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稷下學宮遺址確認,那是中國“最早的大學”

發布時間:2022-03-01 10: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山東(dong) 省淄博市臨(lin) 淄區齊都鎮小徐村西,齊國故城小城西門的外建築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確認為(wei) 稷下學宮遺址。

  從(cong) 2017年6月開始,山東(dong)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齊故城大城及小城西側(ce) 進行了大規模的詳細勘探。通過5年的考古勘探和發掘,證明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為(wei) 整個(ge) 齊故城西牆及南牆外側(ce) ,唯一一處戰國時期高等級的院落式建築群。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ju) 辦的高等學府,東(dong) 周時期“百家爭(zheng) 鳴”的學術盛景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wei) 中心。而關(guan) 於(yu) 稷下學宮的位置,有多處曆史文獻指向齊故城西門外。

  西漢劉向《別錄》,“齊有稷門,齊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hui) 於(yu) 其下”;十六國時期南燕國臨(lin) 淄人晏謨《齊地記》,“齊城西門側(ce) ,係水左右有講室,趾往往存焉”“臨(lin) 淄城西門外,有古講堂,基柱猶存,齊宣王修文學處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淄水》記載,“係水傍城北流,逕陽門西,水次有故封處,所謂齊之稷下也”。

  這些記載沒有言明稷下學宮究竟是在齊故城大城西門外還是小城西門外,另有說法在小城南門外,以及稷山之下。但中國曆史上所辦官學,都附屬於(yu) 政治中心,往往處於(yu) 國家中樞的西側(ce) ,因此稷下學宮不會(hui) 建在荒郊的稷山下,隻會(hui) 處於(yu) 齊故城附近。而通過考古勘探和發掘,除了齊故城小城西門外這處建築基址群,其餘(yu) 文獻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發現,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緊貼小城而築,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護在內(nei) ,可見兩(liang) 者是一體(ti) 規劃、一體(ti) 建設的。田氏代齊後,把宮城從(cong) 大城內(nei) 遷到小城,就決(jue) 定了同時興(xing) 建稷下學宮。如此,既把官學置於(yu) 肘腋之處,便於(yu) 利用和控製;也將之與(yu) 中樞相隔,內(nei) 外判然有別。從(cong) 這樣的設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齊遷都與(yu) 建設稷下學宮並舉(ju) ,爭(zheng) 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有趣的是,如今,一條名為(wei) “黌大道”的鄉(xiang) 村公路穿過該遺址中部——而穿過該遺址的鄉(xiang) 間道路,曆來皆稱黌大道;由此路進入村莊的大門,則名為(wei) “黌門”。“黌”的意思是學府,曆史,總會(hui) 留下一點蛛絲(si) 馬跡。

  穿越兩(liang) 千年的時光,稷下學宮再次開啟“校門”。蔣肖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