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來自海南自貿港的三個故事

發布時間:2022-04-13 10: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陳怡

  項目的選址先後三次變更,政府還能為(wei) 企業(ye) 提供支持和服務嗎?

  企業(ye) 出現巨額資金缺口,項目麵臨(lin) 停建,政府會(hui) 伸出援手嗎?

  拖了10多年的曆史遺留問題,政府還能解決(jue) 嗎?

  這些問題,三家企業(ye) 用他們(men) 在海南的真實故事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凸顯了海南自貿港的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you) 化,企業(ye) 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正在不斷上升。

  企業(ye) 三易選址 政府全程服務

  張慧是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回憶起項目落地初期的曲折過程,她說:“可謂一波三折,但在這過程中,我們(men) 看到了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的誠意和決(jue) 心,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店小二精神’。”

  被海南自貿港政策吸引,張慧來海南投資。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項目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發布後,洋浦引進的首個(ge) 適用加工增值政策的重點項目。最初,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與(yu) 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組成聯合選址工作組開展前期工作,考慮到項目吞吐量較大,貼近碼頭區域有利於(yu) 降低企業(ye) 物流費用,提升周轉效率,第一次項目選址在保稅港區最南端靠近碼頭一線600米左右的黃金地段。

  可是在現場踏勘以及周邊走訪過程中發現,企業(ye) 投產(chan) 後可能涉及夜間生產(chan) 運營,對周邊居民生活可能會(hui) 產(chan) 生不利影響,為(wei) 保障老百姓權益,選址隻能另作考慮。

  第二次項目選址在洋浦保稅港區西北側(ce) 地塊,貼近即將啟用的新卡口,進出保稅港區交通十分便利。在現場踏勘過程中,卻又發現以前的蒸汽管道將地塊一切為(wei) 二。

  “區內(nei) 部分企業(ye) 已經生產(chan) ,更改蒸汽管道將給區內(nei) 企業(ye) 造成停產(chan) 停工,方案不可行;探討又發現廠區分割後,將大大降低工廠整體(ti) 布局的生產(chan) 效率,選址工作隻能另作考慮。”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

  第三次項目選址在保稅港區的東(dong) 北側(ce) ,地塊規整,貼近擴區後的主幹道,後期項目展示度較好。“地塊雖然距離碼頭稍遠,但工委管委會(hui) 協調碼頭公司與(yu) 我們(men) 企業(ye) 共建了傳(chuan) 送裝置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十分滿意。”張慧說。

  張慧表示,項目從(cong) 接洽到三次更換選址再到最後開工,通過極簡審批,僅(jin) 用了兩(liang) 個(ge) 半月。在加工許可等備案審批環節,多部門加快前置審批,僅(jin) 用4個(ge) 月就完成審批手續。從(cong) 開工到首個(ge) 車間投產(chan) 僅(jin) 用時6個(ge) 月,相比公司在另一省份投建的項目,海南洋浦這個(ge) 項目是它的6倍,建成投產(chan) 時間卻提前了21個(ge) 月。

  在試生產(chan) 僅(jin) 3天後,洋浦港海關(guan) 受理放行澳斯卡加工增值內(nei) 銷大豆油500噸,進口貨值455萬(wan) 元,免征關(guan) 稅41萬(wan) 元。這是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首票內(nei) 銷出區享受免征關(guan) 稅貨物,標誌著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先行先試的加工增值內(nei) 銷稅收征管政策落地實施。

   企業(ye) 生死關(guan) 頭 政府伸出援手

  吳漢陵是海南漢地集團董事長,望著廠區內(nei) 林立的反應塔和大小縱橫的管道,他說:“要是沒有政府扶持,我們(men) 在洋浦的這個(ge) 項目估計就擱淺了,很難起死回生。”

  原來,漢地集團投資40億(yi) 元在洋浦建設一家流體(ti) 材料工廠,生產(chan) 高端基礎油、白油等流體(ti) 材料。項目原計劃分為(wei) 兩(liang) 期建設,但自2017年開工後,因各種因素疊加,企業(ye) 出現約6億(yi) 元的資金缺口,麵臨(lin) 項目停建、產(chan) 業(ye) 鏈斷裂的危險。無奈之下,企業(ye) 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

  接到漢地集團的求助後,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組織專(zhuan) 家評判,分析行業(ye) 市場,認為(wei) 項目技術先進,產(chan) 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能夠帶動洋浦流體(ti) 材料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於(yu) 是決(jue) 定著力解決(jue) 項目資金難題,全力扶持項目建成投產(chan) 。

  為(wei) 此,洋浦除了通過園區控股公司向項目增資2億(yi) 元外,還及時向省裏匯報,通過省級工信產(chan) 業(ye) 基金向項目增資1.63億(yi) 元,並帶著企業(ye) 跑遍了省內(nei) 所有銀行,積極協調銀行不抽貸、不壓貸,爭(zheng) 取到省內(nei) 銀行授信3.4億(yi) 元。

  在洋浦工委管委會(hui) 的扶持下,海南漢地流體(ti) 項目在2021年年底順利建成投產(chan) 。投產(chan) 2個(ge) 月就實現6.7萬(wan) 噸的加工量和4.53億(yi) 元的營業(ye) 收入。吳漢陵將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送達海南省委。他在信裏寫(xie) 道:“項目一期順利成功投產(chan) 。在這個(ge) 令人激動的時刻,我思緒萬(wan) 千,心潮澎湃……感謝省委省政府對我們(men) 一直以來的關(guan) 心和支持!”

   實事求是依法依規 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

  文昌市昌華公司副總經理周紅東(dong) 最近心情不錯,因為(wei) 他所在的企業(ye) 和政府之間拖了10多年的土地問題終於(yu) 快解決(jue) 了。“海南的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還真能辦成事!大大增強了企業(ye) 信心。”他說。

  據介紹,2010年12月,昌華公司受讓的位於(yu) 文昌走馬園村東(dong) 側(ce) 的2宗土地,因文昌建設火箭發射場設備運載碼頭項目需要,規劃用地性質改為(wei) 港口用地,文昌市政府同意以等價(jia) 置換土地的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權。

  但自2011年11月起,文昌有關(guan) 部門因無法完成征收的原因,連續兩(liang) 次未能完成土地置換。2016年10月,文昌市又將該2宗土地認定為(wei) 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並計劃有償(chang) 收回,可昌華公司不同意有償(chang) 收回方案,堅持以置換土地方式處置,問題懸而未決(jue) 。

  直到2021年7月,周紅東(dong)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通過剛成立的海南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投訴。他沒想到的是,接到企業(ye) 投訴線索後,海南省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專(zhuan) 班辦公室第一時間將該投訴問題轉給文昌市辦理。接著專(zhuan) 班又多次前往文昌進行核查督辦,並召開“政企麵對麵”座談會(hui) ,文昌市政府與(yu) 昌華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麵對麵溝通,雙方就2宗土地重新置換達成一致意見。目前企業(ye) 已選定地塊,隻待下一步依法依規辦理土地置換手續。

  這三家企業(ye) 的故事背後,是海南一直聚力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速的一大標誌,202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從(cong) 全省抽調100多名優(you) 秀幹部,組建工作專(zhuan) 班,實行集中辦公、清單管理、掛圖作戰,優(you) 化營商環境大會(hui) 戰全麵打響。現在成效已初步顯現:開通問題受理平台,邀請企業(ye) 來“吐槽”,截至2022年4月8日,海南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共收到問題線索4338件,經梳理屬於(yu) 營商環境問題線索3285件,70%已辦結;積極推動解決(jue) 了50多個(ge) 久拖不決(jue) 的問題,有的長達10~20年,有望釋放約30億(yi) 元項目投資;已辦結40餘(yu) 件政策兌(dui) 現和政府欠款問題,解決(jue) 欠款金額約6.14億(yi) 元,近5000家企業(ye) 受益。

  目前,隨著自貿港建設的蓬勃展開,政策措施不斷落地見效,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重大風險防控務實有效,海南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曆史性地走在全國前列。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