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上漲1.1% 今年一季度物價平穩運行有基礎
原標題:物價(jia) 平穩運行有基礎
CPI同比上漲1.1%,核心CPI同比上漲1.2%——穩,成為(wei) 一季度我國物價(jia) 整體(ti) 表現的關(guan) 鍵字。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多措並舉(ju)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一季度CPI溫和上漲,PPI同比漲幅高位回落。專(zhuan) 家表示,我國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jia) 平穩運行,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CPI處於(yu) 溫和上漲區間
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1%,總體(ti) 處於(yu) 溫和上漲區間。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連續3個(ge) 季度相同。
食品價(jia) 格對物價(jia) 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季度,食品價(jia) 格同比下降3.1%,影響CPI下降約0.59個(ge) 百分點,主要是豬肉價(jia) 格下降帶動。隨著生豬產(chan) 能持續恢複,一季度豬肉價(jia) 格平均下降41.8%。受國際能源價(jia) 格上漲影響,一季度國內(nei) 能源價(jia) 格同比上漲12.2%。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li) 岩表示,糧食和能源都是重要初級產(chan) 品,供應容易受到疫情和極端天氣影響。近3年來,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紊亂(luan) ,流動性寬裕導致國際糧食和能源價(jia) 格大幅上漲,部分商品價(jia) 格一度脫離供求基本麵。我國多措並舉(ju) 穩產(chan) 保產(chan) ,確保主要糧食連年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在全球範圍能源供給短缺背景下,我國壓實各部門各地方和企業(ye) 保供穩價(jia) 責任,彰顯了製度優(you) 勢和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
“糧價(jia) 是百價(jia) 之基,糧價(jia) 穩則百價(jia) 穩。”郭麗(li) 岩表示,我國物價(jia) 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屬於(yu) 較低通脹水平。
“從(cong) 全球來看,一季度我國CPI同比增長1.1%,相對於(yu) 發達經濟體(ti) 與(yu) 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我國物價(jia) 整體(ti) 表現溫和。”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認為(wei) ,在全球通脹背景下,我國物價(jia) 保持在溫和水平非常難得。這一方麵與(yu) 我國目前需求較弱有一定關(guan) 係,另一方麵,則得益於(yu) 我國綜合施策保供穩價(jia) ,保持了物價(jia) 總水平的穩定。
PPI呈逐月回落態勢
一季度,PPI同比上漲8.7%,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5個(ge) 百分點。
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漲幅回落,生活資料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其中,一季度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同比上漲11.3%,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4.8個(ge) 百分點,影響PPI上漲約8.49個(ge) 百分點,占PPI總漲幅的98%。生活資料價(jia) 格同比上漲0.9%,漲幅與(yu) 去年四季度持平,影響PPI上漲約0.21個(ge) 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hui) 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表示,保供穩價(jia) 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煤炭、鋼材等行業(ye) 價(jia) 格漲幅較前期明顯回落。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國際能源和有色金屬價(jia) 格劇烈波動,對國內(nei) 相關(guan) 行業(ye) 衝(chong) 擊較大。
“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再創新高,根據世界銀行數據,3月份,國際能源價(jia) 格指數環比上漲24.1%,非能源價(jia) 格指數環比上漲8.1%,總指數創近年來新高。”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求關(guan) 係偏緊、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價(jia) 格高位波動的可能性較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3月份PPI同比上漲8.3%,漲幅較上月收窄0.5個(ge) 百分點,連續5個(ge) 月回落,與(yu) 主要發達經濟體(ti) PPI高位持續攀升形成鮮明對比。盡管國際輸入性因素增加了大宗商品價(jia) 格走勢的不確定性,但隨著保供穩價(jia) 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疊加高基數效應,預計年內(nei) PPI總體(ti) 回落的態勢不會(hui) 改變。
孟瑋表示,我國將綜合施策、精準調控,以國內(nei) 保供穩價(jia) 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下一步,將密切跟蹤大宗商品市場和價(jia) 格走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研判形勢、及早應對處置。
防範輸入性通脹
當前,全球通脹壓力持續攀升。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部分大宗商品外采比例較高,國際價(jia) 格上漲客觀上會(hui) 加大輸入性通脹風險。近期,國務院多個(ge) 重要會(hui) 議對穩物價(jia) 作出部署,指出要“以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支撐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定物價(jia) 必須抓住糧食生產(chan) 、能源保供、物流暢通等關(guan) 鍵”。
郭麗(li) 岩表示,受疫情衝(chong) 擊,全球主要初級產(chan) 品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處在重塑過程中,加之國際流動性仍處於(yu) 相對寬裕階段,較易出現國際糧食和能源價(jia) 格波動率明顯加大情況,一些行業(ye) 企業(ye) 易受供給不足和價(jia) 格異常波動等外部衝(chong) 擊。從(cong) 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nong) 業(ye) 和能源基本盤。
周茂華預計,年內(nei) 物價(jia) 將溫和抬升,全年3%左右的目標能夠實現。他建議,要防範能源商品價(jia) 格高位運行帶來潛在輸入性通脹,防範散發疫情對貨運物流的影響,以及局部極端氣候對農(nong) 產(chan) 品的階段性影響等。
“從(cong) 走勢看,盡管存在國際輸入性因素以及部分鮮活食品短期供給壓力,但總體(ti) 看,CPI保持溫和上漲的有利條件比較多。”付淩暉表示,從(cong) 需求看,消費和投資需求仍處在恢複之中,對價(jia) 格拉動作用有限。從(cong) 供給看,糧食生產(chan) 連續豐(feng) 收、庫存充裕;生豬產(chan) 能總體(ti) 恢複,豬肉供給總體(ti) 充足。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應能力比較充足,3月份,扣除能源的工業(ye) 消費品價(jia) 格漲幅處於(yu) 較低水平;服務價(jia) 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ge) 百分點。同時,市場保供穩價(jia) 的措施還會(hui) 持續顯效,也有利於(yu) 價(jia) 格穩定。因此,價(jia) 格保持總體(ti) 穩定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溫彬認為(wei) ,雖然下階段存在物價(jia) 上行壓力,也不排除個(ge) 別月份CPI漲幅可能突破3%,但我國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物價(jia) 穩定在合理水平。要繼續做好能源、糧食保供穩價(jia) ,以確保物價(jia) 總水平穩定。物價(jia) 穩定,也有利於(yu) 我國宏觀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保持前瞻靈活,從(cong) 而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作用。(熊 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