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遊市場:短期波動長期向好
人民日報北京電(呂萱)4月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旅遊經濟形勢與(yu) 上半年展望。受新一輪疫情的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彈性出遊需求呈進一步收縮態勢,旅遊經濟呈“穩開緩升低收”的格局。預計第一季度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9.73億(yi) 人次、國內(nei) 旅遊收入6400億(yi) 元,與(yu) 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分別減少5%和13%,按可比口徑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80%和47%。
目前,短途遊、城市周邊遊和本地休閑帶動了旅遊目的地的消費活躍度上升。探親(qin) 訪友、都市休閑、鄉(xiang) 村度假、冰雪休閑、避暑旅遊、研學旅行、自駕出行成為(wei) 市場主流。城市周邊的郊野公園、文化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水利公園、主題樂(le) 園和度假區、冰雪世界、鄉(xiang) 村民宿等旅遊空間,成為(wei) 家庭遊和親(qin) 子遊的樂(le) 享地。參觀曆史文化街區、博物館、美術館的遊客比重進一步上升。自駕遊、家庭出遊、小團定製、“研學+非遺”等帶動了細分市場消費升級。
為(wei) 吸引更多客流和消費,旅遊綜合體(ti) 、度假型項目等也在不斷破圈和重構邊界,通過影視+、研學+、體(ti) 育+、商業(ye) +、會(hui) 展+以及“+旅遊”等多種類型的跨界元素融入,以適應消費升級和一站式休閑度假的需求。除了傳(chuan) 統的山水林草和曆史文化景區,奧運場館、工業(ye) 遺存、商業(ye) 綜合體(ti) 和郊野公園以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國土空間,都可以通過旅遊開發吸引客流,從(cong) 而達到增加消費熱度和資產(chan) 增值的目的。
未來3個(ge) 月,國內(nei) 旅遊市場在短期和局部可能有波動,但是長期複蘇向好的趨勢不可逆轉。預計2022上半年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為(wei) 19.08億(yi) 人次,國內(nei) 旅遊收入為(wei) 1.71萬(wan) 億(yi) 元,分別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62%和61%。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