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做好戰疫和保供這道多選題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疫情形勢呈現逐漸企穩態勢,但地區之間交叉輸入影響明顯,各地“動態清零”的任務十分艱巨。當此緊急情況,如何在一以貫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盡力做好物資保供和民生保障,牽動全國上下的心。
工信部抓實落細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白名單”製度,加強通信大數據對暢通物流的精準支撐;交通運輸部全力保障運輸通道暢通,加快推廣使用統一互認的通行證;銀保監會(hui) 持續加大交通物流行業(ye) 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落實幫扶中小企業(ye) 穩崗擴崗、融資促進的金融惠企措施……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hui) 議召開後,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努力為(wei) 實現“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產(chan) 業(ye) 要循環”提供堅實保障。
民生要托底,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一段時間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流通環節不暢問題凸顯。群眾(zhong) 生活物資能不能得到及時有效供應?百姓緊急就醫用藥需求能否及時穩定滿足?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保障工作有沒有做好?這些民生問題引發最多關(guan) 注,也是擺在政府部門麵前的必答題。切實做好保供保鏈工作,每個(ge) 環節都要未雨綢繆、全力以赴。多傾(qing) 聽社情民意、多提供暖招實招,打通民生保供通道,切實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才能穩民生、安民心,更好匯聚起全民抗疫的強大正能量。
貨運要暢通,必須做好安全和時效的平衡。環環嚴(yan) 格消殺、投遞前靜置期等舉(ju) 措,是確保寄遞安全,從(cong) 嚴(yan) 防控管理的切實需要。但如果貨運受阻、物流不暢,則會(hui) 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產(chan) 生活物資供應。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今天,交通運輸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對貨車司機要實行“即采即走即追”+“人員閉環管理”的舉(ju) 措,這是保障廣大司乘人員安全順利通行十分重要的政策。國家郵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回應“最後一公裏”配送問題,也稱將全力保供。打通堵點、分類施策,如此才能更好保障物資供應,確保“大動脈”和“微循環”都暢通無阻,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堅實後盾。
產(chan) 業(ye) 要循環,不僅(jin) 關(guan) 係到應對疫情防控風險挑戰,也關(guan) 係到國民經濟恢複發展態勢。18日,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出爐,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8%,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穩定,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事關(guan) 安全穩定大局。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ge) 省區市出台了保障舉(ju) 措。針對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出現的問題,工信部迅速搭建暢通協調平台,協調解決(jue) 汽車複工複產(chan) 、物流運輸等問題,切實保障汽車重點企業(ye) 穩定生產(chan) 和重點產(chan) 業(ye) 鏈運轉順暢。不讓複工複產(chan) “卡”在半路上,要落實落細各項政策,以產(chan) 業(ye) 循環帶動經濟循環。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腦中要有全局。戰疫和保供,從(cong) 來不是一道單選題。各級政府、各類市場主體(ti) 和全體(ti) 人民勠力同心,一定能確保戰疫保供一起抓、兩(liang) 不誤,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
(文|董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