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與孩子同品閱讀的妙處

發布時間:2022-03-24 10:3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朗讀手冊(ce) 》中這樣一段話道出了閱讀對生活生命的意義(yi) :“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yu) 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men) 要在它們(men) 消滅我們(men) 之前殲滅它們(men) 。”

  重視閱讀,為(wei) 孩子通向未來準備通行證

  家庭教育的使命,是把孩子帶進豐(feng) 富多彩的世界,而每一本書(shu) 都是孩子瞭望世界的一個(ge) 窗口。讓孩子看見世界,唯有書(shu) 才能墊高孩子的精神高度。無數事實表明,人生不過是早期閱讀的展開。

  全國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先生說,一個(ge) 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閱讀不一定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厚度和高度。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過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在連續12年裏追蹤了3635名50歲以上受訪者的閱讀習(xi) 慣。結果顯示,讀書(shu) 者的壽命普遍較不讀書(shu) 者長20%。這項研究認為(wei) ,書(shu) 像健康的飲食和運動,有促進“存活優(you) 勢”的效果。

  莫言先生在回憶自己的經曆時說:“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shu) 。那時候既沒有電影更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在那樣的文化環境下,看‘閑書(shu) ’便成為(wei) 我的最大樂(le) 趣。”可見童年的閱讀對人的發展多麽(me) 重要。

  2020年疫情期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湖北一位農(nong) 民工在因疫情即將被辭退離開時,寫(xie) 下了這樣一段話:“我來東(dong) 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shu) 館看書(shu) 有十二年。書(shu) 能明理,對人有百益無一害的唯書(shu) 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chan) 業(ye) 倒閉,農(nong) 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xiang) 。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shu) 館了。雖萬(wan) 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yu) 生永不忘你,東(dong) 莞圖書(shu) 館,願你越辦越興(xing) 旺。”圖書(shu) 館工作人員看到留言後,隨即拍照發朋友圈。當地工會(hui) 部門獲悉這個(ge) 信息後表示,這樣的人我們(men) 東(dong) 莞應該留下,並出麵幫這位農(nong) 民工找到了新工作。這個(ge) 故事表明:世界會(hui) 為(wei) 愛閱讀的人留一條生路。

  經合組織特別強調,閱讀素養(yang) 是所有學生當下教育及未來工作、生活中能夠成功所需的一項核心技能。

  都說這是一個(ge) 拚爹的時代,但很多人沒有與(yu) 別人拚爹的資本。拚不了爹,可以拚閱讀。無數事實表明,閱讀能提高但絕不僅(jin) 僅(jin) 是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現在流行這樣的說法:得閱讀得語文,得語文得高考,得高考得人生。

  新高考“反刷題、反套路”的命題導向非常明顯,特別強調讓學生回到真實的情景中解決(jue) 問題。去年高考語文試卷的文字閱讀量已經達到了9000多字,今後要向10000字過渡,其他各學科卷麵文字閱讀量也可能達到5000字。沒有很強的閱讀能力,今後孩子在考場內(nei) 恐怕連試卷都讀不完。

  孩子愛讀,從(cong) 烹製家庭書(shu) 香開始

  我覺得要想孩子喜歡上閱讀,有三個(ge) 條件:一是為(wei) 孩子選擇有營養(yang) 的讀物;二是給孩子營造安靜閱讀的環境;三是用父母的讀書(shu) 姿態做孩子的人生鏡像。

  中國每年出版的圖書(shu) 高達40多萬(wan) 冊(ce) ,其中兒(er) 童讀物約4萬(wan) 種。而一個(ge) 人一生讀書(shu) 量一般在2000冊(ce) 左右。因此,我們(men) 需要有選擇性地把最值得讀的書(shu) 帶到孩子身邊。好書(shu) 的標準有兩(liang) 條:一看是否傳(chuan) 遞愛;二看是否告訴孩子真善美。

  為(wei) 孩子選書(shu) 要依靠有信度的榜單。新閱讀研究所作為(wei) 一個(ge) 公益性機構,匯聚一批專(zhuan) 家學者的力量,用近十年的時間研製了十個(ge) 係列的《中國人基礎閱讀書(shu) 目》,為(wei) 有購書(shu) 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權威性的參考。

  書(shu) 房是一個(ge) 家庭最好的風水。在選好書(shu) 的同時,家庭還要為(wei) 孩子準備好獨立的、安靜的閱讀空間。目前,有一種裝修新潮流:扔掉你的客廳!將客廳變成家庭公共學習(xi) 的空間——書(shu) 房。不管家居環境如何改造,關(guan) 鍵要善於(yu) 營造讓圖書(shu) 觸手可及的家庭閱讀環境。

  14周歲前是兒(er) 童閱讀的黃金期,特別需要成人的陪伴。有質量的親(qin) 子共讀,可以促進親(qin) 子關(guan) 係的改善,同時也能讓父母找到家庭教育的密碼,從(cong) 而實現孩子的精神和心靈的真正成長。

  在閱讀上,父母如果不心動、不行動,也許你的孩子就會(hui) 真的輸在起跑線上。有眼光的父母,要擠出時間陪孩子讀書(shu) ,騰出櫃子給孩子裝書(shu) ,養(yang) 成習(xi) 慣陪孩子堅持。

  兒(er) 童閱讀,從(cong) 浪漫到精確需要橋梁

  有家長問:從(cong) 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讀繪本,卻沒有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今孩子上二年級了,還讓我們(men) 讀書(shu) 給他聽,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到主動閱讀?

  我覺得兒(er) 童閱讀要經曆一個(ge) 從(cong) 浪漫到精確的過程,從(cong) 繪本閱讀到純文字閱讀需要一個(ge) 橋梁。

  首先,我們(men) 需要重新認識繪本的妙處。繪本是什麽(me) ?繪本是通過一連串的圖畫與(yu) 相對較少的文字(有時沒有文字),互相傳(chuan) 遞信息或講述故事的兒(er) 童書(shu) 。日本作家鬆居直認為(wei) ,繪本不應該是“文+圖”,而應該是“文×圖”。繪本誰都可以讀,因為(wei) 誰都看得懂圖;繪本永遠都讀不盡,因為(wei) 圖就是無窮盡的沙漏;優(you) 秀的繪本離哲學最近。

  之所以提倡在幼兒(er) 和小學中低年級階段的兒(er) 童閱讀要以繪本為(wei) 主,這是基於(yu) 兒(er) 童的思維方式決(jue) 定的。在0—2周歲,孩子是靠動作和感知來思維的,因此閱讀方式應以聽大人講故事為(wei) 主;2—7周歲,孩子是靠表象來進行思維的,閱讀方式應以與(yu) 大人一起共讀繪本為(wei) 主;7周歲以後,孩子具有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閱讀方式上可以從(cong) 繪本閱讀逐漸過渡到純文本閱讀。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兒(er) 童自發喜愛閱讀的最佳年齡,一般在7—12周歲;中國孩子的自主閱讀年齡要晚得多。

  有家長關(guan) 心什麽(me) 時候可以放手讓孩子自主閱讀。我覺得親(qin) 子共讀的進階,一般需要這樣幾個(ge) 階段:我講給你聽、我讀給你聽、我們(men) 一起讀、你讀給我聽、我們(men) 各自讀、你自己讀。

  當然,孩子從(cong) 讀繪本到獨自讀純文本的讀物,中間需要橋梁書(shu) 。何謂橋梁書(shu) ?從(cong) 圖畫書(shu) 過渡到文字書(shu) 的銜接童書(shu) ,從(cong) 親(qin) 子共讀過渡到能夠獨立閱讀的童書(shu) 。閱讀橋梁書(shu) ,孩子將學會(hui) 獨自閱讀,學會(hui) 享受閱讀,逐漸建立閱讀的自信和習(xi) 慣。

  目前市麵上有很多橋梁書(shu) ,如《黃色小水桶》《親(qin) 愛的小熊》《是誰在搖鈴》《青蛙和蟾蜍》《狐狸福斯和兔子哈斯》《不一樣的卡梅拉》《女巫溫妮》《小兔卡爾故事集》《不不園》《吸墨鬼係列》《萌萌鳥係列》……經由閱讀橋梁書(shu) ,幫助兒(er) 童探索自我,矯正性格,激發興(xing) 趣,最終抵達內(nei) 心的幸福。

  閱讀之法,貴在讀進去吐出來

  胡適先生說:“至於(yu) 讀書(shu) 方法我已經講了十多年,不過在目前我覺得讀書(shu) 全憑先養(yang) 成好讀書(shu) 的習(xi) 慣。”由此我們(men) 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與(yu) 其教方法,不如養(yang) 習(xi) 慣。沒有好的閱讀習(xi) 慣,再好的方法都是徒勞。

  如何讓孩子養(yang) 成愛閱讀的好習(xi) 慣?我認為(wei)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基本策略有四條:其一是成人示範,讓孩子看到成人閱讀給人帶來的幸福;其二是選好書(shu) 單,不要強迫孩子讀他不喜歡的書(shu) ,那樣興(xing) 趣會(hui) 消失殆盡;其三是關(guan) 注同伴們(men) 讀的書(shu) ,讓孩子讀同齡孩子感興(xing) 趣的書(shu) ,這樣他們(men) 就能找到交流話題,有共同的語言密碼;其四是建立儀(yi) 式感,比如,可以把書(shu) 作為(wei) 孩子的生日禮物,在孩子朗讀時全家聚精會(hui) 神聽,等等。

  作為(wei) 家長要不要教給孩子精讀一本書(shu) 的方法?我個(ge) 人覺得不要刻意教。如果家長自己對閱讀的策略不太了解,無須機械地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整本書(shu) 閱讀方法的習(xi) 得,學校是實施的主體(ti) ,專(zhuan) 業(ye) 的事情讓專(zhuan) 業(ye) 的人去做。

  如果家長了解閱讀策略,不妨在親(qin) 子共讀的過程中,采取追問、討論、辨析等方式,在不經意間讓孩子接受閱讀方法的訓練。若是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可以借助導賞手冊(ce) ,教給孩子預測、圖像化、找重點、聯結、提問、推測、轉化、監控等基本策略,為(wei) 孩子搭一架向上攀登的梯。

  有效的閱讀離不開輸出,前提是指導孩子做有營養(yang) 的閱讀。所謂有營養(yang) 的閱讀,不是翻翻書(shu) ,了解故事大概,而是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手不離筆,不斷圈點標注,留下閱讀的痕跡,把書(shu) 讀厚;同時要舍棄枝葉、抓住精髓,在讀完一本書(shu) 後,形成一個(ge) 閱讀思維導圖等,把書(shu) 讀薄。

  讓自己產(chan) 生“認識”“看法”“觀點”“見解”等,這是“讀薄”的最高境界。讀書(shu) 一般有三個(ge) 層次:第一層是讀了什麽(me) ,主要是信息提取式的閱讀;第二層是懂了什麽(me) ,主要是分析推理、整合詮釋式的閱讀;第三層是想了什麽(me) ,是反思評價(jia) 、創意表達式的閱讀。

  讀書(shu) 的輸出,一般有這樣幾種方式:“讀”書(shu) 。王小波先生說過:“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的,不是用來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書(shu) 。”古人常說,讀書(shu) 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看三遍不如讀一遍。看書(shu) 是消遣,讀書(shu) 是求學求知。

  “演”書(shu) 。就是將閱讀與(yu) 戲劇相連接,把書(shu) 籍演出來。戲劇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如經典對白、精彩片段吟誦、分角色表演等。

  “畫”書(shu) 。讓孩子畫名著插圖、畫美文場景、畫經典故事情節、畫思維導圖、設計創意書(shu) 簽、創作最喜歡的圖書(shu) 人物卡通形象等,將美術教育和讀書(shu) 活動融合在一起,滿足孩子閱讀之後的創作欲望。

  “說”書(shu) 。要檢驗學習(xi) 的成效和閱讀的效果,說出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自己閱讀的東(dong) 西清晰地說出來,才表明真正的理解。

  “寫(xie) ”書(shu) 。可以讓孩子設計閱讀小報,仿寫(xie) 續寫(xie) 名著名篇,編撰“我的成長書(shu) ”,製作孩子個(ge) 人作品文集等,實現以讀促寫(xie) ,以寫(xie) 促讀,讀寫(xie) 共生。

  “做”書(shu) 。開展“手指上的閱讀”,讓學生把讀過的經典作品中印象深刻的場景,用各種材料複製出來。如讀完《小王子》後,指導孩子用卡紙、皺紋紙、稻草、蛋殼、田螺、毛線、布條等,創造出心中的“小王子”的形象。

  “觀”書(shu) 。這裏的“觀”主要指電影閱讀。以經典電影為(wei) 媒介,將“直觀性”的觀影與(yu) “抽象性”的閱讀有機結合,融“讀、賞、寫(xie) 、畫、演”為(wei) 一體(ti) 的直抵孩子心靈的綜合性體(ti) 驗,引導孩子熱愛閱讀、關(guan) 注生活,進而引領孩子的精神成長。

  一張張書(shu) 頁就是一雙雙翅膀,通過閱讀,這些書(shu) 頁就會(hui) 活起來,帶著你的孩子成為(wei) 飛翔的小天使!(作者:林忠玲,係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推動讀書(shu) 十大人物)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