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家談 | 新發展階段如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作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黃恒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也步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行列。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全麵小康》白皮書(shu) ,中國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cong) 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全球最大,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政策重點,也關(guan) 乎實現共同富裕的曆史任務。2020年,中國已如期實現了“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形成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曆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紮實促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需要在新的曆史發展時期進行新的規劃和努力。
第一,培育創造財富、增加收入的思想和能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實質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其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因此必須培育創造財富、增加收入的思想和能力。在思想上,最根本的是要解放思想,使勞動者真正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敢於(yu) 創新創業(ye) ,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真正激活全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消滅相對貧困的過程中,必須通過開啟民智,增強對群眾(zhong) 的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其自主發展能力。在能力上,需要政府增加教育和培訓投入,對於(yu) 低收入者要為(wei) 其改善技能、增強知識創造條件,要提高技術工作者的工資待遇;從(cong) 長遠看來,更要全麵提高教育質量,使所學用於(yu) 改造社會(hui) 的實踐。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的潛在對象包括高校畢業(ye) 生、技術工人、中小企業(ye) 主和個(ge) 體(ti) 工商戶、進城農(nong) 民工,必須針對這些人群精準施策,推動更多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行列。
第二,營造尊重財富、鼓勵創造財富的環境。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關(guan) 鍵在於(yu) 市場,必須健全市場機製、改善市場環境,創造更利於(yu) 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條件,保障市場主體(ti) 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ce) 市場主體(ti) 1.54億(yi) 戶,較2020年底增長11.1%。其中,企業(ye) 4842.3萬(wan) 戶,增長11.8%;個(ge) 體(ti) 工商戶1.03億(yi) 戶,增長11.1%。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離不開市場主體(ti) ,在當前經濟下行的環境下,更需要市場主體(ti) 來增強市場活力、穩定就業(ye) 形勢。因此,要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要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zheng) ,保障公平競爭(zheng) ;要鼓勵創造財富,鼓勵創業(ye) 創新。目前我國已經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ti) 登記管理條例》,於(yu)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這為(wei) 激發市場主體(ti) 的積極性、提高市場主體(ti) 的規範性提供了法律依據,也體(ti) 現了政府為(wei) 改善市場環境所做的政策努力。必須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政務服務,提供科學的、合理的、適度的市場監管,減輕市場主體(ti) 的稅費負擔,真正做到便企惠民。總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需要市場和政府的協同努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和諧的政府與(yu) 市場關(guan) 係,為(wei) 提高居民收入創造有利環境。
第三,完善“提低、擴中、調高”的綜合分配格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必須在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個(ge) 方麵協同並進,采取綜合性、全局性、整體(ti) 性的分配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在提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時指出,要“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範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城鄉(xiang) 、區域、行業(ye)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這一思路指出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必要舉(ju) 措,也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必要途徑。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實現共同富裕的難點在於(yu) 使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此在今後的改革中,首先必須繼續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同步,在高質量發展中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其次要全方位增加各種類型的居民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chan) 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此外還要協調市場力量主導的初次分配和政府力量主導的再分配,積極發展由社會(hui) 力量主導的三次分配,從(cong) 而做到既對低收入兜底,又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貫徹“提低、擴中、調高”的綜合理念,最終建立完備的收入分配格局,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總之,要在黨(dang) 和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尊重市場規律,維護市場競爭(zheng) ,保障市場秩序,健全市場機製,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