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揭秘"無貨源開店"騙局:無本金、無囤貨、無風險就能賺錢?

發布時間:2022-03-16 10:11: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無需本金、不用囤貨、沒有風險,一部手機就能輕鬆當老板,在家動動鼠標就能賺錢……

  近期,一種號稱“無貨源開店”的廣告在一些社交平台和短視頻平台興(xing) 起。這類廣告宣稱,隻要交幾百元就能享受“開店指導”和“內(nei) 部貨源”,開店者通過賺取消費者的“信息差”,從(cong) 而實現“坐在家裏收錢”。

  世上真有這種美事嗎?

  高價(jia) 購買(mai) 的開店“秘笈”,不過是“盜圖抄店”

  所謂“無貨源開店”,就是店鋪經營者沒有現貨,在網上找產(chan) 品找貨源,然後把貨源“搬運”到自己的店鋪中,等有顧客下單,店主再去上家下單,由上家來派單發貨。

  “一樣的產(chan) 品,一樣的圖片,賣得比別家更貴,會(hui) 有人買(mai) 嗎?”花費6998元購買(mai) 了廣州某公司“開店指導”服務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她看到廣告一開始也質疑,但後來被“勸說”相信了。

  她加了一個(ge) 指導“老師”的微信,隨後被拉入一個(ge) 開店群中。“老師”在微信群中規定學員之間不允許互相加微信,還發了成功開店學員的交易截圖在群裏——某茶杯在批發網標價(jia) 3元,在淘寶網賣20元;一套茶具在批發網標價(jia) 500元,在淘寶網賣1800元。

  “我本來是不太相信的,但是‘老師’一直在‘洗腦’,說不能簡單把主圖和簡介搬過來,還要會(hui) 選品、會(hui) 運營,‘開店指導’教的就是如何運營。”吳女士告訴記者,她買(mai) 了開店套餐後,“老師”教她在1688批發網選品上傳(chuan) 到自己的店鋪。但是店鋪沒有流量,“老師”又建議吳女士刷單,或者再花錢購買(mai) 增加流量的服務,甚至可以交錢找人代運營。

  吳女士認為(wei) 教的開店流程網上都有免費教程,不值這個(ge) 學費,宣傳(chuan) 的內(nei) 容與(yu) 上課內(nei) 容不符,於(yu) 是提出退費要求。商家拒絕退費,並稱“店是不是給你開了?你是不是學會(hui) 上架商品了?”“出售的課程屬於(yu) 知識付費產(chan) 品,你已經學了足夠的時長,沒有生意是你的問題。”

  廣州某傳(chuan) 播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店“老師”所發的網店交易成功截圖,能夠通過修圖軟件製作而成,實際上沒有多大參考價(jia) 值。深圳市消費糾紛評審專(zhuan) 家、北京市東(dong) 元(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永也表示,如商家通過虛假圖片誤導消費者,則涉嫌以無貨源銷售培訓為(wei) 名,行詐騙或傳(chuan) 銷之實。

  2022年1月,哈爾濱市公安局打掉一個(ge) 電信網絡詐騙團夥(huo) ,該團夥(huo) 以指導電商開店為(wei) 名,騙取客戶的開店培訓費、網店包裝費、代運營費,8個(ge) 多月詐騙近千人,涉案資金500餘(yu) 萬(wan) 元。

  杭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陳兆波提醒,市麵上不少“無貨源開店”廣告是以詐騙為(wei) 目的;公眾(zhong) 在遇到“躺著就可以賺錢”之類的宣傳(chuan) 標語時,一定要多個(ge) 心眼,謹防上當。

  “開店指導”?都是套路!

  記者發現,在網絡平台上發帖稱因“無貨源開店指導”上當受騙的不在少數,僅(jin) 在“黑貓投訴”上就有超過1000條相關(guan) 投訴。記者聯係上不少投訴維權者,發現“開店指導”有多個(ge) 套路。

  ——開店前:虛假宣傳(chuan) 、誘導消費。陝西的劉女士在快手上看到“幫開店、包貨源、教運營,僅(jin) 需39元”的短視頻廣告後,添加了客服微信。隨後客服在微信上提出要收388元報名費,費用包括對接貨源、推廣指導、活動策劃等。為(wei) 博取信任,銷售人員還將公司的營業(ye) 執照、獲獎證書(shu) 、店鋪內(nei) 實景等圖片視頻發給劉女士,並提供了公司的詳細地址、400開頭的熱線電話。

  劉女士認為(wei) 可信度高便交了錢,等到店鋪要上架商品時,銷售人員表示還需要另外購買(mai) 貨源。劉女士認為(wei) 店家涉嫌虛假宣傳(chuan) 、誘導消費,要求退費被拒。

  劉女士在全國12315平台進行投訴,幾天後,公司注冊(ce) 地市場監管部門回複表示,“經查公司未在注冊(ce) 地從(cong) 事經營活動”“已依照相關(guan) 規定,將其列入異常經營名錄,進行受限管理”“建議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劉女士說,事情過去4個(ge) 月,錢沒要回來,網上還有很多人投訴該公司。

  ——開店中:上遊貨源接單不發貨。深圳的王先生在“開店指導”的推介下購買(mai) 了價(jia) 值1200元的批發網站貨源,本想著接單後直接要求批發商“一件代發”,但批發商遲遲不發貨,王先生的網店還被平台扣分。

  陳兆波說,有的“無貨源店鋪”,如果未經相關(guan) 貨品方的授權或委托銷售,也屬於(yu) 侵權銷售,並且這種銷售模式在售後方麵會(hui) 存在較大風險。

  ——開店後:被平台處罰下架商品。廣州的周先生同樣是看到短視頻廣告後購買(mai) 了“開店指導”服務,指導“老師”教周先生在電商平台選擇一個(ge) 商品,然後複製商品鏈接和詳情到自己的店裏。然而,不久後周先生的店就被淘寶網處罰了。

  據了解,根據淘寶網的運營規則,對部分賣家以不正當方式批量複製他人店鋪內(nei) 的商品、通過購買(mai) 他人店鋪內(nei) 商品完成自己店鋪內(nei) 交易的行為(wei) ,淘寶網會(hui) 實施下架全店商品、限製發布商品7天等處罰。

  在一些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看來,“一鍵搬店”甚至跨平台複製店鋪,屬於(yu) 不正當競爭(zheng) ,會(hui) 擾亂(luan) 市場秩序,涉嫌違法。

  堵住監管漏洞,避免消費者上當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甘海濱表示,網絡兼職課程一直是詐騙的高發領域,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售賣課程、“帶徒弟”等模式,收取信息費、加盟費等費用,斂取錢財。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商業(ye) 模式上來看,也正是由於(yu) 電商平台法律責任落實不到位、不同電商平台裁定尺度不一等因素,導致大量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無貨源店鋪”沒有經過其他商家同意,通過擅自複製其他商家商品信息的方式,把其他商家的商品“搬運”到自己店鋪銷售,不僅(jin) 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而且涉嫌對其他商家構成不正當競爭(zheng) 。

  此外,對於(yu) 實行“批零一體(ti) ”的批發商而言,通過特許經營模式委托被特許人銷售商品,法律上也有明確規定。甘海濱表示,根據《商業(ye) 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的規定,擁有注冊(ce) 商標、企業(ye) 標誌、專(zhuan) 利、專(zhuan) 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ye) ,以合同形式將其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經營者使用,特許人應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不能在網上簡單“搬運”。

  北京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舒勝來表示,對於(yu) 消費者而言,“無貨源店鋪”實際上把自身經營風險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消費者付款後可能無法及時收到合格的商品和服務。“無貨源店鋪”本質上是中間商,對貨源並不了解,如果售賣的產(chan) 品可能存在質量缺陷,他們(men) 需要承擔產(chan) 品質量責任;但由於(yu) 其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和專(zhuan) 業(ye) 實力,往往難以提供售後服務、承擔質量責任。

  對此,陳音江建議有關(guan) 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從(cong) 依法查處相關(guan) 虛假廣告入手,通過消費者投訴等渠道及時發現問題線索,依據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進行查處。另外,電商平台也應加強監管,增加對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物流調查、貨品溯源等,維護正常的銷售秩序,避免更多的消費者上當受騙。

  新華社記者胡林果、張璿

  新華社廣州3月15日電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