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古運河三灣段:昔日“雜亂地”蝶變美麗公園
編者按:
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揚州4月7日電 題:江蘇揚州古運河三灣段:昔日“雜亂(luan) 地”蝶變美麗(li) 公園
中新網記者 崔佳明
眼下,揚州最美的季節已悄然而至,在古運河畔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內(nei) ,當地民眾(zhong) 正享受著“草長鶯飛、楊柳拂堤”的春日時光。誰也不會(hui) 想到,過去這裏是一片雜亂(luan) 不堪的城中村。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位於(yu) 揚州古運河三灣段,總占地麵積3300畝(mu) ,其中核心區占地麵積約1520畝(mu) 。“明代萬(wan) 曆二十五年,為(wei) 解決(jue) 漕運交通的問題,按照‘三灣抵一壩’的思路,原有的100多米長河道改彎後變成了1.7公裏,形成運河三灣。”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講解員講述三灣的曆史蝶變。
時光流轉,運河的漕運功能逐漸退化。古運河三灣段在工業(ye) 化浪潮下,曾經是揚州市南部的工業(ye) 區,那時候運河兩(liang) 岸聚集著農(nong) 藥廠、皮革廠、水泥廠等80多家企業(ye) ,運河水質和空氣質量不斷惡化,生態環境遭到嚴(yan) 重破壞。在附近居民的印象裏,這裏曾是揚州城南出了名的髒亂(luan) 差城中村。“原先這裏地勢偏僻,沿著古運河邊有一條土路,不少車輛便將垃圾傾(qing) 倒在沿路,這裏便成為(wei) 垃圾地。”
從(cong) 2014年開始,揚州市按照生態修複、城市修補的理念,對古運河三灣段開展了河道疏浚、駁岸改造等工程。經過三年多的治理,2017年9月,運河三灣全新亮相,昔日臭氣熏天“雜亂(luan) 地”搖身一變,成為(wei) 風景秀麗(li) 的生態文化公園,並對市民、遊客免費開放。2018年12月,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被評為(wei)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經過生態修複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宛如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鑲嵌於(yu) 運河之上,已經成為(wei) 揚州的網紅打卡地。
漫步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堆山疊石、亭台軒榭、步道連廊、抱柱楹聯的精心點綴,再現了“青山隱隱水迢迢”的古典園林韻味。園內(nei) 的蘆葦蕩、杉樹林、親(qin) 水道,構成展開在碧水藍天之間的一幅詩意畫卷,讓人感受到“人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景中”的愜意。
放眼望去,一座像剪紙拉花一樣的紅色景觀橋橫跨在古運河之上。這是一座跨古運河景觀橋——剪影橋,汲取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揚州的剪紙藝術和漆器工藝,別出心裁地采用現代材質和工藝,將非遺之美表達出來。
千年運河槳聲燈影,為(wei) 揚州留下了極其豐(feng) 厚的文化遺產(chan) 。運河文化,傳(chuan) 奇故事,從(cong) 古至今,從(cong) 未斷絕。從(cong) 剪影橋步行而下,即可抵達一座運河新地標——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從(cong) 空中俯瞰,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整體(ti) 采用巨型船隻造型,融入風帆元素,“駐紮”在揚州三灣古運河畔。這是國內(nei) 首座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社會(hui) 教育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化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建築麵積8萬(wan) 平方米,館藏1萬(wan) 多件套展品,涵蓋古籍文獻、書(shu) 畫、碑刻、陶瓷器、金屬器等,活態展陳著千年運河的“前世今生”。自去年6月正式開館以來,累計接待市民遊客60餘(yu) 萬(wan) 人次。
走進這座新唐風的博物館,如同翻閱“百科全書(shu) ”,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dong) 運河的過往與(yu) 當下,都盡收眼底。與(yu) 展品堆砌的傳(chuan) 統博物館不同,該館注重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活態傳(chuan) 承,用科技讓文物“開口說話”,讓古老運河宛若“新”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