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北京冬奧會遺產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呂紅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要以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為(wei) 著眼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好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育人鑄魂,加強教育引導,將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持續用好,對於(yu) 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有著重要意義(yi) 。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學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在現代社會(hui) ,人生的青少年期主要都在學校度過,學校是進行集中、係統和持續性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主要集中於(yu) 價(jia) 值觀塑造、能力培養(yang) 和核心知識獲取三個(ge) 方麵。如果學校僅(jin) 僅(jin) 注重知識教育,尤其是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訓練,隻能將學生培養(yang) 成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有用的人,這樣的人缺乏理想信念,隻有學理知識;不需要思考,隻需要好用,有學者將其稱為(wei) 得了“空心病”的人。“空心病”的核心問題是缺乏支撐起人生意義(yi) 感和幸福感的價(jia) 值觀。
培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尤其要重視校園陣地建設,警惕因價(jia) 值觀教育缺失導致的教育問題演變為(wei) 社會(hui) 問題和政治問題、局部問題演變為(wei) 全局性問題。學校要充分認識到青少年價(jia) 值觀教育的重大戰略意義(yi) ,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探索形成長效培育機製,提升培育合力。
課堂講壇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用好思政課主陣地,促進課程思政建設,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全麵融入課堂教育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在思政課主陣地之外,學校要深入挖掘其他課程蘊含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資源,寓價(jia) 值觀引導於(yu) 知識傳(chuan) 授之中,使得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課堂教育中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引導各級各類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建優(you) 建強“大思政”教師隊伍。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le) 為(wei) 、敢為(wei) 、有為(wei) 的教師隊伍,是學校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的主力軍(jun)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人的思想和靈魂是一項充滿藝術性的工作,不僅(jin) 需要紮實學識,還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愛之心。教師隊伍在培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過程中解決(jue) 好信心問題,教師隊伍的信心既來自對“四個(ge) 自信”的篤定,還來自黨(dang) 中央和各級黨(dang) 委對思政課和思政教師的重視、鼓勵和支持。要讓思政課教師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讓各級各類名師、負責同誌帶頭重育人,積極踴躍去講思政課,提升壯大教師隊伍,推出主題鮮明、聲勢浩大的“大思政課”,進一步發揮教師立德樹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生命力在於(yu) 實踐。應廣泛開展社會(hui) 實踐教育,讓學生在社會(hui) 實踐中感知、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從(cong) 而使之成為(wei) 青少年日常學習(xi) 生活的基本遵循。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養(yang) 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和行為(wei) 的外化,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要求變成學生日常行為(wei) 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隻有“能近取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才能內(nei) 化為(wei) 人們(men) 的精神追求,外化為(wei) 人們(men) 的自覺行動。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性質和手段至關(guan) 重要。在實踐養(yang) 成方麵,大中小學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廣泛開展課堂講壇之外的社會(hui) 實踐教育(即二、三課堂),在培養(yang) 學生奮鬥精神、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引導學生熱愛勞動等方麵做實做細做好,與(yu) 課堂教育相互補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