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太平間為何成為監管“灰色地帶”——北京高價殯葬費事件追蹤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題:醫院太平間為(wei) 何成為(wei) 監管“灰色地帶”——北京高價(jia) 殯葬費事件追蹤
新華社記者陽娜、邰思聰、林苗苗
近日一則關(guan) 於(yu) “逝者遺體(ti) 暫存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太平間不到三天,總共花費3萬(wan) 8千多元”的報道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和熱議,公眾(zhong) 紛紛對高價(jia) 殯葬費產(chan) 生質疑。名目種類繁多的“一條龍”殯葬服務到底是什麽(me) ?高昂的殯葬費是否存在價(jia) 格欺詐?殯葬服務行業(ye) 緣何淪為(wei) 監管盲區?記者進行了追蹤。
三天收費數萬(wan) 元?涉事企業(ye) 被調查
根據媒體(ti) 報道,北京市民鄧先生(化姓)的愛人2月中旬在家中離世,親(qin) 屬們(men) 將她的遺體(ti) 送至北醫三院太平間暫時存放,等待三天之後的火化。但在結算費用時卻收到了總額3萬(wan) 8千多元的殯儀(yi) 服務項目收費確認單,其中涵蓋沐浴SPA、供飯、起靈金光大道等各種名目。
根據最新進展,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衛健委三部門實地檢查發現,涉案企業(ye) 北京天堂祥鶴殯儀(yi) 服務有限公司涉嫌存在不明碼標價(jia) 、不執行政府定價(jia) 、未經批準開展遺體(ti) 存放業(ye) 務等一係列問題,將依法對其從(cong) 嚴(yan) 查處。而北醫三院通過招標確定北京天堂祥鶴殯儀(yi) 服務有限公司承包管理醫院太平間和提供殯儀(yi) 服務後,未嚴(yan) 格按照與(yu) 公司簽訂的服務合同對公司進行監督管理,對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失察失管。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已對涉案公司立案調查,將盡快查清違法事實,並依法從(cong) 嚴(yan) 處理。
北京市衛健委表示,目前已啟動對全市醫院太平間外包情況全麵排查,並將研究製定改進醫院太平間管理服務的政策措施,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切實回應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
借悲傷(shang) 情緒誤導、捆綁消費 太平間成為(wei) 監管“灰色地帶”
2018年修訂的《殯葬管理條例》明確要求殯葬服務機構不得巧立名目,不得誤導、捆綁、強迫消費。北京市民政局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殯葬服務收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殯葬服務價(jia) 格實行全市統一政策、分級管理,並根據服務項目的重要程度和競爭(zheng) 條件,實行政府定價(jia) 、政府指導價(jia) 和市場調節價(jia) 。受訪的殯葬行業(ye) 內(nei) 部人士表示,上述涉事的殯葬禮儀(yi) 公司涉嫌利用政策“鑽空子”,借逝者親(qin) 屬悲傷(shang) 情緒下無法做出理性判斷,在銷售及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巧立名目,延伸性服務“做文章”。根據北京市民政局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殯葬服務收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殯葬服務分為(wei) 殯葬基本服務和延伸性服務。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遺體(ti) 整容、遺體(ti) 防腐等5類服務收費由民政部門單獨定價(jia) ,一些醫院太平間便在延伸性服務項目上“做文章”,高價(jia) 殯葬服務費也就此產(chan) 生。“諸如SPA、感恩致孝、墊背錢等項目都是殯儀(yi) 公司巧立名目的服務項目”。
——借悲傷(shang) 情緒,誤導消費者。多名受訪消費者告訴記者,很多醫院太平間會(hui) 借親(qin) 屬沉浸在剛失去親(qin) 人的悲傷(shang) 情緒中,伺機推銷殯葬服務。記者發現,上述涉事企業(ye) 標價(jia) 的殯葬項目,例如清潔化妝的遺體(ti) “SPA沐浴”項目收費2990元到7990元不等,很多消費者在親(qin) 人逝去的情況下不會(hui) 做過多考慮,不會(hui) 計較太多,也就正中殯葬公司下懷。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殯儀(yi) 館等民政部門下屬殯葬場所進行遺體(ti) 清潔、遺體(ti) 整容等項目,全部費用也不過千元左右,價(jia) 格相差數倍。
——注冊(ce) 公司開展殯葬服務,監管屬於(yu) “灰色地帶”。記者梳理發現,涉事企業(ye) 北京天堂祥鶴殯儀(yi) 服務有限公司在注冊(ce) 時明確標有殯葬禮儀(yi) 服務、遺體(ti) 搬運存放服務、殯儀(yi) 館管理服務、墓地安葬服務、零售殯葬用品等服務,但在經營過程中民政部門除政府定價(jia) 項目外,其餘(yu) 延伸性服務無法對其進行監管。雖有相關(guan) 政策文件規定,但醫院太平間並不屬於(yu) 民政部門直接管理,無法實現全過程監管。此外,醫院雖收取相關(guan) 管理和場地使用費用,但並無法對涉事公司的經營過程進行監督,於(yu) 是也就產(chan) 生了監管的“灰色地帶”。
加強監管 斬斷殯葬公司非法牟利的“黑手”
“殯葬是民生大事。”北京中凱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陳凱建議,避免醫院太平間成為(wei) 監管“盲區”,對於(yu) 這類在工商注冊(ce) 、經營殯葬相關(guan) 業(ye) 務的公司,可同時在民政部門備案,由市場監管部門、民政部門共同加強監管,理順管理體(ti) 製,避免權責不明。醫院作為(wei) 場地提供方,也是民生服務的“端口”,也需加強監管職責。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建議,在定價(jia) 權方麵,殯葬行業(ye) 利潤空間和議價(jia) 空間非常大,且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大多提供“一條龍”服務,消費者基本上是被動選擇的,缺乏議價(jia) 空間和議價(jia) 能力。這種行業(ye) 應主要由政府調節指導定價(jia) ,而不能主要依靠市場。建議將殯葬服務的價(jia) 格透明化,給予消費者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的權利。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已在一些醫院開展試點,加強殯儀(yi) 館與(yu) 醫院的對接,弱化醫院太平間的經營性殯儀(yi) 服務功能。例如,醫院隻設殯儀(yi) 服務聯絡站,醫院提供場地和設施,殯儀(yi) 館提供服務人員,雙方不產(chan) 生費用。服務站提供免費的殯儀(yi) 谘詢,為(wei) 家屬聯絡正規殯儀(yi) 館接收遺體(ti) 。醫院提供免費的遺體(ti) 搬運、24小時內(nei) 暫存等服務。殯葬用品公示價(jia) 格,不強製消費。
移風易俗,減少“厚葬之風”的生存土壤。近年來,盡管監管手段增多,但各類“天價(jia) 殯葬費”“天價(jia) 墓”“天價(jia) 壽衣”等仍屢禁不絕。專(zhuan) 家建議,在對殯葬行業(ye) 加強監管規範,允許適度市場化的同時,倡導“厚養(yang) 薄葬”的新孝道,讓綠色殯葬、生態殯葬、節儉(jian) 殯葬成為(wei) 新風尚,為(wei) 逝者家屬和生態環境“減負”,讓借天價(jia) 殯葬、封建迷信斂財的企業(ye) 缺乏生存土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