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代表委員議國是)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隻要在黨(dang) 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隻要在黨(dang) 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一百年來,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團結就是力量,奮鬥開創未來,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走好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要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偉(wei) 力,保持勇毅篤行的堅定,更加信心滿懷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方向決(jue) 定道路,道路決(jue) 定命運。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隻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
“無論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還是為(wei) 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hui) ,無數實踐讓世人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越性。”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代表表示,麵對當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men) 應該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穩步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始終是全體(ti) 中國人民最可信賴的依托,始終是人民的主心骨。”興(xing) 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代表表示,近年來,大家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紮實推動節能減排、岸線修複、禁捕退捕等各項工作,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努力讓母親(qin) 河永葆生機和活力。
“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定海神針,也是各項事業(ye) 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鞍鋼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譚成旭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將繼續堅持把黨(dang) 的思想引領轉化為(wei) 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實現了國家興(xing) 旺、社會(hui) 安定、人民幸福。”西藏昌都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陳軍(jun) 委員表示,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融入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之中,努力匯聚“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我國經濟體(ti) 量大、回旋餘(yu) 地廣,而且還有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也不會(hui) 改變。”山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代表說,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朝著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而努力。
“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內(nei) 需潛力,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湖北第二師範學院院長鄭軍(jun) 委員認為(wei) ,要實施好擴大內(nei) 需戰略,通過建設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國內(nei) 市場,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做得更大。同時堅持高水平開放,加強全球化經營能力和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建設,實現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彭壽代表表示,要把企業(ye) 發展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大局,錨定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實現關(guan) 鍵材料工業(ye) 化量產(chan) ,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維護金融安全,是關(guan) 係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潘越代表表示,鞏固擴大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尤其需要加強黨(dang) 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撐作用,提高金融風險應對能力。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wei) 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隻有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才有利於(yu) 保持整個(ge) 社會(hui) 環境的穩定與(yu) 和諧。”華裕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增代表表示,我們(men) 應加大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力度、加快農(nong) 業(ye) 循環產(chan) 業(ye) 鏈建設,堅定不移走綠色生態和科技創新同向發力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之路。
“城市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區域,城市建設和發展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質量。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群眾(zhong) 過得更幸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田春豔代表說,要持續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改善城鄉(xiang) 麵貌,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yi) 等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一篇大文章。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wan) 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社會(hui) 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xiang) 社區。”福建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嚴(yan) 可仕委員認為(wei) ,抓好社區治理,要突出黨(dang) 組織的領導作用,不斷完善治理模式,不斷提升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men) 已經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了,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nong) 民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久生代表表示,要幫大家提高職業(ye) 技能、尋找更多就業(ye) 門路,還要把在外創業(ye) 人士的力量凝聚起來,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鼓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feng) 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不可能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曆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麽(me) 一股革命加拚命的強大精神。”山西省文旅廳廳長王愛琴委員表示,麵對當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men) 不僅(jin) 要繼續弘揚這些偉(wei) 大精神,同時也要增強曆史自信,堅定理想信念,鼓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
“我們(men)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這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吐木秀克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廖朝陽代表表示,鎮裏實現整體(ti) 脫貧摘帽,自來水、通信網絡等入戶率達100%,激發了村民創造幸福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科學院院士、東(dong) 北師範大學校長劉益春代表表示,高校要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同時,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與(yu) 思政教育融合,形成長期的培養(yang) 機製,把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不可撼動的精神力量。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民進浙江省委會(hui) 副主委、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院長、浙江省戲劇家協會(hui) 副主席王濱梅代表表示,要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yu) 時代的優(you) 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本報記者曹樹林、宋靜思、吳姍、王洲、趙夢陽、劉書(shu) 文、潘俊強、戴林峰、葛亮亮、範昊天、車斌、袁泉、王玉琳、齊誌明、徐靖、王驍波、劉曉宇、孟祥夫、宋宇、祝大偉(wei) 、張璁、阿爾達克、付明麗(li) 、竇瀚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