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堅持“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
繼續堅持“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
醫療機構應設立應急區域,解決(jue) 未出核酸結果前重危患者救治問題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當前,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社區傳(chuan) 播仍未阻斷,疫情仍在高位運行,防控形勢嚴(yan) 峻複雜。對此,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4月6日舉(ju) 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上表示,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快字當頭,加緊推進重點地區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
上海和吉林疫情仍處於(yu) 發展狀態
數據顯示,3月1日至4月5日,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個(ge) 省份。
“總體(ti) 呈現流行範圍廣,規模性疫情與(yu) 散發疫情交織,外溢病例及續發疫情多發等特點。”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表示,3月中旬以來,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此前疫情較為(wei) 嚴(yan) 重的廣東(dong) 、山東(dong) 、河北等地均呈現向好態勢,但上海和吉林疫情仍處於(yu) 發展狀態。
雷正龍介紹,上海市疫情處於(yu) 高峰期,累計報告感染者超過90000例,發生較多的社區傳(chuan) 播,並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勢非常嚴(yan) 峻。吉林省累計報告感染者超過60000例,長春市疫情持續進展,仍處於(yu) 高位;吉林市主城區疫情波動下降。
據米鋒介紹,國家衛健委已從(cong) 全國15個(ge) 省份調派醫務人員3.8萬(wan) 餘(yu) 人和每日238萬(wan) 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持上海,開展核酸檢測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幫助提升醫療救治與(yu) 核酸檢測能力,並將根據需要繼續調派支援力量。
“各地要加強隔離點和方艙醫院儲(chu) 備,提升規模性疫情處置能力。要千方百計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就醫需求。”米鋒表示,要繼續做好個(ge) 人防護,減少不必要的聚集,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特別是加快推進老年人接種。
要解決(jue) 公眾(zhong) 正常的診療需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疫情防控和基本的醫療救治兩(liang) 方麵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要解決(jue) 公眾(zhong) 正常的診療需求,尤其是重危患者的救治。封控區、管控區的群眾(zhong) 看病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並且采取一係列手段保證這些病患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強調。
據王貴強介紹,聯防聯控機製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提出了相應要求,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醫院病房以及婦產(chan) 科要有相應的應急區域或者緩衝(chong) 病區,以解決(jue) 核酸檢測未出結果前重危患者的救治問題。各地要統計孕產(chan) 婦、透析人群、放化療人群的基本數量,建立台賬,使這些病人得到有效跟蹤隨訪,需要時能得到及時救治。對長期用藥慢性病患者要安排就近的醫療機構給予相應藥物處方,建議結合病情可以將處方延長到12周,並提供上門送藥服務。對於(yu) 封控區、管控區的群眾(zhong) 用藥問題要有健康谘詢、心理谘詢,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優(you) 勢,解決(jue) 百姓的日常看病需求。
方艙醫院要安排醫務人員和必要的診療設備
3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了《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範》,明確要求了方艙醫院收治的標準。
“我們(men) 強調,主要收治有生活自理能力的60歲以下無急性發作的基礎病和精神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王貴強介紹,無症狀感染者包括潛伏期感染者,可能出現症狀甚至病情進展;輕型病例個(ge) 別可能出現疾病進展,尤其是年齡大、有基礎病,以及未接種或未全程接種疫苗人群。因此,在方艙醫院裏要安排醫務人員和必要的診療設備,包括搶救設備、基本用藥等。
在診療方麵,據王貴強介紹,對方艙醫院的要求有:一是對有重症高風險的輕型病例,建議使用一些藥物治療,尤其是抗病毒治療;一般的輕症病人可以用一般的對症支持治療,包括中藥。二是密切監測所有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要高度關(guan) 注有基礎病、年齡偏大的重症高風險人群,如果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並聯係120車輛盡快轉到定點醫院診療。
雷正龍表示,近期多地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這證明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采取隔離、管控、封控、篩查等為(wei) 核心的措施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是科學必要的。
奧密克戎毒株危害性仍高於(yu) 流感
奧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到底大不大?“從(cong) 整體(ti) 來看,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比較高。”王貴強介紹,首先因為(wei) 奧密克戎毒株毒力相對有所下降,以上呼吸道感染為(wei) 主,下呼吸道感染比較少,肺炎發生率比較低;其次,數據顯示疫苗接種人群的重症比例明顯較低;此外,因為(wei) 通過核酸篩查發現了還處在潛伏期的病人,所以無症狀感染者比例相對較高;另外,年輕人、青壯年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後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比較高。
“奧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是相對既往毒株而言,目前看它的危害性仍然高於(yu) 流感,尤其對未接種疫苗或沒有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王貴強表示。他援引香港數據指出,目前有110多萬(wan) 感染者,死亡8000多例,病死率是0.7%,病死率遠高於(yu) 流感病死率。另外,香港疫情數據顯示,疫苗接種與(yu) 否和病死率關(guan) 係密切,沒有接種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種一針的病死率0.96%,接種兩(liang) 針的病死率是0.14%,接種三針的病死率0.03%。從(cong) 這個(ge) 數據來看,接種三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後的病死率。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表示,今年1至3月,我國累計報告病例十餘(yu) 萬(wan) 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與(yu) 國外相比,我國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項措施預防或減少死亡——早發現疫情,把疫情控製在最小範圍;對所有感染者進行管理,以便能夠及時發現輕症轉成重症的病例,並為(wei) 其及時提供醫療服務;對於(yu) 重症病例,特別是危重病例,采用恢複期血漿或特效中和抗體(ti) 治療,有效減少了可能出現的死亡;廣泛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在對過去兩(liang) 年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RNA這類病毒的認識,我們(men) 一直認為(wei) ,新冠病毒變異是持續發生的常見事件。所以,對於(yu) 出現新的變異毒株是有準備的。”吳尊友表示,我國還密切關(guan) 注診斷試劑能否繼續適用新的變異毒株的實驗室診斷,現有的疫苗能否預防新變異毒株的感染、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麵的效果等。這些新的認識,對於(yu) 是否更新診斷試劑、疫苗等決(jue) 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