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色光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新——開啟精彩“視”界
剛剛過去的北京冬奧會(hui) 上,在被稱為(wei) “雪如意”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有一塊極具科技含量的“雪屏幕”,在“雪如意”下的雪地上投射出上千平方米美輪美奐的投影畫麵。
“雪屏幕”使用大規模複雜表麵全色激光投影顯示技術。這項技術開發團隊的領頭人正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合肥全色光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新。他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經鑽研了20多年,做科研、帶學生、開公司,他從(cong) 未停下腳步,北京冬奧會(hui) 後,許立新更加忙碌了,國內(nei) 許多廠商都來尋求合作。
破痛點 抑散斑
許立新在福建長大,那個(ge) 年代孩子們(men) 的文化娛樂(le) 生活並不豐(feng) 富,而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電影。每逢假期,他總是期盼著電影廠工作人員的到來。和家人、小夥(huo) 伴們(men) 圍坐在大屏幕前看黑白電影,是許立新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或許這是他與(yu) 激光顯示結緣的原因。
大學畢業(ye) 後,許立新成為(wei) 一名大學老師。為(wei) 了更好地提升自己,1998年,他從(cong) 千裏之外的家鄉(xiang) 福建來到安徽合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學習(xi) 深造。此後,他主要從(cong) 事光纖激光器、激光顯示研究與(yu) 開發工作。
“說起激光顯示,大家可能覺得陌生,其實博物館的投影幕牆、影院的激光廳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之景都與(yu) 激光顯示密切相關(guan) 。”看到許立新談論激光顯示時的激情和神往,就知道他是發自內(nei) 心地熱愛。
許立新介紹,由於(yu) 散斑問題的存在,使得激光顯示在清晰度上的優(you) 勢難以顯現。散斑現象普遍存在於(yu) 光學成像的過程中,由於(yu) 激光的高度相幹性,激光顯示還要透過投影鏡頭,散斑的現象就更加明顯。
找到了製約激光顯示的瓶頸,許立新開始帶領團隊艱苦攻關(guan) ,經過10多年深入研究,他們(men) 自主研發了獨特的散斑抑製技術。隨後,他們(men) 利用這項技術發明的“三基色全半導體(ti) 激光投影機”在合肥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初戰告捷的許立新沒有滿足,他又著手激光顯示理論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色彩一直是許立新的關(guan) 鍵詞。在傳(chuan) 統顏色理論的基礎上,發展適合於(yu) 三基色激光顯示的顏色理論。在此基礎上,他們(men) 又推出了多基色顏色管理理論,將激光顯示的大色域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人眼能看到的顏色中,我們(men) 能夠還原96%。”許立新說,新的理論讓激光顯示的廣色域優(you) 勢得到充分發揮。
做產(chan) 業(ye) 拓市場
既解決(jue) 了散斑困擾,又創新了顯示理論,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許立新於(yu) 2018年1月創辦了合肥全色光顯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將激光顯示技術產(chan) 業(ye) 化。當時,合肥市高新區以基金形式給公司投資3000萬(wan) 元。
“辦企業(ye) 和做科研是兩(liang) 件不同的事。成立了公司,就要在市場上找飯吃。”經過市場調研,許立新和團隊瞄準的是電影放映機市場。
說起當時的情景,許立新仍記憶猶新,坦言打開市場的過程非常不容易。“當時合肥有家影院重新裝修,需要更換設備。我們(men) 找上門,對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同意試用下,以前我們(men) 也沒有造過激光放映機,為(wei) 此我們(men) 特地從(cong) 市場上買(mai) 了一台設備,拆開了解相關(guan) 部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新的激光放映機。新設備投入使用後,合作影院發現效果比原來的設備好,不僅(jin) 清晰,而且色彩更豔麗(li) ,維護保養(yang) 成本也低。隨後公司開始慢慢有了訂單。”
2019年,全色光顯研發的“全色激光電影放映機”已經進駐湖北銀興(xing) 院線、安徽電影集團。年底的時候,一家國內(nei) 知名院線也已經和公司談妥合作。“樣機都安裝好了,可以說是萬(wan) 事俱備,公司囤了價(jia) 值上千萬(wan) 元的原材料,準備大幹一場。”許立新說。
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業(ye) 務探索期難免會(hui) 遇到困難。
就在這個(ge) 時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luan) 了許立新的腳步。從(cong) 2020年1月至5月,全色光顯在整個(ge) 電影放映市場毫無斬獲。“一邊沒有進項,而另一邊人員工資、公司周轉需要大量費用。”許立新有些焦慮。
“非常被動,那是整個(ge) 2020年最困難的時期。”許立新回憶,企業(ye) 遇到困難後,合肥高新區和所入駐的中國聲穀在研發投入、推廣應用等方麵都給予了強勁支持。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雞蛋不能放在一個(ge) 籃子裏,我們(men) 也在努力開拓電影放映機和戶外展示以外的市場,比如激光照明。”許立新告訴記者,激光照明亮度高、能耗低、照射距離遠,將來在汽車大燈上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在家用方麵,許立新和他帶領的全色光顯也有動作。今年全色光顯已在福建省泉州市投建家用激光顯示設備生產(chan) 基地。“危中有機。如果沒有疫情的倒逼,我們(men) 可能不會(hui) 快速地形成這麽(me) 多產(chan) 品線,公司抗風險能力也沒有現在這麽(me) 強。”
從(cong) 大學老師到創業(ye) 新軍(jun) ,從(cong) 研發技術的科學家到企業(ye) 的管理者,許立新在努力適應這種身份的轉變,“技術上我們(men) 做到了領先,但如何開發出客戶需要的產(chan) 品,進一步開拓市場,是我們(men) 需要學習(xi) 的內(nei) 容”。
技為(wei) 本 重創新
與(yu) 在市場上取得的成果相比,更讓許立新感到自豪的是公司技術上的優(you) 勢以及科研團隊。
“我們(men) 的優(you) 勢在於(yu) 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許立新說,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擔任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團隊長期從(cong) 事激光顯示的關(guan) 鍵技術研究,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相關(guan) 論文80多篇,獲授權發明專(zhuan) 利60多項。
“現在我帶的博士、碩士有十幾個(ge) ,都是對這個(ge) 行業(ye) 著迷的人。”許立新對此很自豪,“我的一個(ge) 學生,開發的軟件能夠把平麵顯示信號直接轉化為(wei) 3D顯示信號。不少畢業(ye) 的學生已經成為(wei) 激光顯示領域的專(zhuan) 家。”
技術是本,應用是枝。“技術能夠頂天立地,應用就能四麵開花。激光大屏顯示也好,激光照明也罷,都是源於(yu) 技術上的自主創新。”對這點,許立新深信不疑。
對於(yu) 未來,許立新充滿了信心與(yu) 憧憬。“下一步我們(men) 還要繼續深入研究,比如激光全息投影等,與(yu) 產(chan) 業(ye) 化應用實現良性結合、有機循環。”因為(wei) 熱愛,所以堅持,許立新和他的團隊將在科研和創業(ye) 的路上不斷前行。(經濟日報記者 梁 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