ti) 機能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有助於(yu) 兒(er) 童及青少年體(ti) 質的增強以及意誌品質的塑造。

  “然而,兒(er) 童的體(ti) 育鍛煉項目不應過早成人化,兒(er) 童有其生長發育的規律,他們(men) 的生長發育具有連續性、程序性、不均衡性和相互關(guan) 聯性等特點,同時也存在個(ge) 體(ti) 差異。”李慶雯說。

  “與(yu) 成人相比,兒(er) 童骨骼的水分和有機物較多,無機鹽較少(磷酸鈣、碳酸鈣),因而富有彈性,不易骨折,但骨骼硬度小、易變形。兒(er) 童的肌肉含水量較多,蛋白質、脂肪、無機鹽較少,肌肉細嫩,與(yu) 成人相比,收縮力較弱、耐力差、易疲勞。兒(er) 童的關(guan) 節麵軟骨相對較厚,靈活性和柔韌性較成人好,牢固性卻相對較差,在外力作用下較易脫位。”李慶雯說。

  李慶雯表示,兒(er) 童身體(ti) 不同位置的肌肉,其發育程度也不一樣。在進行蹦床、跑酷這種對於(yu) 翻騰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時,需要用到身體(ti) 多部位的肌肉,如果肌肉力量跟不上,很容易造成膝關(guan) 節、肘關(guan) 節和踝關(guan) 節的損傷(shang) ,稍加不慎,還會(hui) 造成骨折,因此不適合兒(er) 童參加。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兒(er) 童,其適合的運動強度、內(nei) 容等也有所不同。”李慶雯介紹,比如,兒(er) 童不宜過早進行高強度力量性訓練,否則容易造成骺軟骨損傷(shang) 。

  抓住敏感期讓鍛煉事半功倍

  “作為(wei) 家長首先應鼓勵孩子多運動,促進他們(men) 的健康成長。”李慶雯指出,同時家長們(men) 也要了解孩子生長發育的規律,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和特點,幫助他們(men) 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兒(er) 童生長發育是有敏感期的,其又被稱為(wei) 關(guan) 鍵期。”李慶雯表示,每種運動素質的發展幾乎都有一個(ge) 較快的時期,抓住某種運動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因勢利導地進行訓練,就能更快發展這種素質,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孩子幼兒(er) 前期(1到3歲)和幼兒(er) 期(3到6歲)早期階段應該注重身體(ti) 全麵性鍛煉,因此比較適合參加體(ti) 能鍛煉。

  李慶雯介紹,兒(er) 童體(ti) 能鍛煉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培訓項目,它會(hui) 根據不同發育階段,設計動作模式,其可以提高兒(er) 童的運動表現,促進兒(er) 童的體(ti) 質健康,預防兒(er) 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姿勢異常(如脊柱側(ce) 彎等),還能夠培養(yang) 兒(er) 童的運動興(xing) 趣和習(xi) 慣。

  兒(er) 童體(ti) 能培訓一般是按照年齡段(從(cong) 3歲開始,每隔1到1.5歲一個(ge) 年齡段,至12歲)來設計運動內(nei) 容,有的培訓機構最低可接收2.5歲的孩子參加體(ti) 能訓練。

  年齡偏小的孩子隻能進行簡單的協調平衡練習(xi) (如爬行等),或參與(yu) 徒手的集體(ti) 小遊戲。3到6歲這個(ge) 階段的體(ti) 能訓煉課程,會(hui) 逐步開始進行全麵鍛煉,比如神經募集能力、靈敏協調能力、肌肉力量和爆發力等,以基礎的動作模式練習(xi) 和動作技能練習(xi) 為(wei) 主。

  對於(yu) 3到6歲的孩子,可以參加一些專(zhuan) 項入門的鍛煉。比如,4到5歲的孩子可以開始接觸球類運動中的拍球、基礎運球等。

  “一般不提倡3到6歲的兒(er) 童以專(zhuan) 項練習(xi) 為(wei) 主進行運動,片麵追求單項訓練成果,忽略身體(ti) 發育特點。若訓練強度過大,致使身體(ti) 不能適應而產(chan) 生傷(shang) 病,會(hui) 影響兒(er) 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李慶雯表示,不能為(wei) 了兒(er) 童身體(ti) 某一方麵的發展,而忽略了另一方麵的發展,這樣不符合兒(er) 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6歲以上的兒(er) 童可以選擇的運動項目就比較多了,特別是在上小學後,可以結合體(ti) 測報告,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xi) ,並根據兒(er) 童的身體(ti) 素質特點去選擇專(zhuan) 項練習(xi) 。“家長在選擇專(zhuan) 項練習(xi) 時,還要看孩子的興(xing) 趣愛好,同時關(guan) 注具體(ti) 的鍛煉環境條件、教練資質等,以進行綜合考量。”李慶雯提醒。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