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鄉村振興看安徽丨“稻蝦共養”讓農民走上生態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04-25 10:3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銅陵4月24日消息(記者汪稱通訊員程慧)4月21日,天氣晴朗,走進安徽省銅陵市義(yi) 安區西聯鎮興(xing) 橋村新新家庭農(nong) 場的稻蝦混養(yang) 基地,大片大片的水麵映入眼簾,養(yang) 殖戶錢秀花和她的丈夫正在忙著投放小龍蝦苗,現場一片火熱。

  “今年養(yang) 殖了220多畝(mu) 小龍蝦,前幾天投放了6000多斤蝦苗,今天是最後一批,大概有5000斤。這個(ge) 季節投放蝦苗每畝(mu) 在50斤左右,到5月中下旬的時候就能長成了,畝(mu) 產(chan) 大概在1000斤至2000斤。”錢秀花表示,現在投放的蝦苗已經培育了一段時間,後麵再經過20多天的生長,在5月中旬就可以上市。

  農(nong) 時不等人,春日勝黃金。隨著氣溫、水溫的不斷攀升,到了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黃金期,連日來,銅陵市義(yi) 安區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們(men) 都忙得熱火朝天,在積極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農(nong) 時,投放蝦苗、投喂管理、水草管理等,為(wei) 蝦苗的“茁壯成長”做好準備。

  在天門鎮南洪村萬(wan) 全草蝦養(yang) 殖基地,自動投食機正在水麵上勻速行駛,不斷地投灑蝦食,水麵上時不時泛起波紋,那正是蝦子在覓食。

  “今年我們(men) 養(yang) 殖了100畝(mu) 的草蝦,早些時候就已經投放好蝦苗了,現在主要是喂食和水草管理,等到了5月初,就能上市了。等春蝦上市後,就要開始種水稻了。”該基地負責人鮑巍偉(wei) 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基地將嚐試稻蝦綜合養(yang) 殖,稻蝦綜合養(yang) 殖不僅(jin) 可以提高水稻成穗率,產(chan) 出品質高、無公害的稻穀,更能養(yang) 出個(ge) 大味美賣相好的小龍蝦。

  近年來,銅陵市義(yi) 安區采取“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戶”的經營方式,推廣“養(yang) 生態蝦、種綠色稻”稻蝦綜合生態種養(yang) 模式,持續推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生態綠色種養(yang) 模式,該模式不僅(jin) 可以大幅增加農(nong) 民收入,還可以促進土地生態恢複,真正實現了生態安全、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的綜合效益。目前,該區有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2萬(wan) 餘(yu) 畝(mu)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