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動態清零”做好民生保障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病毒傳(chuan) 播速度大幅變快,防控形勢十分嚴(yan) 峻。打贏這場戰“疫”,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是根基。要細而又細牢牢守住物資保供和醫療保障的底線,決(jue) 不能因為(wei) 疫情防控顧此失彼。
首先要保障百姓生活物資供應。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勞動力短缺、流通環節不暢問題凸顯。切實做好保供保鏈工作,每個(ge) 環節都要未雨綢繆、全力以赴。生產(chan) 環節要鼓勵和指導蔬菜生產(chan) 合作社、蔬菜生產(chan) 企業(ye) 種足種好地產(chan) 綠葉菜,盡力提高蔬菜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率,釋放采收勞動力;配送環節要壓實平台責任,對快遞員、外賣員等配送人員嚴(yan) 格落實健康監測和每日核酸檢測,保證他們(men) 健康安全地配送物資;收貨環節要積極組織誌願者力量,做好配送物資消殺,打通保供服務“最後100米”。
其次要確保百姓能緊急就醫用藥。疫情形勢越嚴(yan) 峻,越要保障好就醫配藥等基本民生需求。暢通應急救助電話和“綠色通道”,加強交通運力統一調度、管理和使用,確保急診就醫民眾(zhong) “出得來、回得去”;各社區、各街鎮要千方百計、多措並舉(ju) 做好群眾(zhong) 配藥續方工作;醫院要優(you) 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好患者分類收治工作,盡最大努力做到急診“不停頓”,落實首診負責製。
對特殊群體(ti) 要重點保護。老年人、嬰幼兒(er) 、孕產(chan) 婦、殘疾人、重大病患者等是最需要關(guan) 心的群體(ti) 。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做好特殊人群保障工作,要加強對每個(ge) 社區、每棟樓宇、每戶家庭的排摸梳理,了解特殊群體(ti) 狀況,各類保供熱線、求助平台不間斷不斷線,想方設法“讓藥送得進家門”,讓急診病人就得了醫,多些暖心舉(ju) 措實招,切實解決(jue) 特殊群體(ti) 急難愁盼問題。(記者王琳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