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鄉村振興:一篇事關產業法治人才的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2-03-08 09:20:00來源: 法治日報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篇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法治人才的大文章

  錨定總目標完善和強化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

  □ 本報記者 文麗(li) 娟

  “穩產(chan) 保供”“種業(ye) 振興(xing) ”“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開展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加強農(nong) 村金融服務”“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建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一係列舉(ju) 措引人關(guan) 注。

  從(cong)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總目標,到政府工作報告再提鄉(xiang) 村振興(xing) 怎麽(me) 幹,多位代表委員近日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用了很大篇幅,足見國家對全麵脫貧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視,許多提法和理念對今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他們(men) 看來,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需要從(cong) 產(chan) 業(ye) 、法治、人才、文化、生態等多方麵全麵發力。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民增收

  因“棚二代”而火“出圈”的山東(dong) 省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近兩(liang) 年又有了新變化:隨著村裏各項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80後”“90後”紛紛返鄉(xiang) ,風風火火搞起了大棚種植,耿店村“棚二代”的名氣越來越響。如今,村民人均收入超過4.6萬(wan) 元,村集體(ti) 公共積累超過3000萬(wan) 元,幾乎家家戶戶都買(mai) 了汽車。

  “城裏人都開始羨慕俺們(men) 村!”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耿店新村黨(dang) 委書(shu) 記耿遵珠自豪地告訴記者,耿店村這些年走的是“一畝(mu) 園頂十畝(mu) 田”的路子,700多座蔬菜大棚是村民致富的“法寶”。

  產(chan) 業(ye) 連著就業(ye) ,是群眾(zhong) 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

  全麵落實產(chan) 業(ye) 就業(ye) 幫扶,是各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砝碼。

  從(cong) 建養(yang) 羊場到開辦黃羊精深加工廠、黃羊大酒店,再到創辦黃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五郎黃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汪其德帶動4000多戶村民通過養(yang) 殖南江黃羊增收。

  從(cong) 代理村級電商服務點到創建淘寶店鋪,再到利用快手直播帶貨,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水陽鎮石灘村婦聯主席梁倩娟讓家鄉(xiang) 的橄欖油、核桃、花椒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幫助當地300多戶村民致富。

  在今年全國人大會(hui) 議上,梁倩娟建議:“加大對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的支持,尤其是合作社、中小微企業(ye) ,讓更多的農(nong) 產(chan) 品變為(wei) 商品,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nong) 業(ye) 集團董事長宋豐(feng) 強也充分認識到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抓手。在他看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yu) 要持續加大產(chan) 業(ye) 支持力度,推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

  “完善產(chan) 業(ye) 規劃,延長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打造涵蓋生產(chan) 、加工、流通及包括科技服務等一體(ti) 化的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體(ti) 係;落實消費扶貧的相關(guan) 政策,發揮電商平台優(you) 勢,促進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扶持建設一批設施完備、特色突出的鄉(xiang) 村旅遊精品景區,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文旅需求。”宋豐(feng) 強建議。

  在產(chan) 業(ye) 發達的浙江省湖州市長興(xing) 縣,“數字普惠金融”成為(wei) 當地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舉(ju) 措:實施低收入農(nong) 戶保險補貼政策,建立保險托底機製;開展“保險+期貨”聯動試點,增強農(nong) 戶防災、抗災能力,減少農(nong) 戶損失。

  這些舉(ju) 措,成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出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依據。他認為(wei) ,建設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方向。

  法治建設保障鄉(xiang) 村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雲(yun) 南省律師協會(hui) 副會(hui) 長張慧認為(wei) ,加強鄉(xiang) 村法治建設,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念好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經’,有效促進農(nong) 村和諧,保障鄉(xiang) 村發展”。

  實際上,自去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出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納入法治軌道後,雲(yun) 南便及時出台多項政策文件和保障措施,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提供完備的法治保障:健全鄉(xiang) 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擴大涉農(nong) 法律援助覆蓋麵、深化鄉(xiang) 村法治宣傳(chuan)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

  接受記者采訪的代表委員們(men) 認為(wei) ,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新的一年,公共法律服務應著重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上發力,滿足農(nong) 村、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發展中對法律服務的需求。

  “公共法律服務要貫徹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總要求,實現用法治思維護航‘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用法治手段保障‘生態宜居’、用法治文化滋養(yang) ‘鄉(xiang) 風文明’、用法治方式實現‘有效治理’、用法律維權鞏固‘生活富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給出了具體(ti) 建議:推進鄉(xiang) 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規範化建設,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製度,引導村民學法守法,依法表達訴求。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hui) 副會(hui) 長方燕的關(guan) 注重點是加強法治宣傳(chuan) ,“宣傳(chuan) 普及民法典,正是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的契機”。

  對於(yu) 主張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張天任來說,“抓法治”的重要性有更深切的體(ti) 會(hui) 。他在調研中發現,目前農(nong) 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相關(guan) 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建議加強立法與(yu) 監管。

  人才培養(yang)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教育是基礎,人才是關(guan) 鍵。

  2021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意見》,對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工作作出係統全麵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加強勞務協作、職業(ye) 技能培訓,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全國人大代表、雲(yun) 南工商學院執行校長李孝軒認為(wei) ,隨著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迅猛發展,鄉(xiang) 村技術技能型人才供給不足、結構失衡等問題比較突出,人才供求矛盾凸顯。同時,農(nong) 村經濟發展正加快轉向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經營規模化、農(nong) 業(ye) 機械化和生產(chan) 現代化,鄉(xiang) 村智慧農(nong) 業(ye) 、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現代物流等新業(ye) 態,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對此,李孝軒建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培養(yang) 行動計劃”,鼓勵高校設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學院,一方麵,設置包括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模塊在內(nei) 的技術技能課程,發展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另一方麵,通過構建產(chan) 、學、研、用綜合服務體(ti) 係,將培育鄉(xiang) 村本土人才與(yu) 引進外來人才結合,培養(yang)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加快建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引育用留’激勵機製,全麵打通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智力扶持、技術支撐、惠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裏’,使農(nong) 民成為(wei) 體(ti) 麵職業(ye) ,農(nong) 業(ye) 成為(wei) 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促進鄉(xiang) 村長治久安、共同富裕。”李孝軒說。

  對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發揮作用的具體(ti) 模式,張天任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實施“鄉(xiang) 賢帶富工程”。

  “鄉(xiang) 賢作為(wei) 先富起來的群體(ti) ,肩負‘先富帶後富’的曆史使命,是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但我調研發現,鄉(xiang) 賢回歸和鄉(xiang) 賢帶富麵臨(lin) 缺乏政策引導、發展資金和基礎配套等困難。”張天任建議,健全鄉(xiang) 村人才回歸政策、實施回鄉(xiang) 創業(ye) 幫扶計劃、營造回鄉(xiang) 創業(ye) 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信陽文新茶葉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同樣認識到這個(ge) 關(guan) 鍵問題,但他更看重青年人回鄉(xiang) 創業(ye) ,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建議國家出台特殊政策,鼓勵大學畢業(ye) 生、外出創業(ye) 成功人士等青年力量回鄉(xiang) 發展,充分發揮青年主力軍(jun)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積極作用。”劉文新說。

  劉文新係統地思考了保障青年人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機製建設:營造青年人發展的良好環境,讓青年人願意回、回得去、留得住,安居、安心、安身、安業(ye) ;建立青年人發展的激勵機製,從(cong) 工作機製、能力提升、選拔評聘、培訓扶持、服務保障等方麵入手,完善管理服務、評價(jia) 考核、流動競爭(zheng) 等製度機製,增強青年人對鄉(xiang) 村工作的認同感、歸屬感;優(you) 化青年人發展的知識結構,培養(yang) 和強化家鄉(xiang) 情懷意識,增強和提升幹事創業(ye) 本領。

  劉文新建言,把培養(yang) 青年農(nong) 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yang) 計劃,把創業(ye) 青年培訓同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緊密結合,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人才支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