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培訓質量參差不齊 新職業考證班魚龍混雜難以鑒別

發布時間:2022-02-28 10:41:00來源: 工人日報

  家庭教育指導資格證,7980元代考包過;整理收納名師培訓,10天速成取證;碳排放管理高級證書(shu) ,兼職掛靠月入過萬(wan) 元……近年來,不斷湧現的新職業(ye) 讓不少勞動者“心動”,希望學習(xi) 相關(guan) 技能“持證上崗”。2015年以來,人社部已經發布了4批、56個(ge) 新職業(ye) 。

  然而,由於(yu) 新職業(ye) 尚缺乏統一的職業(ye) 技能標準和評價(jia) 機製,一些培訓機構利用勞動者希望“一證傍身”的心理“乘虛而入”,不僅(jin) 培訓質量參差不齊,證書(shu) 含金量也難以辨別。

  受訪專(zhuan) 家表示,新職業(ye) 和相關(guan) 技能標準的發布需要提速,相關(guan) 部門在充分放權的同時,也要把好入口關(guan) ,從(cong) 嚴(yan) 遴選、發布符合條件的評價(jia) 機構,實行備案及黑名單製度。同時,加大公共服務力度,讓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不再陷入“考證迷茫”。

  同一職業(ye) 培訓,培訓內(nei) 容、收費標準各不相同

  今年1月,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wei) “國事”,“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尚未獲得“正式身份”的新職業(ye) 也成為(wei) 考證市場的熱門。然而,培訓機構關(guan) 於(yu) 培訓內(nei) 容、定價(jia) 標準、證書(shu) 性質等的“眾(zhong) 說紛紜”,讓不少想要考證的勞動者感到“有點暈”。

  記者順著一條彈窗廣告,聯係了一家考證機構。

  客服表示,“證書(shu) 由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頒發,是國家承認的從(cong) 業(ye) 資格證書(shu) 。”谘詢中,對方反複催促記者報名,“現在通過兩(liang) 門筆試就能下證。”

  該機構共推出兩(liang) 種班型,均為(wei) 線上教學。初級班費用為(wei) 5天5480元,課程包括“原生家庭”“親(qin) 子教育”等板塊,高級班為(wei) 7天7980元,增加名師答疑環節。當問及證書(shu) 通過率,客服“底氣十足”,“考前會(hui) 劃定複習(xi) 範圍,必要時還可代考。”

  而記者谘詢另一家同是由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發證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機構獲悉,培訓費為(wei) 2999元,另需考試費和認證費各200元。培訓內(nei) 容與(yu) 前一家機構也不一致,“我們(men) 更專(zhuan) 注於(yu) 孩子的注意力管理,能迅速提升學習(xi) 成績。”

  對此,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答複稱,確實授權相關(guan) 機構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但針對的是學校教師和廣大家長群體(ti) ,頒發的是培訓合格證書(shu) ,而非準入類或水平評價(jia) 類職業(ye) 證書(shu) 。

  “得益於(yu) 數字經濟發展和利好政策扶持,‘職業(ye) 版圖’飛速擴張,而新職業(ye) 和相關(guan) 技能標準的發布卻相對滯後。”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開發與(yu) 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認為(wei) ,大量新行業(ye) 初啟,在職業(ye) 定義(yi) 、工作內(nei) 容、能力要求等方麵,相關(guan) 部門缺乏係統研究,業(ye) 內(nei) 也未達成共識,更談不上建立統一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這才讓一些培訓機構有空子可鑽。

  證書(shu) 五花八門,從(cong) 業(ye) 者、用人單位對其含金量“心裏打鼓”

  記者發現,在針對新職業(ye) 的培訓中,機構往往背靠“權威”單位,抬出響亮的“名頭”招攬學員。

  以2021年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ye) “碳排放管理員”為(wei) 例,在數百種證書(shu) 中,發證單位大致可分為(wei) 三種:一類是培訓機構自身,這也在市場占了多數;一類是“中字頭”“國字頭”單位;另一類是各種行業(ye) 協會(hui) 、學會(hui) 。

  麵對五花八門的證書(shu) ,勞動者時常“挑花了眼”。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涉及碳排放管理員考證的投訴共有71條,高頻詞是“虛假宣傳(chuan) ”,投訴理由有“證書(shu) 含金量極低,不受市場認可”“聲稱可介紹兼職、掛靠卻未兌(dui) 現”,還有維權者表示,機構收完錢就失聯。

  同樣是2021年人社部公布的新職業(ye) ,整理收納師的培訓市場也很火熱。

  決(jue) 定入行後,90後女孩蔡文靜報了一個(ge) 價(jia) 值5880元的考證班,卻感覺中了圈套。

  “講的都是過時的技巧,例如器皿要按‘裏高外低’擺放,我對上門服務、空間規劃還是一頭霧水。”更讓她氣憤的是,協議上寫(xie) 明,證書(shu) 由省家政協會(hui) 聯合認證,結果隻是請協會(hui) 的老師講了一堂課。

  不僅(jin) 是勞動者,用人單位也會(hui) 對新職業(ye) 證書(shu) 的含金量“心裏打鼓”。有5年從(cong) 業(ye) 經驗的沈熙,目前正經營一家收納工作室。她告訴記者,有的顧客隻認證書(shu) ,所以起初招聘員工時也看重證書(shu) ,結果發現大多名不符實。“行業(ye) 太新了,證書(shu) 口碑難有保障,現在我更看重學曆、工作能力和經驗。”

  北京拙樸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huo) 人謝燕萍分析稱,不規範的新職業(ye) 證書(shu) 會(hui) 擾亂(luan) 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秩序,不僅(jin) 浪費了勞動者的時間和金錢,也增加了企業(ye) 的人才甄選成本。

  “考證亂(luan) 象不利於(yu) 新職業(ye) 長遠發展。”王霆認為(wei) ,如果不及時加以規範,新職業(ye) 、新工種的社會(hui) 認可度就會(hui) 降低,更不利於(yu) 從(cong) 業(ye) 者的職業(ye) 發展和技能水平提升。

  人才評價(jia) 權放歸市場後,政府監管和公共服務不能缺位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國已全部取消水平評價(jia) 類技能人員職業(ye) 資格,建立並推行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由社會(hui) 培訓評價(jia) 組織和用人單位開展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

  一方麵是新職業(ye) 不斷湧現,一方麵是人才評價(jia) 權放歸市場,在就業(ye) 創業(ye) 門檻進一步降低的同時,如何為(wei) 鬆綁的發證市場“把關(guan) ”?

  “在國外的很多領域,企業(ye) 標準高於(yu) 國家標準,名企發放的技能認證具有很大權威性。對於(yu) 新職業(ye) 來說,如果頭部企業(ye) 的評價(jia) 標準能率先在行業(ye) 中得到認同和推廣,或者由大企業(ye) 和第三方機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開展技能等級認定,將有助於(yu) 統一標準的形成。”王霆說。

  “政府的退出隻是角色轉換,即從(cong) 評價(jia) 者、發證者轉向證書(shu) 市場的監督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王霆認為(wei) ,相關(guan) 部門在充分放權的同時,也要把好入口關(guan) ,從(cong) 嚴(yan) 遴選、發布符合條件的評價(jia) 機構,實行備案及黑名單製度。同時,加大公共服務力度,搭建國家級的技能水平查詢平台,甚至囊括職業(ye) 路徑、指導工資等更多內(nei) 容,實現動態更新可溯源。“有效的市場信號將起到引領作用,讓勞動力供求雙方回歸理性。”

  王霆還表示,對學術團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等發證主體(ti) 的監管不能缺位。機構本身也要加強自律,通過係統調研,厘清新職業(ye) 的相關(guan) 勞動信息,回歸服務行業(ye) 發展的初心,不斷提升職業(ye) 技能證書(shu) 的含金量。

  “對於(yu) 無須準入門檻的新工種,如果培訓機構模糊概念,變相開展資質許可和認定,其行為(wei) 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可能涉嫌民事欺詐。”謝燕萍提示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興(xing) 趣和職業(ye) 規劃,不要盲目考證。

  (部分受訪者為(wei) 化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