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人生閃閃發光(中國道路中國夢·追夢這十年①)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ge) 中華兒(er) 女的夢。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為(wei) 無數人搭建了更廣闊的舞台,提供了更充分的機會(hui) 。本版即日起推出係列文章,聚焦普通人十年裏的築夢、追夢、圓夢故事,和讀者一起攜手向更美好的未來進發。
——編 者
從(cong) 湖北襄陽農(nong) 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很多人說我的人生很勵誌,可我深知,不平凡之路都是用平凡的雙腳一步步走出來的。
中專(zhuan) 畢業(ye) 那年,我選擇了進城務工。先是在蘇州的工廠做機床工人,後來跟著朋友來到上海應聘郵件轉運員。剛開始,我以為(wei) 這是簡單輕鬆的活兒(er) ,理理郵件、送送信件。沒想到扛的郵件大包比在老家扛的麥子還重,一個(ge) 包裹50公斤,一個(ge) 人一天要搬近百袋。有工友沒幹幾個(ge) 月就走了,我卻咬牙堅持,隻因有個(ge) 落腳城市的夢想。
想留下,就得有一技之長;想長本事,就得學。怎麽(me) 堆碼不會(hui) 倒,怎麽(me) 放不會(hui) 把郵件震出“內(nei) 傷(shang) ”,老師傅教,我跟著學,下了班還細琢磨、反複練。後來,別人幹一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活,我20分鍾就能做完。熟記兩(liang) 千多個(ge) 地名,一提筆就能畫出全國鐵路幹線圖,紮實的基本功讓我獲得上海郵政“業(ye) 務技能練兵”大賽第一名,也讓我得以在2012年轉到接發員崗位。
做好接發員,僅(jin) 靠業(ye) 務技能還不夠,要想讓郵件轉運更快、更優(you) ,還得學會(hui) 分析和管理。這些我從(cong) 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從(cong) 哪裏學呢?正當我犯愁時,單位工會(hui) 為(wei) 我們(men) 這些勞務派遣員工開辟了職業(ye) 上升通道,搭建了全新的學習(xi) 平台。事實上,隨著我國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全社會(hui) 更加注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和素質教育,不斷厚植高素質人才成長沃土。在單位工會(hui) 的幫助下,我進入上海開放大學攻讀在職專(zhuan) 科和本科,通過行政管理方麵知識的學習(xi) ,打開了視野、提升了水平。我也沒忘記分享學習(xi) 成果,帶動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工人,幫助他們(men) 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學習(xi) ,獲得學曆技能雙提升;老師傅們(men) 不太會(hui) 用智能手機、智能化設備,我就像當初他們(men) 教我一樣耐心教他們(men) 。在溫情和友愛的傳(chuan) 遞中,我在上海落了腳、安了家。
2018年,我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角色變了,底色沒變。履職調研時,站在繁華的上海街頭,看到來回穿梭的“騎手”,我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載著生活希望,為(wei) 夢想奔忙。我始終是他們(men) 的一分子,要為(wei) 他們(men) 代好言、發好聲。上海代表團裏專(zhuan) 家學者多,我就向他們(men) 學習(xi) 履職經驗,實現自我提升;每年至少參加3次人大代表履職培訓,工作之餘(yu) 對勞動法、民法典等的學習(xi) ,也讓我更好地上接國家政策、下接民生訴求。
在城市留得住、住得下、過得好,是不少外來務工者的夢想。履職4年多,我提交了18份紙質建議,大多數都與(yu) 進城務工勞動者相關(guan) 。其中《關(guan) 於(yu) 完善新業(ye) 態中靈活就業(ye) 勞動者社會(hui) 保障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列為(wei) 重點督辦建議,相關(guan) 部委印發指導意見,多地出台相關(guan) 政策,開展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這讓我備受鼓舞。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曾經的風雨兼程化作春風細雨,潤澤每一個(ge) 和我一樣懷揣夢想的人。在這個(ge) 可敬可愛的時代裏,我們(men) 用奮鬥擦亮人生,讓夢想照進現實。
(作者為(wei)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郵區中心局郵件接發員,本報記者黃曉慧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