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精尖缺:本科專業調整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2-03-16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lan)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備案和審批結果,2022年,全國高校新增1961個(ge) 專(zhuan) 業(ye) 點、撤銷804個(ge) 專(zhuan) 業(ye) 點,31種新專(zhuan) 業(ye)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目錄》。

  相比以往,此次調整力度大,涉及學校多。那麽(me) ,調整的背後體(ti) 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哪些趨向,對未來將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影響?相關(guan) 專(zhuan) 家及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31個(ge) 新增專(zhuan) 業(ye) 聚焦高精尖缺領域

  碳儲(chu) 科學與(yu) 工程、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生物育種科學、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智慧林業(ye) 、勞動教育、科學史等31種新專(zhuan) 業(ye) 正式納入本科專(zhuan) 業(ye) 目錄,列入相關(guan) 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計劃。

  專(zhuan) 業(ye) 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基礎平台和基本單元,專(zhuan) 業(ye) 的質量和結構,直接影響高校立德樹人的成效,直接關(guan) 係高等教育支撐和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能力。為(wei) 什麽(me) 要增設這些專(zhuan) 業(ye) ?

  “從(cong) 31個(ge) 新增專(zhuan) 業(ye) 來看,體(ti) 現了麵向高精尖缺領域,優(you) 化本科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的基本思想。”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與(yu) 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王傳(chuan) 毅說,“一是麵向科技前沿,強化原始創新領域的深耕探索,例如服務深地深空探索的專(zhuan) 業(ye) 設置,開設行星科學。二是麵向國家戰略急需,增設一批支撐關(guan) 鍵領域的學科專(zhuan) 業(ye) ,例如,增設支撐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研發及技術專(zhuan) 業(ye) ,包括氫能科學與(yu) 技術、可持續能源等。三是麵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增設一批適應數字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的專(zhuan) 業(ye) ,如智慧運輸工程、智慧海洋技術等;也增設一批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的新興(xing) 職業(ye) 對應的專(zhuan) 業(ye) ,例如慈善管理等。”

  西安工業(ye) 大學教務處處長、博士生導師閆莉說:“本次新增的31個(ge) 專(zhuan) 業(ye) ,包括儲(chu) 能技術、集成電路、生物育種等領域緊缺專(zhuan) 業(ye) ,包括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智慧+’、‘智能+’等‘四新’學科交叉專(zhuan) 業(ye) ,也包括社會(hui) 經濟發展所需的其他專(zhuan) 業(ye) ,是我國高等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變化、切實提高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舉(ju) 措。”

  “我們(men) 支持和鼓勵高校打破學科專(zhuan) 業(ye) 壁壘,不斷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增設交叉融合的新專(zhuan) 業(ye) ;推動高校積極開展專(zhuan) 業(ye) 優(you) 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在不同類型高校中培育特色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集群,升級改造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淘汰不適應社會(hui) 需求、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的專(zhuan) 業(ye) ,加快培養(yang) 緊缺人才。”教育部高教司負責人解釋,此次調整總體(ti) 考慮三個(ge) 方麵:服務國家戰略、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提高質量,優(you) 化結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增了勞動教育專(zhuan) 業(ye) 。王傳(chuan) 毅說:“這體(ti) 現了本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對國家《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積極響應,通過專(zhuan) 業(ye) 建設培養(yang) 相關(guan) 人才,強化對勞動教育規律的探索。”

  撤掉804個(ge) 專(zhuan) 業(ye) 點,集中力量辦好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這次調整撤掉了804個(ge) 專(zhuan) 業(ye) 點,其中有些學校一次撤銷十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點,比如某理工學院一下子撤掉20個(ge) 專(zhuan) 業(ye) 點,涉及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等多個(ge) 門類。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如此大幅度的撤銷?

  “這其實是高校具有充分辦學自主權的一種體(ti) 現。”閆莉說,“各高校會(hui) 根據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際情況,製定專(zhuan) 業(ye) 結構調整具體(ti) 策略,有些學校循序漸進、逐年調整,有些學校集中調整。”

  王傳(chuan) 毅說:“很多是學校自主撤銷的。撤銷的原因主要在於(yu) ,入口方麵,生源不足、質量不高;出口方麵,就業(ye) 質量不佳;此外,還有一些專(zhuan) 業(ye) ,例如公共管理,更適合在研究生層麵設置。”

  王傳(chuan) 毅進一步分析:“撤銷體(ti) 現出質量導向,各院校不求大求全,而是集中力量辦好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同時,體(ti) 現出更加遵循人才培養(yang) 的規律,本科人才培養(yang) 宜寬不宜窄,撤銷相對較細的本科專(zhuan) 業(ye) ,通過大類培養(yang) 或是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培養(yang) ,更能培養(yang) 適應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此外,更加體(ti) 現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撤銷的省屬院校及民辦院校的專(zhuan) 業(ye) 居多,其撤銷的主要原因還是就業(ye) 率不高。”王傳(chuan) 毅說。

  此次專(zhuan) 業(ye) 增、撤工作共涉及2765個(ge) 專(zhuan) 業(ye) 布點,占目前本科專(zhuan) 業(ye) 布點總數的4.6%。據統計,2012年以來,教育部因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變化,支持全國高校增設1.7萬(wan) 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點,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wan) 個(ge) 專(zhuan) 業(ye) 點。

  教育部高教司負責人說:“可以說,經過不懈努力,我們(men) 推進了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頻度足夠高的專(zhuan) 業(ye) 結構改革。”

  如何保障新設專(zhuan) 業(ye) 建設質量

  “此次調整並不是一個(ge) 單一的計劃,而是在政策上和中國高等教育係統改革緊密銜接,‘六卓越一拔尖’人才的培養(yang) ,離不開新興(xing) 學科專(zhuan) 業(ye) 的支持,而新增專(zhuan) 業(ye) 體(ti) 現著國家在特定時期對高層次人才的結構性需求,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或是已有專(zhuan) 業(ye) 也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核心課程體(ti) 係和教材體(ti) 係,為(wei) 人才培養(yang) 奠定基礎。”王傳(chuan) 毅說。

  如何保障新設專(zhuan) 業(ye) 建設質量?教育部高教司負責人解釋說,這次調整各高校結合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本校專(zhuan) 業(ye) 發展規劃和師資情況、辦學條件等,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進行嚴(yan) 格論證,研製人才培養(yang) 方案。教育部專(zhuan) 門組織4300餘(yu) 名專(zhuan) 家進行評議,提出了38000餘(yu) 條意見和建議,反饋相應高校,指導高校在新設專(zhuan) 業(ye) 科學性、合理性、規範性上持續改進,保障專(zhuan) 業(ye) 建設的基本質量。

  “另外,還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要求高校以翔實的人才需求調研數據作為(wei) 增設專(zhuan) 業(ye) 的理由和基礎。為(wei) 防止部分專(zhuan) 業(ye) 設置‘過熱’,對藝術類等專(zhuan) 業(ye) 加大調控力度。同時,將新增列入目錄的部分藝術類專(zhuan) 業(ye) 納入國家控製布點專(zhuan) 業(ye) 進行管理。”這位負責人補充道。

  正如閆莉所說,本次專(zhuan) 業(ye) 調整,數量多、力度大,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大事件,是高等學校以自身發展小邏輯服務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邏輯的主動應答,體(ti) 現了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和擔當。同時,閆莉提醒:“新增設專(zhuan) 業(ye) 的師資隊伍、課程與(yu) 教材、實踐條件等內(nei) 涵建設與(yu) 經費保障等方麵需要持續關(guan) 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