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守“滬”者:逆行出征而上 靜待春暖花開
中新網湖州4月14日電(施紫楠 吳明憲餘(yu) 丹菲)“放心,我們(men) 都是醫生,藥馬上送來……”在上海臨(lin) 港方艙醫院內(nei) ,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的援滬醫療隊隊員沈瑛正和一名慢性病患者仔細溝通病情。
每隔一小時,她便要觀察這名患者的健康狀況並做好記錄。
沈瑛和隊員們(men) 在4月7日臨(lin) 港方艙醫院開艙首日正式開始服務患者。這裏有著544個(ge) 床位,每個(ge) “大白”平均要負責50多名患者的日常生活。從(cong) 每日的核酸檢測到每餐的食物發放,他們(men) 悉心照顧好每位“家人”,直到他們(men) 平安離艙。
據悉,此次湖州共有72位醫護人員和管理人員來到這裏服務。大夥(huo) 同在一個(ge) 方艙醫院,卻沒有多餘(yu) 的時間聊天。
“我們(men) 淩晨4點出門準備進艙,最早也要中午12點才能回來休息。這段時間裏,大家穿著隔離服無法進食。但是每次走進方艙,看見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那一刻覺得自己做什麽(me) 都很值得,這裏的患者需要我們(men) 。”沈瑛說。
此次援滬,歸期待定,男兒(er) 也有柔情時。來自湖州市安吉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醫生劉賢,妻子也是一名忙碌的醫護人員,家裏還有兩(liang) 個(ge) 年紀尚小的女兒(er) 。但得知需要派人支援上海時,他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報名。
每次和女兒(er) 視頻,劉賢都會(hui) 眼眶濕潤,但他從(cong) 未想過退縮。他說:“我是一名黨(dang) 員,一名醫生,就要衝(chong) 在一線。”
“媽媽,加油,要早點打敗病毒怪獸(shou) ……”作為(wei) 安吉縣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王碧贇自疫情發生以來,曾多次前往安吉縣內(nei) 外隔離點開展工作。如今,她再一次臨(lin) 危受命,支援上海方艙醫院。
王碧贇的丈夫也是一名醫護人員,每天奮戰在基層抗疫一線,對她的持續外出從(cong) 未有過怨言,反而體(ti) 貼安慰,“你安心去,好好照顧自己,做好防護措施,我們(men) 等你回來。”
正是因為(wei) 有了家人的支持,王碧贇才有了堅守的底氣和動力。
在這支主動請纓支援上海的隊伍中,有曾赴各地支援核酸采樣工作的“90後”護士,也有放下家庭主動請纓逆行而上的黨(dang) 員。這些天裏,這群守“滬”者在溫暖著上海的同時,也被這座城市深深感動。
方艙醫院裏的“小黃人”,便讓來自吳興(xing) 區援滬醫療隊的隊員毛國琴感動了很久。
發飯在方艙醫院是件“大事”,要讓每名患者都吃飽、補充營養(yang) ,“小黃人”幫了大忙。他們(men) 是由輕症和無症狀患者自主組成的誌願者團隊,幫助醫療隊員發放物資、維持現場秩序。
毛國琴說,在微信“誌願者溫暖大家庭群”裏,“小黃人”們(men) 還發送自製統計表格,確保每個(ge) 患者都收到相應物資。
方艙醫院內(nei) 的生活非常忙碌,但又充滿點點星光。患者們(men) 自主站隊跳操鍛煉,“大白”們(men) 一旁笑著監護;活力十足的“小黃人”奔前跑後,發放的那份快餐都有了家的味道;聊天群裏出現一句求助,陣陣熱心潮水便會(hui) 立即湧來……
“目前各項工作都在有序開展,作為(wei) 守‘滬’者,我們(men) 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完成各項任務,為(wei) 上海疫情防控貢獻一份湖州力量。”讓全體(ti) 湖州援滬醫療隊隊員們(men) 最開心的是,在4月12日和4月13日,有360多名患者陸續出艙。
他們(men) 留下的溫柔,足以支撐在這裏的醫療隊員們(men) ,繼續守護這個(ge) “臨(lin) 時之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