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過坎 中國經濟將行穩致遠
編者按:
外部影響有限 穩增長政策不斷發力
在地緣衝(chong) 突、疫情反複等因素影響下,近期資本市場持續調整。中國經濟前景到底如何?市場流動性處於(yu) 什麽(me) 狀態?資本市場的全麵深改和製度型對外開放又將帶來哪些變化?針對投資者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本報今日起推出係列報道,詳細探討上述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受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疫情反複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動蕩不安,A股波動幅度較大,市場表現低迷,投資者信心不足,甚至一度出現非理性下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從(cong) 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麵來看,外部風險總體(ti) 影響有限,不會(hui) 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麵。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feng) 富,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全球範圍內(nei) 資本市場的動蕩,同時也引發對於(yu) 全球經濟複蘇的擔憂。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相關(guan) 應對舉(ju) 措已在持續發力。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持續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力度,國內(nei) 能源供給穩步增加。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原煤產(chan) 量同比增長10.3%,發電量增長4%,相比去年12月份均明顯改善。3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強調,密切跟蹤國際局勢變化、主要經濟體(ti) 宏觀政策調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等和對我國的影響,不斷完善應對舉(ju) 措,確保經濟增長、就業(ye) 、物價(jia) 等穩定在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一方麵,國際環境比較複雜嚴(yan) 峻,特別是俄烏(wu) 衝(chong) 突、地緣政治緊張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波動,對國內(nei) 生產(chan) 輸入性的影響不容忽視。另一方麵,國內(nei) 保供穩價(jia) 措施仍會(hui) 繼續顯效,上遊行業(ye) 生產(chan) 供給仍會(hui) 增加,有利於(yu) 價(jia) 格趨穩。“下階段,隨著各地持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大對經濟運行的保障力度,外部影響能夠控製在有限的範圍內(nei) 。”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也指出,俄烏(wu) 衝(chong) 突對世界經濟發展將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然具備好的基礎和條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近日,俄烏(wu) 衝(chong) 突牽動歐洲乃至全球市場的神經,給全球經濟複蘇蒙上陰影,驅動能源、糧食、貴金屬等商品價(jia) 格飆漲,引發全球股市大幅震蕩,匯率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短期風險在持續發酵,這將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產(chan) 生深刻影響。但當前外部挑戰對我國經濟影響不構成實質性威脅。
劉向東(dong) 認為(wei) ,中國經濟基本麵保持良好態勢,盡管受“三重壓力”影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在政策靠前發力的前提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較強,政策工具箱的儲(chu) 備政策較多,而且擁有完整的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糧食能實現自足,整體(ti) 可騰挪的空間較大,能夠有效抵禦疫情反複疊加俄烏(wu) 衝(chong) 突的影響。“我國發展的潛力還在於(yu) 加快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在保供穩價(jia) 的基礎上主動化危為(wei) 機,培育發展新動能。麵對外部風險挑戰,我們(men) 要做好長期準備,及早未雨綢繆,爭(zheng) 取有利條件,延長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劉向東(dong) 說。
在外部風險影響整體(ti) 有限的同時,隨著穩增長政策的不斷發力,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麵並未發生改變,這正是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底氣所在。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較2021年12月份加快3.2個(ge) 百分點,較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加快1.4個(ge) 百分點。工業(ye) 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延續較快增長態勢。1-2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9.6%,增速較上年12月份分別加快2.3、3.4個(ge) 百分點。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疫情仍在延續、俄烏(wu) 衝(chong) 突出現等因素影響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與(yu) 此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2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5%左右這個(ge) 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李迅雷表示,在穩增長的目標下,今年財政支出大幅增加,基建投資也會(hui) 顯著增加,由此也將拉動經濟增長。接下來,根據具體(ti) 的經濟走勢,相應的財政支持也會(hui) 調整。財政政策擔當主力,貨幣政策加以配合。與(yu) 此同時,整體(ti) 來看,全球疫情形勢是好轉的,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消費會(hui) 變得活躍,如服務消費大幅提升,也能夠確保增長目標的實現。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GDP增長目標5.5%左右,體(ti) 現了主動作為(wei) 、迎難而上,表明政府穩增長的決(jue) 心很大,也會(hui) 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已有政策有望加快落地執行,更多支持政策也將陸續出台。他認為(wei) ,後續穩增長效果將逐步兌(dui) 現,我國經濟也能爬坡過坎、行穩致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