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我國著力建設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係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題:未來五年我國著力建設優(you) 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ti) 係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到2022年,力爭(zheng) 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到2025年,建設130個(ge) 左右中醫特色重點醫院,製定並推廣20個(ge) 中醫治未病幹預方案……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高質量中醫藥服務體(ti) 係建設的係列“小目標”。
29日公布的這一規劃,統籌考慮醫療、教育、科研、產(chan) 業(ye) 、文化、國際合作等中醫藥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10個(ge) 方麵的主要任務,設置15項主要發展指標和11項工作專(zhuan) 欄。其中,建設優(you) 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位列10項主要任務之首。
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複中具有獨特優(you) 勢。自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以來,中醫藥改革發展成績顯著,但仍一定程度存在高質量供給不夠、發展特色不突出等問題。
記者從(cong)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發揮中醫藥整體(ti) 醫學和健康醫學優(you) 勢,著力推動建立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複於(yu) 一體(ti) 的中醫藥服務體(ti) 係。構建這一體(ti) 係,既要打造中醫藥“高地”,也要為(wei) 基層中醫藥服務“強筋健骨、固本培元”。
從(cong) 龍頭中醫醫院、骨幹中醫醫院,到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以及其他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規劃都分別作出具體(ti) 安排。例如,依托綜合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中醫醫院建設一批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等。
為(wei) 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規劃還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完成15%的社區衛生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內(nei) 涵建設,在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
建設好服務體(ti) 係,為(wei) 的是更好地提升服務能力。規劃專(zhuan) 門提出“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這一主要任務。
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和中醫藥康複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35個(ge) 左右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提升中醫藥應急服務能力;支持建設50個(ge) 左右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形成100個(ge) 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或專(zhuan) 家共識……規劃從(cong) 彰顯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特色優(you) 勢、提升中醫藥參與(yu) 新發突發傳(chuan) 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優(you) 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等5個(ge) 方麵提出具體(ti) 措施。
此外,為(wei) 了讓中醫藥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zhong) ,規劃主要發展指標的設定也著眼於(yu) 增加中醫藥服務供給、服務新時期人民群眾(zhong) 健康需求、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等方麵,體(ti) 現了新時期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要求。
例如,規劃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85張、每千人口中醫類別執業(ye) (助理)醫師數達到0.62人;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置康複(醫學)科的比例達到70%;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設置中醫臨(lin) 床科室的比例達到90%。
記者從(cong)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國家中醫藥局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編製形成了這一規劃。規劃提出未來五年中醫藥發展目標: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ti) 係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you) 勢得到充分發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