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切實加強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鍾聲)

發布時間:2022-04-12 09:4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廣大締約國應以《禁止生物武器公約》開放簽署50周年為(wei) 契機,重申對維護和加強《公約》的政治承諾,並本著團結合作的精神采取實際行動,將《公約》要求落到實處

  4月10日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開放簽署50周年紀念日。《公約》是曆史上第一個(ge) 全麵禁止一整類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的多邊條約,同時也賦予締約國和平利用生物科技的合法權利。半個(ge) 世紀來,《公約》締約國已增至183個(ge) ,安全和發展兩(liang) 大支柱更加牢固。研發、生產(chan) 和使用生物武器已成為(wei) 法律、政治和道德上的絕對紅線。

  生物領域的探索研究日新月異,極大促進了經濟、社會(hui) 和衛生等領域發展,給人類帶來諸多紅利。《公約》作為(wei) 生物安全領域國際法的基石,為(wei) 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生物安全威脅和風險並未根除。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湧現,客觀上帶來了新的生物安全風險。生物恐怖主義(yi) 的現實威脅更加突出。由於(yu) 美國一個(ge) 國家的反對,《公約》核查機製始終未能建立,確保普遍遵約無從(cong) 談起。發展中國家享受生物科技發展紅利受到歧視性限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衛生鴻溝”“免疫鴻溝”更加突出。

  《公約》的初心是為(wei) 了全人類徹底排除使用生物武器。今年將舉(ju) 行五年一度的《公約》審議大會(hui) ,廣大締約國應以此為(wei) 契機,全麵回顧總結50年來的成就和挑戰,重申對維護和加強《公約》的政治承諾,並本著團結合作的精神采取實際行動,將《公約》要求落到實處。

  “以多邊核查確保遵約”是國際共識,生物安全領域不應成為(wei) 例外,更不能因為(wei) 一個(ge) 國家的反對而止步不前。審議大會(hui) 應作出明確的決(jue) 定,重新啟動停滯20餘(yu) 年的核查機製多邊談判。不管對核查手段、核查範圍等具體(ti) 問題有多少分歧,都不能成為(wei) 拒絕談判的借口。重啟談判本身就是建立互信的重要渠道,也是檢驗一國是否真心維護《公約》的試金石。

  和平利用生物科技的權利不容侵蝕。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為(wei) 此疾呼了幾十年,疫情當前,這個(ge) 問題更為(wei) 緊迫。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抗疫物資和藥物、疫苗研發等技術時屢屢受阻,根子就在於(yu) 少數國家以防擴散為(wei) 由,實施壟斷性、歧視性的管製。中國於(yu) 2016年在《公約》框架下倡議建立“生物防擴散出口管製與(yu) 國際合作機製”,2021年進一步提出並推動聯大通過“在國際安全領域促進和平利用國際合作”決(jue) 議,倡導公正、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為(wei) 維護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提供了新的解決(jue) 方案。

  踐行負責任的生物科研理念,是新形勢下釋放生物科技發展潛力、防止生物科技被誤用濫用的重要保障。在各國政府、科學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wei) 準則天津指南》(以下簡稱《天津指南》)於(yu) 2021年7月達成。這是國際社會(hui) 推廣負責任生物科研的最新成果,它始於(yu) 中國倡議,屬於(yu) 全世界。中國歡迎所有利益攸關(guan) 方自願采納《天津指南》,共同促進生物科技向著更健康、安全的方向蓬勃發展。

  自加入《公約》以來,中國一貫嚴(yan) 格履行各項義(yi) 務,致力於(yu) 推動強化《公約》機製、促進國際合作。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為(wei) 中國履行《公約》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法律和機製保障。

  生物安全無國界。中國期待通過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公約》的普遍性、權威性和有效性不斷得到加強,為(wei) 實現普遍安全、共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