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會大家談】取消公攤麵積,還需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3-09 09:1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冷勇

  “在商品房銷售中附加公攤麵積是全國普遍現象。最可怕的是公攤麵積缺乏法律依據和製度約束。”在正在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政協委員洪洋發現公攤哪些麵積,公攤多少麵積都是一團迷霧,隻能由開發商“信口開河”,而業(ye) 主毫無申辯權力。

  因此,洪洋強烈建議國家取消公攤麵積,將實際的公攤麵積成本核算到實用麵積之中。讓老百姓明白付費,放心購房,同時也化解業(ye) 主與(yu) 開發商諸多矛盾糾紛,促進社會(hui) 和諧。

  洪洋委員這個(ge) 建議提出後,迅速好評如潮,大家紛紛點讚提案很接地氣,說出了百姓的心聲,是個(ge) “良心提案”。

  回望這些年,公攤麵積幾乎成了“全民公敵”。隻要一提到公攤麵積,購房的家庭都有一肚子怨氣,比如,有人明明花了100平米的錢,買(mai) 到手的卻隻有70平米左右的房子,一下子縮水30%。而隨著房價(jia) 攀升,公攤係數也水漲船高,徘徊於(yu) 30%已是常態,山東(dong) 高密一個(ge) 名為(wei) “貴賓首府”的樓盤,公攤係數竟高達52%,該小區也因此被稱為(wei) “史上最強公攤”小區。

  無奈的是,開發商吃準了普通購房者對公攤麵積了解不深,更不具備測算的能力,開發商通過公攤麵積坑人幾無風險,而麵對不明不白的公攤麵積,買(mai) 房者隻能吃啞巴虧(kui) 。

  如果統計一下自有公攤麵積以來,全國被“公攤”坑走的麵積,數字一定非常驚人。其背後或許還存在著巨大的灰色地帶。

  除了開發商從(cong) 公攤麵積“坑”走的錢,不少物業(ye) 從(cong) 公攤麵積中得到好處,也是不爭(zheng) 的事實。物業(ye) 與(yu) 業(ye) 主的很多矛盾,或許就與(yu) 此有關(guan) ,公攤的麵積要交錢,公共車位費、電梯廣告費等公攤麵積有了收益,卻從(cong) 不攤給業(ye) 主。這讓許多業(ye) 主連歎“悲催”。

  對此,國家層麵曾多次出台意見,早在1995年,建設部就印發《商品房銷售麵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麵積分攤規則》(試行)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公攤麵積的組成、計算原則和分攤係數等。這給公攤麵積劃定了邊界。

  彼時的《通知》,對於(yu) 規範商品房市場有積極意義(yi) 。遺憾的是,本屬“奇葩製度”的公攤麵積,似乎也因此有了“合法身份”,並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成為(wei) 百姓躲不開的“坑”。

  2019年2月,住建部官方網站發布了一份全文3.1萬(wan) 字的《住宅項目規範(征求意見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住宅建築應以套內(nei) 使用麵積進行交易。”這是住建部首次明確提出這一房屋交易新規。這意味著,如果新規有效落地,百姓將從(cong) 此告別公攤麵積,買(mai) 房不再花冤枉錢。

  取消公攤麵積,不能再等了。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取消公攤麵積的建議,贏得廣泛支持,無疑是民意民情的又一次表達,住建部出台相關(guan) 規定,征求意見,也是對於(yu) 民意的很好回應。希望取消公攤麵積的善政盡早落地,讓百姓購房從(cong) 此不再花冤枉錢。(冷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