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資本市場減費讓利助企紓困

發布時間:2022-04-08 10:07: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均發布通知,減免2022年上市公司的一些特定的相關(guan) 費用。同時,包括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內(nei) 的多家期貨交易所也推出免收交割手續費等措施,用“真金白銀”的減費讓利支持市場主體(ti) 應對疫情,加快恢複發展。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國際局勢變化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我國上市公司經營產(chan) 生了較大壓力。證監係統單位相繼發布相關(guan) 措施,切實降低上市公司的費用負擔,可以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障市場平穩運行。費用減免雖然金額有限,但是切實體(ti) 現了對實體(ti) 經濟的嗬護,以及與(yu) 企業(ye) 共克時艱的態度和決(jue) 心。

  3月30日,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在前期已免收注冊(ce) 地在上海市、內(nei) 蒙古自治區、山東(dong) 省、吉林省和深圳市的新三板掛牌公司2022年掛牌初費和掛牌年費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年費的基礎上,北交所進一步免收全部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年費。同時結合市場實際製定優(you) 化自律監管服務的係列舉(ju) 措,增強監管彈性、提升服務溫度,全力支持市場各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新三板、北交所市場平穩運行。

  業(ye) 內(nei) 人士估計,此次北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預計減免費用將超6000萬(wan) 元,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ye) 資金壓力,減少企業(ye) 因疫情衝(chong) 擊帶來的影響。

  此前,滬深交易所也相繼發布了關(guan) 於(yu) 免收2022年度相關(guan) 費用的通知。3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通知,上海證券交易所及下屬子公司決(jue) 定免收2022年度相關(guan) 費用,其中包括免收滬市存量及增量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初費和上市年費。3月18日,深交所發布通知,免收深市上市公司2022年度上市初費、上市年費和股東(dong) 大會(hui) 網絡投票服務費,以實際行動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要求,今年以來,深交所已免收陝西省、河南省和天津市三地上市公司2022年度相關(guan) 費用。

  在期貨市場,上海期貨交易所宣布,自2022年1月8日起至2023年1月8日止:銅、鋁、鋅、鉛、鎳、錫、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不鏽鋼、黃金、白銀、天然橡膠、紙漿、燃料油、石油瀝青期貨交割手續費標準暫調整為(wei) 0(含期貨轉現貨和標準倉(cang) 單轉讓等通過交易所結算並按交割標準收取手續費的業(ye) 務)。自2022年1月1日起,期貨燃料油的倉(cang) 儲(chu) 費標準暫調整為(wei) 人民幣1.4元/噸·天,由指定交割油庫向貨主或其委托代理人收取。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宣布,自2022年1月8日起至2023年1月8日止:原油、低硫燃料油、20號膠和國際銅期貨交割手續費標準暫調整為(wei) 0(含期貨轉現貨和標準倉(cang) 單轉讓等通過能源中心結算並按交割標準收取手續費的業(ye) 務)。自2022年1月1日起,期貨原油的倉(cang) 儲(chu) 費標準暫調整為(wei) 人民幣0.2元/桶·天,期貨低硫燃料油的倉(cang) 儲(chu) 費標準暫調整為(wei) 人民幣1.4元/噸·天,由指定交割油庫向貨主或其委托代理人收取。數據表明,燃料油倉(cang) 儲(chu) 費標準從(cong) 2.0元/噸·天調降至1.4元/噸·天、降幅30%。原油倉(cang) 儲(chu) 費從(cong) 0.3元/桶·天調降至0.2元/桶·天、降幅33%,低硫燃料油倉(cang) 儲(chu) 費標準從(cong) 2.0元/噸·天調降至1.4元/噸·天、降幅30%。

  鄭州商品交易所宣布免收2022年全年全部期貨品種套保開倉(cang) 、交割、倉(cang) 單轉讓(含期轉現中倉(cang) 單轉讓)及標準倉(cang) 單作為(wei) 保證金手續費。

  大連商品交易所去年已實施免收交割手續費、標準倉(cang) 單期轉現手續費和標準倉(cang) 單作為(wei) 保證金手續費的措施。今年以來,又進一步免收標準倉(cang) 單轉讓貨款收付手續費,同時將標準倉(cang) 單期轉現手續費免收業(ye) 務範疇進一步擴大至全口徑的期轉現業(ye) 務,市場受惠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期貨交易所的降費措施實施後,實體(ti) 企業(ye) 參與(yu) 期貨品種的交易成本、交割成本和保證金資金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有利於(yu) 提升實體(ti) 企業(ye) 利用期貨市場開展風險管理的效率,對疫情時期推動構建高質量市場生態具有重要意義(yi) ,充分展現了期貨市場積極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根本宗旨。(經濟日報記者馬春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