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奧運時代”,這些遺產繼續為你綻放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雖已落下帷幕,但運動員們(men) 在冰雪上馳騁的風姿還曆曆在目。冬奧會(hui) 的結束,並沒有消減人們(men) 對冰雪運動的熱情——越來越多群眾(zhong) 走上冰場和雪場,感受冰雪帶來的樂(le) 趣;遊客們(men) 打卡“雙金”誕生地首鋼園,一睹首鋼滑雪大跳台的風采。
北京作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雙奧之城”,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舉(ju) 辦留下了場館、基礎設施和文化產(chan) 品等大量奧運遺產(chan) ,這些將成為(wei) 一座城市的寶貴財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好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如何做好奧運遺產(chan) 的傳(chuan) 承和再利用,成為(wei) 一道考題。
奧運場館不退役:“雪如意”下是萬(wan) 人體(ti) 育場
“在‘雪如意’旁邊不遠處有一條亮著光帶的山脊,那就是萬(wan) 裏長城,真是太酷了!”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一位美國運動員發布的視頻獲得了幾十萬(wan) 點讚。在河北張家口的古楊樹場館群,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矗立山林之間,盡顯東(dong) 方神韻、中國氣派。因為(wei) 獨具東(dong) 方文化的形態設計,“雪如意”火遍海內(nei) 外。
冬奧會(hui) 結束後,這些設計精美的場館如何利用,是每個(ge) 主辦城市都需要麵對的問題。
“‘雪如意’的賽後利用主要方向,仍會(hui) 是服務專(zhuan) 業(ye) 賽事和運動員訓練。”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總規劃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說,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理念,“雪如意”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賽後利用問題,其下方被設計成一個(ge) 足球場,觀眾(zhong) 席容量可達1萬(wan) 人,對於(yu) 普通市民來說,也可以在這裏舉(ju) 辦活動、觀看比賽。
“作為(wei) 一個(ge) 獨具匠心的比賽場館,我們(men) 將充分利用首鋼滑雪大跳台IP,繼續申辦世界級賽事。”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副總經理郭曉民說。冬奧會(hui) 結束後,首鋼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首鋼冰球館可承接籃球、拳擊、格鬥、台球以及室內(nei) 極限運動等。
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可以滿足多項冰上運動需求,可實現3000人同時上冰,為(wei) 專(zhuan) 業(ye) 運動員、普通運動愛好者和青少年培訓提供場地。
目前來看,大部分場館都將在賽事結束後持續運營和對群眾(zhong) 開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場館設施“鳥巢”“水立方”等賽後大部分時間都在舉(ju) 辦文體(ti) 活動。此次冬奧會(hui) ,“水立方”變“冰立方”,五棵鬆體(ti) 育館從(cong) 籃球館變冰球館,這些場館得到了再次利用。
“北京在奧運遺產(chan) 開發利用方麵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鳥巢、水立方的運營模式。”同城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提出,目前各冬奧場館已引入了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模式,以社會(hui) 資本的參與(yu) 推動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運營,堅持“文、旅、體(ti) ”三位一體(ti) 融合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統一。
“冬奧場館設施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有形遺產(chan) ,除了舉(ju) 辦賽事外,還能為(wei) 老百姓持續提供全民健身場所,讓更多民眾(zhong) 參與(yu) 到冰雪運動中,進一步提升城市的體(ti) 育公共服務水平。”北京體(ti) 育大學教授孫葆麗(li) 說。
國家體(ti) 育總局宣傳(chuan) 司司長塗曉東(dong) 曾說,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是北京冬奧會(hui) 最重要的遺產(chan) 。北京冬奧會(hui) 的熱烈氣氛,讓無數人“種草”了冰雪運動,參與(yu) 到體(ti) 育運動中,推動了冰雪競技和賽事的舉(ju) 辦。各地將冰雪運動納入教學體(ti) 係,促進了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
帶動文旅產(chan) 業(ye) :“雪飛天”成熱門打卡地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後,首鋼園采取預約限額入園的形式對外開放,中國隊的穀愛淩、蘇翊鳴獲得金牌的首鋼滑雪大跳台,成為(wei) 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打卡的第一站。“在電視裏看到他們(men) 淩空而起,藍天白雲(yun) ,背後是西山,很美,就想來看看。這裏保留了工業(ye) 風,很有年代感。”攝影愛好者劉勤和朋友第一時間來到首鋼園,興(xing) 奮地拍了很多照片。
冬奧會(hui) 結束後,有“雪飛天”之稱的首鋼滑雪大跳台並不會(hui) 按照“國際慣例”被拆除,而是將被永久性保留和使用。這個(ge) 由工業(ye) 遺存改造而來的園區,成為(wei) 奧運主題旅遊線路的重要一站。繼“鳥巢”“水立方”之後,“雪飛天”成為(wei) “雙奧之城”北京的又一奧運地標。
由於(yu) 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河北張家口從(cong) 一個(ge) 默默無聞的城市一躍出現在國際視野中。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的建設激活了張家口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冰雪娛樂(le) 、山地度假、避暑旅遊在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中旅旅行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men) 已經多次到張家口、延慶等賽區考察,未來,準備推進全季旅遊產(chan) 品開發,與(yu) 延慶賽區周邊越野登山、康養(yang) 度假、體(ti) 育拓展、纜車觀光等非雪季旅遊資源建立合作,探索滑雪場、滑雪訓練營等冰雪旅遊資源多樣化合作模式,將奧運遺產(chan) 與(yu) 區域旅遊資源緊密融合,發揮奧運遺產(chan) 特有價(jia) 值。
“除了有形的遺產(chan) ,北京冬奧會(hui) 還留下了很多無形的文化遺產(chan) 。”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副研究員韓元軍(jun) 說,“冬奧會(hui) 不僅(jin) 推動了冰雪旅遊發展,還培養(yang) 了大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習(xi) 慣,營造了冰雪文化氛圍,更讓很多企業(ye) 參與(yu) 到冰雪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冰雪那達慕、冰燈遊園會(hui) 、冬季漁獵、毛皮板滑雪、冰嬉等傳(chuan) 統冰雪項目也借北京冬奧會(hui) 發展成為(wei) 一種具有市場規模的文化產(chan) 品。”
讓奧運文化、冰雪文化深入人心,是冬奧會(hui) 的重要成果之一。“雪遊龍”“雪飛天”“雪如意”等承載著中國元素的冬奧場館,見證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冬奧標識、冬奧歌曲、影視作品,以及爆火的吉祥物文創產(chan) 品,成了有影響力的冬奧文化產(chan) 品。音樂(le) 作品《燃燒的雪花》、紀錄片作品《冰雪道路》、冰上舞劇《踏冰逐夢》等將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奧林匹克文化、冰雪文化創造性融合,向世界講述中國與(yu) 奧運的故事情緣。
助力城市發展:文化設施拓展休閑空間
3月13日晚,在延慶區冬奧城市文化廣場,火炬台的火焰與(yu) 主火炬同步緩緩熄滅。這個(ge) “大雪花”將作為(wei) 奧運遺產(chan) 永久保留在廣場中,為(wei) 人們(men) 講述冰雪運動和冬奧會(hui) 的故事。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期間,這座名為(wei) “長城之光”的火炬台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大屏看比賽、冬奧知識展覽、賞文藝演出、體(ti) 驗冰雪運動、非遺互動……通過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北京各區的冬奧文化廣場也成了市民感受冬奧氣氛的新場所。當前,全國已建設了43個(ge) 冬奧文化廣場。
冬奧文化廣場、冬奧社區、冰雪博物館……一係列公共文化設施拓展了城市的休閑娛樂(le) 空間,成為(wei) 城市的文化名片。
冬奧社區裏,健身廣場、健身步道上鍛煉的群眾(zhong) 來往不絕,運動愛好者們(men) 自發組建的輪滑隊、晨跑隊帶動了整個(ge) 社區的體(ti) 育文化氛圍。在崇禮華僑(qiao) 冰雪博物館,華僑(qiao) 華人與(yu) 奧林匹克的故事打動了前來參觀的遊人,賽後也將持續開放。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將成為(wei) 全民體(ti) 育文化休閑勝地。
不僅(jin) 如此,北京冬奧會(hui) 還帶動了區域協同發展。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麵,京張鐵路的開通使北京市區到延慶僅(jin) 需26分鍾,到張家口僅(jin) 需50分鍾,張家口融入了首都北京一小時生活圈、經濟圈,兩(liang) 地聯係將在今後日益緊密。在公共服務方麵,醫療、教育等領域也已呈現出顯著的遺產(chan) 效應,如以冬奧醫療保障為(wei) 支撐,京張共建了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實現醫療服務共建共享。
冬奧會(hui) 為(wei) 張家口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冬奧“帶火”了張家口的冰雪裝備製造業(ye) ,完善了冰雪產(chan) 業(ye) 鏈。在文旅產(chan) 業(ye) 領域也挖掘了更多發展空間。
“‘後奧運時代’,城市借助冬奧會(hui) 遺產(chan) ,能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韓元軍(jun) 說道,“除了冬奧會(hui) 舉(ju) 辦城市直接受益外,東(dong) 北、新疆、京津冀等地區的眾(zhong) 多城市將因為(wei) 發展冰雪產(chan) 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而實現經濟社會(hui) 轉型升級,城市發展建設將注入新活力和新動力。”
此外,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舉(ju) 辦還帶動了城市無障礙環境的提升。據介紹,北京和張家口兩(liang) 市相繼發布實施無障礙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目前,北京共打造100個(ge) 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ge) 一刻鍾無障礙便民服務圈,有1.2萬(wan) 輛公交車升級為(wei) 無障礙車輛,地鐵一、二號線等老線路也進行了無障礙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