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腳丈量“無窮之路”(暖聞熱評)
【人物】陳貝兒(er)
【故事】陳貝兒(er) ,香港媒體(ti) 人。2021年,陳貝兒(er) 和拍攝團隊赴貴州、四川、雲(yun) 南、廣西、寧夏、海南等6省區實地拍攝采訪,製作了脫貧攻堅主題紀錄片《無窮之路》。在曆時3個(ge) 月的拍攝中,他們(men) 造訪多個(ge) 曾經處於(yu) 深度貧困的地區,“沉浸式”體(ti) 驗當地居民生活,真實呈現扶貧工作為(wei) 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前不久,陳貝兒(er) 入選“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點評】
“無窮之路”的起點,始於(yu) 陳貝兒(er) 對真實的探求與(yu) 追尋。麵對一些西方媒體(ti) 對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的質疑,她覺得“作為(wei) 一個(ge) 媒體(ti) 人,必須親(qin) 身去看、去聽”,用事實讓對方心服口服。就這樣,陳貝兒(er) 一行5人踏上了艱辛的求索和見證之路。
登上2556級鋼梯,奔赴峭壁上的懸崖村;借助一根溜索,跨越洶湧奔騰的怒江;穿越蔥鬱茂密的叢(cong) 林,來到偏遠的村莊……克服一個(ge) 又一個(ge) 困難,隻為(wei) 最直接地體(ti) 會(hui) 脫貧攻堅給當地居民帶來的變化。在前往高原拍攝的路上,陳貝兒(er) 因為(wei) 強烈的高原反應住進醫院,在病床上她流著淚責怪自己“不夠堅強”,但沒過多久依然選擇向更高海拔的四川理塘進發。不懼艱險、親(qin) 身體(ti) 驗,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拉近人與(yu) 人之間的距離,也正因如此,陳貝兒(er) 的采訪總能戳中受訪者的心,將脫貧地區最真實的變化呈現給觀眾(zhong) 。
雙腳沾滿泥土,鏡頭記錄感動。在接受采訪時,陳貝兒(er) 表示自己才是被感動的那個(ge) 人。“索道醫生”鄧前堆,幾十年間冒著生命危險來往於(yu) 索道兩(liang) 岸村寨,隻因堅守對村民的承諾;為(wei) 動員村民參與(yu) 種植咖啡並保障村民利益,葉萍承諾如果咖啡豆賣不出去就自費收走,最終帶領整村村民增收致富;《山海情》中馬得福的原型人物謝興(xing) 昌,見證並參與(yu) 了“幹沙灘”變“金沙灘”的山鄉(xiang) 巨變……陳貝兒(er) 一行人的足跡,串聯起一個(ge) 個(ge) 飽含真情、直抵人心的故事。一段段刨除窮根、追夢圓夢的動人實踐,為(wei) 消除絕對貧困的人間奇跡寫(xie) 下生動注腳。
陳貝兒(er) 的鏡頭,為(wei) 香港同胞打開了一扇了解祖國內(nei) 地繁榮發展的窗口,也為(wei) 包括港人在內(nei) 的更多觀眾(zhong) 近距離觀察脫貧攻堅提供了清晰視角。全麵的了解認知、深刻的情感共鳴,拉近了內(nei) 地和香港同胞的心靈距離,為(wei)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注入了更強信心和動力。
“無窮之路”,既是“沒有貧窮的道路”,也是“沒有盡頭的道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通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陳貝兒(er) 采訪過的人們(men) 又都鉚足了一股勁。人們(men) 邁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步伐永不停歇,在這條共同的“無窮之路”上,讓我們(men) 一起努力,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