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踏上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國有企業(ye) 要在做強做優(you) 做大中更好履行責任、擔當大任
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指出:“支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踏上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國有企業(ye) 要在做強做優(you) 做大中更好履行責任、擔當大任。
把牢黨(dang) 的領導“定盤星”。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ye) 的光榮傳(chuan) 統,是國有企業(ye) 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ye) 的獨特優(you) 勢。中國鐵建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的曆史。確保國有企業(ye) 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就要堅持黨(dang) 對國有企業(ye) 的領導不動搖,深刻領會(hui) “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保證黨(dang) 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ye) 貫徹執行,確保企業(ye) 發展到哪裏、黨(dang) 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裏、黨(dang) 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就體(ti) 現在哪裏,為(wei) 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企業(ye) 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築穩經濟發展“壓艙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ye)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中國鐵建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保持定力、主動作為(wei) ,既在生產(chan) 經營、安全質量、運營管理等方麵固“穩”,又在市場開拓、提質增效、改革創新等方麵促“進”。同時,我們(men) 堅持協同發展,加快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係統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當好改革攻堅“排頭兵”。堅持黨(dang) 對國有企業(ye) 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是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中國鐵建把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作為(wei) 重大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拔硬釘子、啃硬骨頭。堅持“集約化發展、專(zhuan) 業(ye) 化運營、精益化管理”原則,有序推動內(nei) 部重組整合,確保國有資產(chan) 保值增值;深入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創建示範行動和價(jia) 值創造行動……事實證明,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就要以管理的不斷深化帶動企業(ye) 治理能力的持續提升,著力創新體(ti) 製機製,加快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發揮國有企業(ye) 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企業(ye) 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製勝之道在於(yu) 創新。近年來,中國鐵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戰略支撐,主動融入國家基礎研究創新體(ti) 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突出行業(ye) 關(guan) 鍵技術、共性技術、前沿技術攻關(guan) ,集中力量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我們(men) 圍繞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聚焦主業(ye) 、做強實業(ye) 、做精專(zhuan) 業(ye) ,培育更多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實現核心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的自立自強;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做實做強各類科技創新平台,著力打造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yang) 基地,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國有企業(ye) 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堅定不移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企業(ye) ,我們(men) 就一定能譜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創造新輝煌。
(作者為(wei) 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