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什麽總有家長希望調整小學入學年齡

發布時間:2022-02-24 09:5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龍之朱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重慶市市長胡衡華留言稱,“希望重慶市政府能出具比較符合現代社會(hui) 的入學規定,在當年12月31號前自願原則年滿6歲讀書(shu) ”。對此,重慶市教委回複稱,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從(cong) 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本著適應我市兒(er) 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有利於(yu) 社會(hui) 穩定等原則,積極穩妥地進行探索。

  在這份回複中,重慶市教委也表示,從(cong) 政策執行情況看,“年滿6周歲入學符合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求,符合兒(er) 童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是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實踐研究論證後確定的,得到絕大部分家長和社會(hui) 的認同和接受。”

  一邊是現行的年滿6周歲入學規定“合情合理”,一邊是將“積極穩妥探索”調整事宜,從(cong) 重慶市教委這一回應看,這位家長希望調整小學入學年齡的願望,恐怕還是要落空了。

  其實,類似的呼籲一直都有。幾乎每年都有家長在焦慮,“我家娃9月份、10月份出生,上學比同年小夥(huo) 伴晚一年,這可咋辦……”或許是因為(wei) 呼聲太強烈了,有關(guan) 部門注意到了這個(ge) 問題,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17年義(yi) 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兒(er) 童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一被視為(wei) 政策“放寬”的通知迅速引發廣泛關(guan) 注,不少教育類自媒體(ti) 號更是推波助瀾,做出各種猜測和想象。

  然而,各地對此並不接招,均表現出足夠的穩妥和淡定。這中間,一個(ge) 重要因素是,現行劃線在8月31日已經運行多年,有關(guan) 各方均有著穩定的預期,不好貿然更改。從(cong) 政府層麵看,校舍建設、學位安排、師資配置等等,均需提前籌劃考慮,一旦把截止日期改到12月31日,必然會(hui) 帶來很多問題。特別是,由於(yu) 人口結構、產(chan) 業(ye) 發展等諸多原因,人口與(yu) 資源的不均衡是客觀事實,不少地方小學入學本來就十分擁擠,一旦放寬時間,能否保證“應入盡入”?

  還有,小學生入學是不是越早越好,情況並不一致,需要因人而異。對於(yu) 有些小朋友來說,可能很適應早一點入學,但有些則未必。總體(ti) 而言,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並不提倡過早入學。家長望子成龍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實在沒必要死磕幾個(ge) 月的時間。重慶這位家長在留言中說,“很多幼兒(er) 園同齡小朋友不能一起進入小學,小朋友心理落差較大”,與(yu) 其說是“小朋友心理落差較大”,不如說是家長心理落差大。在調整入學年齡這件事情上,反映出來的恰恰是家長的焦慮。正是因為(wei) 家長一心想著“贏在起跑線”上,才導致其絞盡腦汁挖掘各種“超前”的機會(hui) 。

  本質上講,這種“入學年齡焦慮”,與(yu) “課外班焦慮”“才藝焦慮”等等,如出一轍,都是家長意誌的投射。可以理解,但未必就是合理的。而且,如果真的把入學時間從(cong) 8月31日調整到12月31日了,那麽(me) 也一定會(hui) 有家長站出來呼籲,1月1日出生的孩子怎麽(me) 辦?

  說到底,如何科學精準劃定入學年齡,不僅(jin) 需要考慮兒(er) 童身體(ti) 、智力的發育規律,也需要考慮經濟社會(hui) 的承受能力,還需要從(cong) 根本上緩解社會(hui) 帶給一代又一代家長們(men) 的有形無形的壓力。如何讓家長的動作不走形、心態不失衡、思想不焦慮,這是需要全社會(hui) 都來破解的大問題,這也才是真正的“穩妥”。(龍之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