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各地各方鼎力相助馳援,上海感謝你們!

發布時間:2022-04-27 10:34:00來源: 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陳抒怡 黃尖尖 任俊錳

  上海正在打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硬仗,但並不孤單。連日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物資、一位位誌願者和建築工人陸續抵達上海,與(yu) 2500萬(wan) 上海市民共同守“滬”。

  3月中旬以來,全國各兄弟省區市包括河北省、內(nei) 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目前上海對口的雲(yun) 南省、遼寧省大連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重慶市萬(wan) 州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和與(yu) 上海有援建情誼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貴州省遵義(yi) 市,以及長三角地區和全國其他兄弟城市,均向上海支援抗疫民生物資。援助物資除主要分發社區居民外,還考慮老弱等困難對象和外來群體(ti) ,以及一線抗疫人員。

  同時,來自全國社會(hui) 各界包括企業(ye) 和個(ge) 人在內(nei) ,都向上海捐款捐物。自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hui) 已收到或承諾捐贈款物累計達26142.04萬(wan) 元,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實施200多個(ge) 各類抗疫援助專(zhuan) 項項目,愛心款物支出總計24648.26萬(wan) 元,所接收的愛心應急物資已悉數發放到全市各區相關(guan) 機構和相關(guan) 群體(ti) 。

  朋友圈裏的感謝

  上海人的朋友圈裏,經常能看到“感謝”。

  “心情低落的一天被遼寧來的蔬菜包拯救了。滿滿當當一大堆,新鮮實在不花哨,晚飯可以來道地三鮮了,感謝東(dong) 北老鐵。”4月14日,家住普陀區中遠兩(liang) 灣城的陳小姐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當天,小區的住戶都收到了遼寧援助的蔬菜大禮包,跟隨黃瓜、西葫蘆、豆角、青椒、土豆等蔬菜一道來的還有一張紅色紙條:遼滬同心、攜手抗疫;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物資雖輕、真心一片;偶有破損、敬請諒解。

  把時間往回撥。4月12、13日兩(liang) 天,滿載著遼寧人民深情厚誼的近300輛冷藏集裝箱車輛,駛進遼漁集團客滾碼頭,分批通過渤海輪渡大型客滾船由大連運抵煙台,然後走陸路去往上海。這些冷藏車裝載著2300餘(yu) 噸生活物資,首次通過海陸聯運的方式直抵滬上。陳小姐和她的鄰居收到的正是這批蔬菜。

  當晚,因為(wei) 這批遼寧蔬菜到來,整個(ge) 小區都顯得喜氣洋洋。“好家夥(huo) ,我們(men) 這批土豆實在太多,整個(ge) 中遠兩(liang) 灣城都在炸薯條。”有住戶在小區業(ye) 主群裏發出消息,感歎蔬菜包分量足。另一邊來自東(dong) 北的住戶也驕傲地“輸出”自己的菜譜:“強烈給大家推薦,俺們(men) 東(dong) 北名菜土豆燉豆角。”一時間,大家分享各自的東(dong) 北菜譜、直播自己試做的菜,不亦樂(le) 乎。“謝謝遼寧人民。”在業(ye) 主群,小區居民排隊表示感謝。

  感激之情也湧動在“上海發布”微信的讀者留言區裏:“感謝黑龍江家鄉(xiang) 的大米牛奶。”“感謝貴州援滬大禮包!”“感謝湖北人民送的救援物資!”“感謝江蘇揚州市對我們(men) 的物資支援”“感謝山東(dong) 省的菜菜”“感謝遼寧省物資支援”“感謝貴州省的物資支援”“感謝雲(yun) 南省的食物援助”“感謝四川和江西援助的物資!”

  4月4日中午12點,從(cong) 福州出發的援滬防疫物資車輛,滿載著福建馳援上海的10萬(wan) 份,總價(jia) 值1000萬(wan) 元的生活物資運抵上海。之後,大批上海市民在福建發布官方微博留言區留言表達感謝。4月8日,福建發布官方微博回應:不用謝,我們(men) 是一家人……

  特產(chan) 背後的關(guan) 愛

  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資,主要為(wei) 新鮮蔬果、凍鮮肉禽、蛋奶製品、方便食品和飲料等生活物資及醫療物資。其中不少有特色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給上海居民留下深刻印象。各色各樣的大禮包裏,經常會(hui) 有看到全國各地的特產(chan) ,貴州的豆幹酸菜,廣西的螺螄粉、海鴨蛋、玉林牛巴,西藏的礦泉水、犛牛肉,新疆的饢和幹果,內(nei) 蒙古的牛羊肉、雜糧、酸奶,雲(yun) 南昭通的天麻,黑龍江和吉林的大米……它們(men) 通過公路、鐵路、水路,陸續運抵上海,背後都是溫情和關(guan) 愛。

  黃山市送來一批特色蔬菜,田園徽州精致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朋介紹,他們(men) 結合黃山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配了一批黴幹菜、筍幹、幹豆角等徽州好物,便於(yu) 保存食用、長途運輸。“我們(men) 的山珍幹貨一斤可以泡發成十來斤,就和壓縮餅幹一樣耐吃,且耐儲(chu) 存。同時也想借著這次機會(hui) ,把黃山的特色產(chan) 品推廣出去。”王朋說。

  在一些地方特色大禮包裏,常常附有慰問信,若碰巧發到了在上海的老鄉(xiang) 的手裏,睹物思鄉(xiang) ,更要兩(liang) 眼淚汪汪。在廣西的大禮包裏,還藏了一份美食地圖,邀請上海人民待疫情散去後,到廣西遊壯鄉(xiang) 山水,品八桂美食。援助物資裏還有一部分特色中藥。安徽亳州市捐贈了4萬(wan) 盒抗疫良藥——疏風解毒膠囊;甘肅扶正藥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甘肅省紅十字會(hui) 捐贈價(jia) 值85萬(wan) 元貞芪扶正顆粒;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區政府捐贈了3.5萬(wan) 包中藥方劑顆粒。

  在援滬物資中,有一些特別的物資,數量雖不算多,卻情深義(yi) 重。4月17日夜晚,一批由寧波市慈善總會(hui) 捐贈的2946份蔬菜包陸續分發到上海閔行區新虹街道的居民手上。在這批蔬菜中,有140瓶自製的油燜筍,製作油燜筍的老人是寧波奉化的退休教師毛佰鈞。毛佰鈞從(cong) 小在上海讀書(shu) 生活,1962年跟隨父親(qin) 從(cong) 上海到寧波奉化的溪口界嶺村,此後60年間,他隻回過一次母校閘北中學。“今年是我離開上海的第60個(ge) 年頭,我對上海有著深刻的感情。疫情發生以後,我很想為(wei) 上海人民出一份力,回報曾經養(yang) 育我的地方。”

  4月初,安徽宣城市旌德縣廟首鎮新水村農(nong) 民王春民捐贈了2噸大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王春民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反複用旌德話念叨著這一句話。他告訴記者,這兩(liang) 噸大米都是自家種的,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為(wei) 上海的抗疫工作出點力,也讓上海市民和防疫工作人員品嚐一下旌德大米的味道。最近,村裏傳(chuan) 來消息,王春民樸實的舉(ju) 動,影響了周圍很多人,大家都希望能夠通過匯聚點滴愛心,為(wei) 上海的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不斷抵達的誌願者

  運送這些民生物資到上海的貨車司機們(men) ,有不少都是誌願者,聽說要支援上海,主動幫忙免費運貨。不斷抵達上海的,還有大批來自全國的各行各業(ye) 的誌願者。

  據上海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督察部負責人高峰介紹,上海藍天已成立了疫情防控聯合指揮部,協調調度相關(guan) 隊伍進入申城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自4月11日安徽藍天救援隊抵達上海以來,目前已有江西、福建、湖北、遼寧、湖南等地的120多名藍天救援隊誌願者陸續抵滬開展消殺工作。

  還有原本在滬進修的醫生,“火線”投入上海抗疫。3月7日,湖北十堰市國藥東(dong) 風總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毛豔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腎內(nei) 科進修學習(xi) ,為(wei) 期半年。幾天後嘉定便出現疫情,毛豔無法正常學習(xi) ,於(yu) 是她主動報名當誌願者,參加居民核酸采樣工作。後來,她看到相關(guan) 機構在招募援滬血透工作誌願者,曾親(qin) 曆湖北2020年疫情救治工作的她立即報了名,隨後她被分配到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公利醫院,為(wei) 患者做透析。

  上海快速建成的方艙醫院背後,是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施工人員。先後有來自北京、天津、重慶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dong) 、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dong) 、山西、陝西、四川、遼寧、吉林、甘肅、貴州、雲(yun) 南等22個(ge) 省市,中建二局、三局、八局及中鐵建工、南通四建等單位約16780名施工人員支援臨(lin) 港保稅區、崇明花博會(hui) 複興(xing) 館、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等方艙項目建設。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