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西漢11座帝陵登上熱搜,有哪些?啥特點?

發布時間:2022-03-29 10:29: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今天,有關(guan) “西漢11座帝陵”的話題登上熱搜,其中提到,專(zhuan) 家表示,漢文帝霸陵的確認,糾正了鳳凰嘴為(wei) 漢文帝霸陵的千年誤會(hui) ,使西漢11座帝陵的名位全部確定,為(wei) 研究中國古代帝王陵墓製度提供了新資料。

  那麽(me) ,西漢11座帝陵都有哪些?

  陝西有11座西漢帝陵。其中包括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文帝霸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等皇帝陵墓。

  有說法稱,除霸陵、杜陵分布在漢長安城東(dong) 南的白鹿原、杜東(dong) 原上外,其餘(yu) 9座帝陵均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鹹陽原上。西漢帝陵考古工作在近半個(ge) 世紀內(nei)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漢高祖長陵:長陵是漢高祖劉邦和其皇後呂雉的合葬陵墓。遠遠望去,長陵矗立於(yu) 鹹陽原上,居高臨(lin) 下,威武壯觀。

  長陵亦稱“長山”、“長陵山”,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yu) 陝西省鹹陽市以東(dong) 約20公裏的窯店街道三義(yi) 村北。陵園內(nei) 外原來布滿建築,寢殿、便殿、陵廟等等。

  漢惠帝安陵:安陵形如覆鬥。“陵墓封土底部和頂部均為(wei) 長方形。”據悉,張皇後雖與(yu) 漢惠帝劉盈合葬於(yu) 安陵,但文獻中明確記載“不起墳。”

  漢文帝霸陵:霸陵為(wei) 漢文帝劉恒陵寢。此前,專(zhuan) 家確認江村大墓即為(wei) 漢文帝霸陵。這座之前被稱為(wei) “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於(yu) 陝西西安以東(dong) 白鹿原上的江村東(dong) 側(ce) ,本世紀初被發現。

  江村大墓平麵為(wei) “亞(ya) ”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yu) 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

  漢景帝陽陵: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與(yu) 王皇後“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占地麵積約20平方公裏。

  陵園四周城垣中央各修築門闕一座,為(wei) 土木結構,樓基和墩台均係夯築,墩台上麵建樓。因時代久遠,闕樓的模樣早已難尋,隻剩下夯土層、一些磚瓦等建築構件。

  漢武帝茂陵:茂陵是西漢第五代皇帝漢武帝劉徹的陵園。據文獻記載,在茂陵修築之初,就建置了茂陵邑,同時建有茂陵陵園,在陵園東(dong) 側(ce) 有眾(zhong) 多的陪葬墓。

  漢昭帝平陵:平陵是昭帝劉弗陵的陵寢,西距茂陵6公裏。遠望平陵,形如覆鬥。平陵現存有平陵邑遺址,有眾(zhong) 多的陪葬墓。

  漢宣帝杜陵:杜陵是漢宣帝劉詢的陵寢。劉詢字次卿,係武帝曾孫,因而劉詢也稱皇曾孫。漢昭帝死後,霍光等先擁立昌邑王劉賀為(wei) 帝,但劉賀荒淫無度,很快被廢。於(yu) 是又擁立劉詢為(wei) 帝,即漢宣帝。遠看杜陵,是鬱鬱蔥蔥的一座土山。其封土形如覆鬥。

  漢元帝渭陵:劉奭是宣帝之子,孝宣許皇後所生。公元前49年,劉奭即位,是為(wei) 漢元帝。據文獻記載,傅皇後“元壽元年崩,合葬渭陵。”

  漢成帝延陵:劉驁是元帝之子,即漢成帝。據介紹,西漢成帝劉驁即位不久始建渭城延陵,建造十年後一度停建,又於(yu) 渭河南岸新豐(feng) 戲鄉(xiang) 的新址建造昌陵,未成而罷,複作延陵。遠遠望去,其墳丘是一標準的覆鬥形。

  漢哀帝義(yi) 陵:劉欣係元帝庶孫,成帝去世後,劉欣即位,是為(wei) 漢哀帝。據文獻記載,哀帝死後,王莽令傅皇後“退就桂宮”,一月後被廢為(wei) 庶人,遂“就其園自殺”。有說法稱,傅皇後盡管下場很悲慘,但應是合葬於(yu) 義(yi) 陵的。

  漢平帝康陵:劉衎係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xing) 之子。哀帝去世,王莽迎立年僅(jin) 九歲的中山王劉衎為(wei) 帝,即漢平帝。漢平帝去世後葬於(yu) 康陵。

  此前,有文章指出,西漢帝陵的構成要素有陵園、封土(方上)、墓穴(方中)、門闕、寢園、陵廟、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等十餘(yu) 個(ge) 組成部分。

  據介紹,西漢是疆域遼闊、製度完備、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大一統王朝,對中華文明具有深遠影響;西漢帝陵代表著當時的最高祭祀禮製、喪(sang) 葬習(xi) 俗,投射著經濟生產(chan) 、政治組織、審美風尚等西漢社會(hui) 的方方麵麵。(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