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短視頻助力戲曲煥發新生

發布時間:2022-03-21 10:1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黃敬惟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潮劇、揚劇……如今,新媒體(ti) 平台正興(xing) 起一股戲曲風潮,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直播、短視頻、線上互動,與(yu) 傳(chuan) 統的戲曲藝術重逢。在新媒體(ti) 的助力下,戲曲開拓出一條新的傳(chuan) 播之路。

  專(zhuan) 業(ye) 演員入駐直播

  晚上8時30分,頭戴耳機的青年戲曲演員任思媛準時來到了自己的抖音直播間。她麵容姣好,但扮演的卻不是常見的青衣、花旦,而是女性戲曲演員中頗為(wei) 少見的淨行。一聲聲洪亮圓潤如洪鍾大呂的唱腔,引得直播間的觀眾(zhong) 在彈幕中紛紛喝彩。

  任思媛主攻銅錘花臉,師從(cong) 裘派傳(chuan) 人李長春先生,是小有名氣的青年演員。畢業(ye) 於(yu) 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的她,留校任教5年後攻讀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學位,此後進入大連京劇院,曾經做過大連京劇院公眾(zhong) 號的編輯,負責網絡宣傳(chuan) 、演出預告、演出回顧等內(nei) 容推廣。這段經曆也培養(yang) 了她對新媒體(ti) 的敏感與(yu) 興(xing) 趣。

  一開始,任思媛先剪輯、上傳(chuan) 自己的演出視頻。2020年5月,在粉絲(si) 的建議下她正式開通直播。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僅(jin) 僅(jin) 是“唱戲給喜歡的人聽”,因此隻演唱自己的本工唱段。但隨著與(yu) 直播間觀眾(zhong) 互動的增加,她發現很多人會(hui) 點其他行當的戲。為(wei) 了滿足觀眾(zhong) 的需求,也為(wei) 了更好地宣傳(chuan) 京劇,她決(jue) 定將自己的直播分為(wei) 兩(liang) 部分:一個(ge) 小時演唱花臉唱段,一個(ge) 小時根據觀眾(zhong) 意願反串其他行當。她通過“一趕二”“一趕三”等方式,一人飾演多個(ge) 行當、多個(ge) 角色,一邊演唱一邊講解,讓觀眾(zhong) 不僅(jin) 聽得到,還能聽得懂。

  任思媛總是想方設法傳(chuan) 播京劇及其相關(guan) 知識。她經常與(yu) 其他主播“連麥”“PK”,吸引更多人對京劇產(chan) 生興(xing) 趣、愛上京劇。每次開嗓,她都會(hui) 把戲唱足,絕不找任何借口偷工減料。如今她的賬號已擁有19萬(wan) 粉絲(si) ,每天的直播總觀看人數都超過3萬(wan) ,最多能達到10萬(wan) 以上。

  “我首先是一名京劇演員。”任思媛說,“舞台是我的根本,而直播是一種宣傳(chuan) 手段,這兩(liang) 份工作都圍繞著我熱愛的京劇藝術。”在她看來,弘揚國粹、振興(xing) 京劇是一名專(zhuan) 業(ye) 演員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通過網上直播,既可以弘揚京劇藝術,又可以服務廣大戲迷觀眾(zhong) ,同時還宣傳(chuan) 了大連京劇院、讓更多人走進線下劇場,對此她感到十分自豪。

  緩解線下演出困難

  隨著社會(hui) 發展和文化生活多元化,傳(chuan) 統戲曲的發展麵臨(lin) 著不少困難。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也讓一些劇團的線下演出受到衝(chong) 擊。

  來自寧波的陳譽是一名越劇演員,曾在浙江省內(nei) 的民營劇團工作。民營劇團的收入主要來自演出費,而疫情期間演出大大減少,不少民營劇團演員無奈轉行、離開了戲曲舞台。陳譽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直播。最開始她隻有幾十元錢的收入,但1個(ge) 月後,直播的收入變得可觀。現在,她的抖音粉絲(si) 數量已超過20萬(wan) 人。直播為(wei) 她帶來的收入,已遠超她在劇團演戲的收入。

  陳譽並不是個(ge) 例。同為(wei) 越劇演員的餘(yu) 玉嬋在網絡直播中獲得了收益,也收獲了自信;河南民間劇團“麥田鄉(xiang) 音”靠直播間的收入,養(yang) 活了整個(ge) 戲班,如今更是在網友支持下,由“家庭作坊”蛻變為(wei) 囊括更多當地民間藝人的曲劇劇團;黃梅戲演員程程靠直播收入,給自己繳社保、學新戲、買(mai) 更多的行頭,既維持了生計又精進了業(ye) 務……

  有關(guan)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平台上,傳(chuan) 統文化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101%,其中曲藝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232%,平均每天開播3719場。網絡直播為(wei) 相對小眾(zhong) 、線下演出受限較大的戲曲和地方劇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指出:“如今,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xing) 媒介進行知識普及、傳(chuan) 播傳(chuan) 統文化已成規模,且頗具潛力。正如線下演出需要購買(mai) 門票,觀眾(zhong) 在網絡上欣賞到精彩的演唱並予以付費,是對藝術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讓戲曲演員增加收入,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並調動其積極性,讓傳(chuan) 統戲曲更好地傳(chuan) 承下去。”

  擴大戲迷受眾(zhong) 群體(ti)

  如今,“國潮”“國風”的流行,體(ti) 現了年輕一代對傳(chuan) 統文化的濃厚興(xing) 趣。與(yu) 傳(chuan) 統的線下劇場相比,新媒體(ti) 平台的受眾(zhong) 更為(wei) 年輕化且用戶黏性更高。

  在任思媛的直播間評論區,有不少年輕網友留言:“這姿態真美呀”“太有韻味了,要傳(chuan) 承下去”“不得不說太棒了!讓我這個(ge) 不怎麽(me) 喜歡京劇的人都愛聽了”……在任思媛看來,作為(wei) 老祖宗傳(chuan) 下來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京劇的觀眾(zhong) 出現了斷層,而新媒體(ti) 平台恰好補足了這一短板。通過直播和短視頻,觀眾(zhong) 手指一撥就能刷到京劇,進而由停留到欣賞、由欣賞到喜歡、由喜歡而走進劇場。“借助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大家能更便捷地欣賞到京劇,京劇能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這是一件很有意義(yi) 的事情。”任思媛堅信。

  不久前,“蘇韻流長”——2022江蘇元宵京劇演唱會(hui) 在線上演播,多位名家新秀紛紛上陣,帶來一場歡樂(le) 喜慶、精彩紛呈的京劇盛宴。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演出吸引了眾(zhong) 多年輕觀眾(zhong) ,其中不少是新入職江蘇省京劇院的“00後”京劇演員邊靖婷、楊淅的粉絲(si) 。

  邊靖婷、楊淅畢業(ye) 於(yu) 上海戲劇學院京劇表演專(zhuan) 業(ye) ,她們(men) 與(yu) 幾個(ge) 同學組成的“416女團”,用京劇聲腔翻唱古風歌曲,在抖音平台走紅,感染和帶動了大量同齡人,讓聽戲看戲成為(wei) 年輕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jun) 說:“年輕人帶起了一股傳(chuan) 統戲曲熱潮,傳(chuan) 統戲曲也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柯軍(jun) 認為(wei) ,這些傳(chuan) 統戲曲的複興(xing) 跡象代表著一種趨勢,促使大家在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實踐。(黃敬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