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明媚春光,奮進!——熱烈祝賀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社論】
東(dong) 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迎著明媚的春光,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不負重托,圓滿完成各項議程,3月10日在北京勝利閉幕。我們(men) 對大會(hui) 的成功表示熱烈祝賀!
會(hui) 議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切看望全國政協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的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發表重要講話。從(cong) 明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到強調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真正落實到位;從(cong) 提出健全靈活就業(ye) 人員社保製度,到要求守護好人民群眾(zhong) 的每一分“養(yang) 老錢”“保命錢”,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作出科學謀劃,彰顯出對人民群眾(zhong) 的赤誠情懷!來自天南海北、身處各行各業(ye) 的委員們(men) ,也捎來了人民群眾(zhong) 對總書(shu) 記的心意——“總書(shu) 記,鄉(xiang) 親(qin) 們(men) 非常想念您!”
會(hui) 議期間,近2000名全國政協委員以飽滿的履職熱情、強烈的責任擔當,認真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hui) 工作報告等文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報告,審議通過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政治決(jue) 議……於(yu) 民生關(guan) 切處廣泛建言、在社會(hui) 聚焦點深入協商,展現了胸懷全局、忠於(yu) 人民的政治擔當和奮發有為(wei) 、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ti) 係中的重要作用,凸顯了民主的智慧、團結的力量、奮進的精神!
奮進,需要匯聚眾(zhong) 智。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過去一年,我們(men)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一磚一瓦壘築的、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是一鋤一鎬開拓的,是眾(zhong) 誌成城、同心勠力的成果。此次政協委員的提案,同樣關(guan) 注社會(hui) 焦點難點,匯聚民意民心。“雙減”政策後如何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婦女兒(er) 童權益保障如何落實,糧食安全如何保障……這些民生熱點的回應和解決(jue) ,都需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期待人民政協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持續推動決(jue) 策科學化、民主化,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人民政協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
奮進,需要凝聚共識。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舉(ju) ,人心齊則泰山移。”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百年變局與(yu) 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形勢促人自強、使命催人擔當,需要我們(men) 扛起時代重任、同心同向前行。群策群力、博采眾(zhong) 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科學決(jue) 策,推動高效落實。我們(men) 期待人民政協能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hui) 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推動人民民主邁上新台階。
奮進,需要擔當使命。
“誓心家國事,協力共擔當。”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特別是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根本保證。人民政協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團結和民主兩(liang) 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期待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做好思想引導、匯聚力量、議政建言、服務大局各項工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作出新貢獻。
對曆史最好的致敬,是書(shu) 寫(xie) 新的曆史;對未來最好的把握,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在新的偉(wei) 大征程上,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踔厲奮發、團結奮鬥,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ye) 發展必將開創新局麵,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